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島

燕島

燕兒島又稱燕島,在青島浮山灣東端,是一個突出海中的岬角。在青島開埠之初,燕兒島只是一個海邊的荒蕪之地。燕兒島因海蝕作用,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驚濤駭浪拍打堤岸,非常壯觀。在上世紀30年代,這裡是青島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名為“燕島秋潮”。

簡介


青島,環抱膠州灣,南臨黃海。黃海岸邊有著匯泉角、大麥島等許多岬角,每兩個岬角之間環抱著一個海灣,這使得青島海濱沿岸風采綽約,景色各異,在沿海城市中形成獨有的迷人風景線。這些岬角中,有的是自古以來與陸地相連的海角,有的本來是近岸的海島,由於泥沙淤積再加人工治理與陸地相連形成半島似的岬角,燕兒島便屬於這一類。
燕島
燕島

歷史


據史料記載,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五月,鰲山衛浮山備御千戶所(簡稱浮山所)設立。同期,浮山所開始建廟宇,其中龍王廟(現已坍塌)即坐落在燕兒島的最高處。明清時期,為停泊漁船和避風,浮山所村曾與周圍各村一道在燕兒島西北角的小海灣處壘起了一條長達50米的石牆,俗稱灣子牆,作為燕兒島的簡易碼頭。道光元年(1821),灣子牆曾得到修復。在青島開埠之初,燕兒島只是一個海邊的荒蕪之地。1901年出版的由德國人謀樂編撰的《山東德邑村鎮志》在介紹浮山所時,附帶對燕兒島作了如下描述,“按照中國地圖,岸邊有一小島名叫燕兒島,即‘燕子的島’,其西是綠豆島(即今太平角)。這兩個島現在與陸地相連,即使在高潮時其連接處也不被淹沒。”1933年,燕兒島被出讓給萬國會用於建國際夏令營青年營和換取資金建浮山所小學校舍。抗戰勝利后,燕兒島成了軍事禁地,1947年夏,燕兒島西海灘被美國海軍闢為專用海水浴場,禁止村民在此趕海、捕魚。青島解放后,海軍北海艦隊在燕兒島建軍用品倉庫和靶場。
清朝的《即墨縣誌》中還沒有燕兒島的記載,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才出現關於燕兒島的文字記載。過去,燕兒島是許多年輕人郊遊的首選地點。燕兒島突出海中,又有崖石,每年秋季風大浪高,撞擊崖石,激起高浪噴瀉如雪,許多人前去觀賞,所以“燕島秋潮”是青島十景之一。
國立山東大學建校以後,在燕兒島一帶建有植物實驗場,為植物系的教學進行各種試驗。這時期許多大學學子常到燕兒島來,他們很喜歡這片土地,到了夏季他們在島上支起帳篷,看護種植的各種植物,晚間舉行篝火晚會,白天則撲向大海游泳,這裡逐漸成了離市區比較遠的海水浴場。著名女作家蘇雪林,1934年與丈夫一起來青島住在福山路3號,山東大學的教師宿舍(即沈從文故居)。他們去遍了青島的各個海水浴場,她說燕兒島浴場海灣寧靜,環境幽美,海天一色,雖然距市區遠,游泳的人很少,但這正是它的特點。
1935年,大導演孫瑜帶領電影攝製組來青島同時拍攝兩部電影,為了避免重複,《到自然去》選在第三海水浴場拍外景,《浪淘沙》選在燕兒島拍外景。今天,我們看老電影《浪淘沙》,如果仔細一點,會辨認出燕兒島的景色。
1968年8月2日,當時的青島市革命委員會做出同意中央交通部紅星船舶修造廠(即後來的北海船廠)在燕島浮山所灣建廠址的批複,燕兒島和其周圍的浮山灣均被圈在北海船廠內,燕兒島從此與世隔絕。奧運會成功申辦之後,北海船廠為讓位於奧帆基地從2003年2月12日開始西遷,燕兒島又得以重見天日。許多年裡,很多居住在老市區的長跑愛好者把燕兒島作為長跑目的地。但多數人只能跑到太平角,每天能跑一趟燕兒島的便覺十分驕傲。
幾十年的歲月過去,上世紀七十年代北海船廠由新疆路遷到燕兒島,使得風光秀麗的燕兒島成了一個喧囂的工廠,總覺得與幽美的海岸線不太協調。自從北京承辦2008年奧運會並確定青島作為夥伴城市后,青島經研究決定把“奧帆會”場地建在燕兒島。現在北海船廠已經遷往西海灣,而“奧帆賽”的各項設施建設正在有計劃地施工,2008年燕兒島將會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來自世界五大洲的朋友們。屆時,青島在世界奧運史上將會留下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