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合永鎮

萬合永鎮

萬徠合永鎮位於克什克騰旗東南部,西拉沐淪河南岸,鎮政府駐地距旗人民政府51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17°56′,北緯43°07′,東與土城子鎮毗鄰,南與書聲鄉接壤,西與廣興源鎮相連,北與新井鄉西拉沐淪河為界。南北長約30公里,東西寬約35公里,總面積為105萬畝。

簡介


萬合永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低海拔709米,最高海拔1960米,平均海拔1370米,自然村分佈在古魯班圖川、百岔川、大小陶高川、德力班齊川。

氣候


萬合永鎮
均屬山區和低山丘陵山區,鎮內有百岔岩畫,平頂山有海拔最低、保護最完整的冰斗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年積溫≥2900℃,年降雨量340mm-4000mm,年濕潤度0.3-0.5,無霜期110-130天,年日照時數2000-2900小時。

耕地面積


萬合永鎮耕地總面積為72300畝,其中澆地面積19640畝,退耕還林面積20400畝;林業面積15000畝,其中自然 山杏林面積11000畝;沙地面積11500畝。

環境


萬合永鎮轄區內6個自然村,77個村民小組3234戶,12043人,全鎮人口中有蒙、漢、滿、苗等四個民族。鎮內有初中級中學1所,村完小教學點6個,在校學生1487人,教職164工人。鎮內有衛生院1處,衛生所7處,醫務人員40人。旗級設置機構主要有國營林廠2處,農村信用社1處,郵電所1處,6個村全部通了程式控制電話,程式控制電話480部。鎮內公路120公里,有6個村通汽車和郵政。
萬合永鎮擁有雄厚的有廣闊開發前景的生態旅遊和人文歷史資源,克什克騰旗世界地質公園景區在本鎮有大青山岩臼景區,平頂山冰川遺跡景區。另外,還有西拉沐淪大峽谷景區,天橋山景區等。人文歷史有聞名中外的百岔川岩畫,普渡橋等。

發展


退耕還林
退耕還林
退耕還林
隨著經濟體制不斷改革,全鎮各項事業全面發展,至2003年末,全鎮家畜存欄30800頭(只),國內生產總值40830.3萬元,人均純收入1350元。基礎性建設不斷加強,全鎮共有機電井72眼,渠首12處,防滲渠41200延長米
萬合永鎮主體經濟是農、牧產業,農業佔50%,牧業佔50%;特色經濟以烤煙、制種為主,同時又是雜糧、雜豆的主產。

玉米產業化


玉米種植
玉米種植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萬合永鎮地處克旗東南,以農為主,農牧結合,隨著全旗產業結構的調整,該鎮農牧業生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這種形勢,萬合永鎮從自身實際出發,積極發展訂單農業,通過種植業結構調整,減少大宗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增加經濟作物種植。實施產業化經營,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通過幾年的實踐,得到了很多收穫,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幾點做法

(一)充分發揮東部四個村的地區優勢,指導農民搞玉米制種訂單。這四個村總耕地面積80%以上都繁育玉米種子。2002年他們同制種商簽定了1.5萬畝的玉米種子繁育合同,按目前市場最低價計算總收入達到961.2萬元。農民在制種業上提高了收入。
(二)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在今年烤煙沒有經銷商的情況下,萬德成村委會幫助農民走出去,到喀喇沁旗引進烤煙種植項目,種植烤煙130畝。畝收入在2000元左右。給煙農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三)在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的西部六村,大力發展飼草料業,六個村種草0.8萬畝,擴大飼料地0.8萬畝,為畜牧業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主要收穫

(一)增加了農民收入。玉米制種、烤煙種植總產值為159.26萬元。純收入941.2萬元。種植戶人均增加收入1100元。
(二)為克旗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萬合永鎮東部四個村已基本形成了玉米種子繁育基地。由於百岔川耕地,水利、氣候條件好,繁育出的玉米種子質量高,深受黑龍、吉林等客戶的歡迎。這就形成了萬合永鎮玉米制種公司加農戶,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路子的雛形,為今後的產業化發展道路打下基礎。
(三)農民不但學會了玉米制種技術,而且市場意識得到增強。各制種區的農民經過近幾年的種子繁育,基本學會了玉米制種的一般性技術,增強了科技意識,提高了科技素質。農民在制種商的打交道過程中,學會了經營常識,掌握了運用合同管理的辦法,增強了市場意識。

高效畜牧業


細毛羊
細毛羊
克什克騰旗萬合永鎮黨委、政府堅持“為養而種,以草定畜;種養結合,農牧互補;調優結構,改良品種”的發展思路,積極發展高效畜牧業,有效促進農民增收。一是調整畜群結構,優化畜群品種,發展肉毛兼用細毛羊和育肥牛。鞏固二地村小尾寒羊的養殖基地和柳林村優質綿羊養殖基地建設。同時,與金鋒公司建設養羊聯合體,擴大優質綿羊數量。加大改良力度,淘汰劣質種公畜,有條件地方建設改良站點,預計今年建綿羊改良站6處,改良綿羊1萬隻以上,新建牛改良站2處,完成黃牛冷配500頭。積極鼓勵發展改良專業戶。二是擴大優質牧草的種植面積,年內種植牧草1萬畝以上,發展以土豆、胡蘿蔔、甜菜為主的多汁飼料6000畝以上。三是指導養殖戶實施短期育肥,提高出欄率,鼓勵發展糖化飼料育肥模式戶,實行科學養畜提高經濟效。四是加強牲畜防疫,搞好技術服務,充分發揮農科、畜牧等站所的職能作用,為畜牧業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

貫徹計生


貫徹計生
貫徹計生
2007年,克什克騰旗萬合永鎮對全鎮150個村民組計生工作員的工資待遇實行“效益化”管理。為了充分調動基層計生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夯實計劃生育工作基礎,萬合永鎮規定,各村民組計生工作員的工資待遇要根據各自管理的育齡婦女數而定,重新調整后工資待遇分150元、200元、300元三個檔次兌現工資。鎮政府將調整后的工資待遇以轉移支付形式劃撥到鎮計生辦,由鎮計生辦統一管理和發放,並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確保組級計生工作員的待遇按時按責任兌現。
通過對組級計生工作員工資待遇“效益化”管理,進一步強化了基層計生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激發了她們的工作積極性,變被動應付工作為主動上門服務,充分發揮計生網底人員作用。

法制宣傳


法制宣傳
法制宣傳
為了在全鎮廣大團員青年中廣泛開展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提高學法、用法、依法辦事的能力,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與保護,萬合永鎮團委與司法所、派出所、生態中隊聯合開展了以法律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月活動(4月份定為活動宣傳月)。鎮團委帶領團幹部積極組織全鎮團員青年參與這次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新井、柳林、萬合永三個集市時間,以張貼標語、發放宣傳單、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此次活動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共出動宣傳車七台,發放宣傳單10000份,這次宣傳活動使鎮內團員青年對法律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廣大青年的知法、守法意識,拓寬了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的新思路。

農民模範


農民模範
農民模範
唐臣是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的一個普通的農民,他有一個溫暖的家和富足的生活。1984年,唐臣放棄了富裕的生活,與妻子帶著年僅11歲的孩子與60多歲的母親,來到了荒涼的山上要在這裡種樹治沙。現在,唐臣一家仍然住在“西風口”,但在他們的四周,三千四百畝的黃沙已經變成了一片綠洲。離開自己世世代代生長的村莊,與妻子帶著年僅11歲的孩子與六十多歲的母親,來到了荒涼的山上要在這裡種樹治沙。
他說:“我為什麼要進山治沙呢?因為我祖祖輩輩住在這塊土地上,這塊土地讓洪水沖了,讓黃沙淹沒了。我看著太可惜了。為了子孫後代的生存,我的一生能治出十畝、八畝,我也就甘願了。”
“我一開始來的時候,這個地方叫西梁,也叫西風口。它為什麼叫“西風口”呢?因為這邊有一個大山豁子,吹得一個草刺都沒有,完全就是一個大沙灘。84年的秋天,我來的。”
塞外的秋天,天氣已十分寒冷。唐臣一家人在山上搭了一個窩棚。唐臣:“當時我來的時候,蓋房子呢,木頭也沒有、土也沒有,水更別說。我最後就搭了這麼一個簡易的(窩棚)。它是用這幾個彎彎的木頭頂上,頂上搭上點柴火、抹上點泥……”
這就是唐臣一家人的棲身之所了。
整個秋天一家人都在忙碌著。他們不分晝夜地挖坑、栽樹、擔水、澆灌。在冬天到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山上種上了100畝山、杏,和100多畝各種樹苗。
冬天,山上的生活更加艱難,山溝里沒有水了,一家人就吃雪水。春天來了,唐臣的希望並沒有實現。種下的樹苗不是被狂風吹乾,就是在風沙中無影無蹤了。
接下來又是一個艱辛的夏天,他們挑水、采樹苗在幾百畝的沙丘上,再一次栽上沙柳。冬天又來到了,年邁、體弱的母親病倒了。
唐臣回憶當時的情景說:“當時老太太就在(窩棚)的這個地方身躺著,臨終的時候就囑咐我,‘兒啊,唐臣,我不能幫你看山了,娘不行了,你要堅持到底……’就說到這,老太太就再也說不了話了。後來,我和老伴我倆就抱著老太太,老太太就過世了。”
春天裡,依然風沙蔽日,去年的辛苦似乎又付之東流了。但在一處沙丘上,唐唐意外地發現了一株沙柳吐出了嫩嫩的鵝黃。沙柳成活了。
“等到春天了,我們孩子——就是根子——跑這來一看,他說爸爸你栽的黃沙柳,咱們栽的那個都活了,都出來了!我跑過來老伴也跟著來了,我一看有希望了。回去后,孩子也挺高興。我太高興了。”沙柳的成活給唐臣帶來了鼓舞,他在更多的沙丘栽上了樹苗。但當唐臣栽種的樹苗剛剛染綠沙丘時,不幸又降臨到他的身上,一場意外的大火將唐臣的所有家當——僅有的兩個窩棚,燒得一乾二淨。不僅如此,兒子的婚事也因此而告吹了。
同甘苦、共患難的妻子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怨言,但在此時也流著淚與唐臣商量。可兒子卻說:“我說反正事已經都出了,我就情願打光棍,我也願意在山上受下去,我也舍不了這片山、舍不了這片林子!你們倆實在不行,就送我大哥那裡去,我就是寧可咋著,我也在山上呆下去。”
此刻,唐臣突然感到他所經歷過的所有的痛苦的感受,都變成了欣慰和感動。他感到他對家鄉土地的熱愛與情感,被傳遞下去,被繼承下去了。
唐臣一家仍然住在“西風口”,但在他們的四周,三千四百畝的黃沙已經變成了一片綠洲。

優秀黨員


春天美景
春天美景
位於克旗大青山景區山腳下的關東車村,經過積極發展旅遊和設施農業,從原來有名的貧困村一躍成為當地的富裕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這一切,與現任村黨支部書記孫秀全同志的付出是分不開的,他為了促進村民增收,建設和諧富裕家園而蹣跚在村舍田間,為村民出謀劃策,排憂解難,為村經濟發展盡心竭力,在促進關東車村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他一串串閃光的腳印!關東車村總面積22萬畝,全村人口1262人,有耕地4500畝。山多地少,幾年前曾是有名的貧困村,負債高達69萬餘元。孫秀全擔任黨支部書記后,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忘黨和人民的重託,不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和班子成員團結一心,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和村民家裡求賢問計,凝聚人心,制定了化解村級債務的措施。在五年的時間內向群眾返本金48.36萬元,利息21.48萬元,合計償還債務69.84萬元,於2004年年底還清了全部債務,如今村集體積累達30餘萬元,一躍而成為全鎮聞名的富裕村,使本村經濟走上了健康發展之路,被樹為全鎮化解村級債務的典型。
做為一名老黨員,一名普通的基層黨務工作者,他不滿足於現狀,雖然年世已高,腿腳多疾,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為關東車村今後的發展潛心謀略,尋找適合關東車村發展的路子。
依託項目建設謀求發展。村“兩委”班子成員立足於在爭取項目上為村民辦實事,老支書孫秀全拖著傷殘之身,經常帶著班子成員跑鎮進旗,爭取到多項扶貧、林業、水保等工程項目,組織村民打井修渠,擴大水澆地面積,全村現有機電井12眼、小筒井3眼,防滲渠139.4公傾,管灌2400米,有8個村民組通了自來水。通過項目建設,增加了基礎設施,改善了本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有效地提高了村民收入。2001—2006年,累計爭取到退耕還林項目7050畝,每年補助款98.7萬元,爭取水保治理工程項目合計11.1萬畝,為本村村民增加收入690萬元。
依託地理優勢,組織村民轉產創收。2003年,大青山地質公園項目和省際大通道相繼開工建設,孫秀全帶領村委班子成員多方奔走,他多次把開發商請到自己家裡作客,商談合作事宜,為村民爭取到很多轉產崗位和機會。有220多名村民和30多輛農用車投入到大青山公園項目及省際大通道工程建設中,當年收入240多萬元,石匠尹寶才一家的收入高達2.5萬多元,走出了居住多年的地窨子並徹底擺脫了貧困。2004年—2006年,關東車村村民在大青山開發建設用工上收入達600多萬元。
核桃
核桃
調整產業結構,依託旅遊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引導和鼓勵村民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從2003年開始,孫秀全就多次代表村民同客商洽談,簽定了長期玉米制種合同,並逐步發展成為本村的主導產業,村民每年收入128萬元。圍繞著大青山旅遊開發建設,依據各村民組優勢,組織村民發展生態農業,為遊客提供綠色食品,還依據當地資源優勢,引導村民發展“123”蘋果、蒙古野果、沙果徠、山核桃等特色種植,供遊客觀賞和採摘,提升了農產品的價格,增加村民的旅遊收入。
密切黨群關係,熱心為民服務。在孫秀全的帶領下,村“兩委”班子成員緊密團結,求實創新,把為群眾謀利益做為首要責任,村幹部包組,有幫扶能力的黨員幹部包戶,熱心為村民服務,帶頭創業致富,得到了廣大村民的擁護。定期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和黨支部會議,村裡的事情在會議上讓大家討論決策,擴大了基層民主,密切了黨群關係,樹立了黨的威信。孫書記凡事都走在前面,處處起帶頭作用,因此形成了村兩委班子成員人人頭上有任務,個個肩上有責任,爭先恐後做好工作的氛圍。
孫秀全擔任關東車村黨支部書記已有三十個年頭了,多年來,他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爭光,為民辦事,為關東車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為村民全面擺脫貧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90、1991、2006年被旗委授予“先進黨務工作者”稱號;1996、1999、2003、2005、2006年被旗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07年被自治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而今,已年近“花甲”的他,並沒有因為年世已高,腿腳有病而有絲毫的懈怠,他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信念沒有變,仍然精神百倍地帶領村民們建設著美好家園,為關東車村的未來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