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6條詞條名為陳家村的結果 展開

陳家村

江西省宜豐縣棠浦鎮陳家村

陳徠家村,人口1760人,耕地面積1980畝,魚池39個,位於白雲湖風景區南岸,緊緊依靠雲湖南路,有著通暢於四面八方的經濟道路,使群眾發展經濟方面有著獨特的便利條件。

簡介


江西省宜豐縣棠浦鎮陳家村,古名東溪,位於棠浦鎮東南1.6公里的田畈中,棠浦河流傍村而過。東與塘嶺、楓林交界,西臨棠浦河與沐溪、高家相望,南與駱家相連,北和坪橋、棠浦集鎮相接。

自然地理


境內為黃土丘陵區,地勢東高西低,略向河床傾斜。海拔60—80米。原有土地面積2320畝(1964年6月創辦棠浦煤礦,佔地116畝,其中水田11畝,1970年創辦棠浦電廠,佔地80畝,其中水田24畝),現有土地面積2125畝,其中山林面積412畝(含用材林163畝、薪炭林216畝、防護林25畝,竹林11畝),耕地面積1487.84畝。

行政區劃


清朝屬新安鄉18都。民國19年(1930)屬第6區浦溪鄉。民國21年(1932)屬第6區第一保聯。民國24年(1935)屬第三區。民國27年(1938)屬第三區棠浦鎮。民國29年(1940)屬第三區棠浦鎮第八保。民國30年(1941)屬棠浦鄉第八保。民國32年(1943)屬第七保(轄陳家、楓樹下)。1949年?月解放,時屬棠浦區,當年成立農會。1950年與塘嶺、陶家、新店、塘田坑、茶山、黃土坎、路下、樓里、提籠觀,楓樹下、董家橋、楊園、袁家裡、大坪上、盆形、泥塘里、赤腳山下18個自然村合併為永和鄉,鄉辦公地設陳家。1953年上半年成立第一互助組,1955年成立了3個初級社,1956年2月併入棠浦鄉,與董家橋聯合成立先進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址設陳家。1958年10月轉人民公社后,更名陳家大隊。1968年冬與坪橋、澄溪、下坊、駱家5個大隊合併為敬忠大隊,隊部設陳家。1972年,析出坪橋、澄溪、下坊、駱家,複名陳家大隊。1983年底,陳家大隊改名陳家村。
200徠3年底,全村有275戶,907人,下轄陳家、新村2個自然村(1969年響應建新村號召,祖居陳家的一生產隊利用舊房料建成11幢新房,每幢4戶,共遷去35戶)9個村民小組,勞動力544人,當年人平純收入為8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