鵝頸燒瓶實驗
由此提出著名的“生生論”
19世紀60年代,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進行了著名的鵝頸燒瓶實驗。鵝頸瓶實驗是假設細菌、微生物的移動需要依靠菌毛、鞭毛,並且需要在有液體介質的情況下才能正常移動。
巴斯德用“鵝頸燒瓶實驗”證明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由此,巴斯德提出了著名的“生生論”。
鵝頸燒瓶實驗
鵝頸燒瓶實驗
實驗原物
這是為什麼呢?巴斯德解釋說,因為第一個燒瓶是頂端開口,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和微生物可以落入瓶頸直達液體,微生物在肉湯里得到充足的營養而生長繁殖,於是引起了肉湯的變質。第二個瓶頸雖然也與空氣相通,但瓶頸拉長彎曲,空氣中的微生物僅僅落在彎曲的瓶頸上,而不會落入肉湯中生 長繁殖引起腐敗變質。
巴斯德“鵝頸燒瓶”實驗的結果使人們堅信:生物只能源於生物,非生命物質絕對不能隨時自發地產生新生命。這一觀點稱為“生生論”。生生論推翻了自然發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