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55年12月22日,前身是廣州市郊區人民法院,現法院審判辦公樓坐落於廣州市白雲區機場路1668號。全院現有人員327人。

法院簡介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現有幹警總數503人,其中中央政法專項編製207人(包括員額法官119人、法官助理49人、綜合類司法行政人員28人、法警11人)、工勤人員20人、合同制司法輔助人員276人(法官助理81人,書記員128人,司法警務助理40人,政府僱員27人)。

機構設置


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現設有內設機構15個:辦公室、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民四庭、行政庭、審監庭、執行局、調研科、監察室、政工辦、少年庭、司法委託管理科,派出機構4個:人和人民法庭、鍾落潭人民法庭、江高人民法庭、太和人民法庭,直屬機構1個:法警大隊。

所獲榮譽


近年來,因工作成績比較突出,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共榮立集體一等功1個次,集體二等功2個次,個人一等功2人次,個人二等功3人次,榮獲全國司法宣傳突出成績單位、全省法院“結對幫扶”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先進集體、省婦聯“巾幗文明崗”等市以上先進部門表彰14次、先進個人表彰39人次,湧現出“全國辦案標兵”、“全省優秀法官”、“2013年度廉潔廣州十大人物”王文等一批先進典型。

地理位置


廣州市機場路1668號。

法院建設


多年來,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堅持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審判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打造出量刑規範化的“白雲經驗”、執行精細化的“白雲模式”、司法建議的“白雲品牌”等一批全國有名的工作品牌,湧現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王文同志等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群眾滿意度逐步提高,法院工作報告人大通過率逐年提升。長期以來,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幹警深受求真務實、開放包容、敢為天下先的嶺南文化影響,形成了鮮明的司法文化和優良傳統。
白雲法院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市中院的有力指導下,人大的有力監督下,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線,加強審判管理,推進司法改革,落實司法為民,擴大司法公開,建設智慧法院,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建立起符合司法規律的審判權運行機制,以“1+1+1”模式建立審判團隊,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深入探索優化簡案快審、繁案精審的科學分流機制,推行案件繁簡創新分流機制,顯著提高案件的審結流轉效率。作為全國基層法院唯一試點單位,積極穩妥推進罰金刑量刑規範化試點工作,並與刑事速裁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改革相結合,堅持以審判為中心。與政法部門形成打擊合力,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著力服務社會穩定發展大局。推行環境民、刑合一和知識產權“三審合一”審判機制,著力打造環境資源和知識產權審判專業化品牌。堅持以全面保護環境資源為抓手,配合全區聯動執法,查封關停、強制搬離環保不合格被處罰的企業和個體戶,為“散亂污”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堅持以平等保護各類產權為引領,聚焦脫貧攻堅,著力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以執行聯動機制建設為突破口,推進形成了全區範圍內基層組織協助和支持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長效機制,基本解決執行難取得新成效。堅持以省級示範窗口為陣地,依託“網際網路+訴訟服務”模式,不斷推進“一站式、智慧型、多功能”省級訴訟服務示範窗口建設工作。共享整合司法資源和社會資源,滿足群眾多樣化司法需求,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回應群眾關切。堅持法官需求、群眾需求、管理需求為導向,建成“智檢、智訟、智審、智執、智達、智保,審判執行輔助外包事務中心”組成的“六智一中心”智慧法院格局,註冊11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項外觀專利權。注重推動審判理論研究,近五年來先後獲得全國性一等獎3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4篇、優秀獎4篇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