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最後的日子的結果 展開
- 美國2005年格斯·范·桑特導演電影
- 2013年大衛·巴斯特羅執導電影
- 在西安拍攝的電影
- 2016年電影
最後的日子
美國2005年格斯·范·桑特導演電影
《最後的日子》是由美國HBO電影公司製作的97分鐘傳記影片。該片由格斯·范·桑特執導,邁克爾·皮特、盧卡斯·哈斯、艾莎·阿基多、Scott Patrick Green等主演,於2005年5月13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以美國涅槃樂隊主唱柯特·科本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一個曾經十分輝煌的歌手在自殺前的最後時刻。
劇照
幾日的獨處后,布雷克獨自在地下室演奏最後一支曲子,隨後仰望天堂,不再回還。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邁克爾·皮特 | 布雷克 | |
盧卡斯·哈斯 | 盧克 | |
艾莎·阿基多 | 艾莎 | |
金·戈頓 | 唱片公司高管 | |
格斯·范·桑特 | 電話里的聲音 | 簡介 聲音出演 |
Scott Patrick Green | 斯科特 | |
尼可·維休斯 | 尼可 | |
雷基·傑伊 | Detective | |
Ryan Orion | 多諾萬 | |
哈莫尼·科林 | 酒吧里的男人 | |
Rodrigo Lopresti | 酒吧里的樂隊成員 | |
Adam Friberg | Elder Friberg | |
Andy Friberg | Elder Friberg | |
Thadeus A. Thomas | 黃頁推銷員 | |
Chip Marks | 樹木修剪工 | |
Kurt Loder | 電視解說 | |
Michael Azerrad | 電視解說 | |
Chris Monlux | 電話中的聲音 | |
Jack Gibson | 電話中的聲音 | |
Dawnn Pavlonnis | 電話中的聲音 | |
Riley G. Matthews Jr. | 柯特·科本的助手 | 簡介 客串 |
Ari Tomais | 偵探 | 簡介 客串 |
製作人 | 傑伊·赫爾南德茲、丹尼·沃夫 |
導演 | 格斯·范·桑特 |
副導演(助理) | Jennifer Truelove |
編劇 | 格斯·范·桑特 |
攝影 | 哈里斯·薩維德斯 |
配樂 | Rodrigo Lopresti |
剪輯 | 格斯·范·桑特 |
美術設計 | Tim Grimes |
服裝設計 | Michelle Matland |
布景師 | Sarah McMillan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最後的日子[美國2005年格斯·范·桑特導演電影] | 布雷克 演員邁克爾·皮特 通身充滿憂鬱氣質、內心敏感纖細的音樂人。他口齒不清,語義不明,行動遲緩。在空蕩蕩的大房子里他顯得非常孤獨,夜晚他穿著黑色的女式內衣和靴子舉著萊福槍瞄準熟睡中的朋友。他摔倒在地板上,寫歌、唱歌、彈吉他,一切都那麼歇斯底里。商品社會和都市喧囂已經讓他精疲力竭,他從大都會逃脫,躲在森林中的別墅。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 影片拍攝僅耗時4周。
• 在影片中,聲音與畫面往往不能相配,比如有車經過,卻聽不到引擎聲,還有在結尾布萊克坐在溫室里,聲音卻出自德國音景作曲家希爾德加·威斯特坎的作品《Doors of Perception》。導演格斯·范·桑特希望藉此表現人物的心理。
• 導演格斯·范·桑特與涅槃樂隊主唱科特·柯本只有一面之緣。
• 在開拍的7年前,影片原定主演是14歲(1997年)的丹麥男孩霍爾格·塔魯普(Holger Thaarup),他不會英語,范·桑特打算讓角色一言不發。後來Holger Thaarup被邁克爾·皮特取代了。
• 片中黃頁推銷員的扮演者Thadeus A. Thomas確實是位黃頁推銷員,一天他遊盪進片場,企圖向演職人員推銷黃頁上的廣告信息發布專區,看中他的范·桑特於是決定讓他出現在影片中。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2005年5月22日 | 第58屆戛納電影節 | 技術大獎 | 《最後的日子》 | 獲獎 |
金棕櫚獎-最佳影片 | 提名 |
創作背景
雖然該片的創作靈感源自涅槃樂隊主唱科特·柯本生命的最後時光,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虛構而成的。范·桑特早在1996年便開始構思影片劇本。與此同時,范·桑特開始著手拍攝電影《心靈捕手》,因此《最後的日子》被擱置了一段時間。1997年,范·桑特遇到了初涉影壇的邁克爾·皮特,儘管他與范·桑特構思的人物相比有點老,但他非常貼近人物,而且當時皮特已經能熟練的彈奏吉他,並能自己作曲。於是范·桑特決定讓皮特來扮演主人公,並一同討論影片,劇本隨即逐漸成形。
在1989年電影《迷幻牛郎》之後,范·桑特在波特蘭買下了一所大房子。不過,這所房子並沒有帶給他想象中的美好,他開始覺得有點荒唐,因為總有人打擾,不是求租地下室,就是要求籤名留念,即使出門散步也會遭遇大呼小叫。於是范·桑特將自己的經歷也寫進劇本中,布雷克就住在古老而空曠的大房子里。
演員選擇
在初見雛形的8年後(2005年),邁克爾·皮特仍置身樂壇,與自己的樂隊Pagoda一道演唱和創作,所以演繹與自身經歷和環境相似的角色自很自然。
布雷克的住所也是片中的重要角色,按照范·桑特的要求,建築雖然必須夠大,但外形卻不能完美,因為它將隱喻布雷克正在破碎的生活。
拍攝手法
范·桑特在該片中擺脫了傳統的敘事手法,而是用聲音、影像和少得可憐的台詞來打造故事和情感。除此之外,范·桑特在選角和表演方面繼續打破常規,片中出現了大量非職業演員,而且即興發揮的比重很大。片中的很多配角都根據演員進行了調整,比如一些演員在片中使用了真名。
范·桑特按照時間順序連續拍攝了4個星期,但自始至終只使用了一個布景。范·桑特一邊拍一邊剪輯。他即時錄下現場唱歌和臨時對話的原音,希望有種隨意的感覺,說自己“追求更像生活而不是故事的質量”,演員的表演也是即興的。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 HBO電影公司、Picturehouse、Meno Film Company、Pie Films |
發行單位 | BIM Distribuzione(義大利);Fine Line Features、Newco(美國);MK2 Diffusion(法國);A-Film Distribution(荷蘭);Vértigo Films S.L.(西班牙);Frenetic Films(瑞士);Alamode Film(德國);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Finland Oy(芬蘭) |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法國 | 2005年5月13日 | 法國 | 2005年5月13日(戛納電影節) |
義大利 | 2005年5月13日 | 美國 | 2005年6月12日(西雅圖國際電影節) |
美國 | 2005年6月15日(普羅文斯國際電影節) | 比利時 | 2005年6月15日 |
美國 | 2005年7月22日(限定) | 加拿大 | 2005年8月5日(限定) |
荷蘭 | 2005年8月20日(低地音樂節) | 荷蘭 | 2005年8月25日 |
英國 | 2005年9月2日 | 澳大利亞 | 2005年9月8日 |
希臘 | 2005年9月20日(雅典電影節) | 巴西 | 2005年9月25日(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 |
希臘 | 2005年9月29日 | 匈牙利 | 2005年11月4日 |
尼加拉瓜 | 2005年12月9日 | 以色列 | 2005年12月15日 |
瑞士 | 2005年12月22日(德語區) | 奧地利 | 2006年2月3日 |
羅馬尼亞 | 2006年3月(B-Est國際電影節) | 中國香港 | 2006年4月7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
《最後的日子》在長達1小時41分鐘的時間內,更多傳達給觀眾的是音樂以及主人公漫無目的地“尋找”。導演自始至終堅持著長鏡頭,因為缺乏衝突事件的發生,讓觀眾感覺疲勞。只有主人公布雷克不停地在走,每天正常地“生活”著,但他的生活似乎只是苟延殘喘。(《東方早報》評)
影片節奏緩慢,情節也不連貫。主人公金口難開,給觀眾的大多是身影和長發掩住的臉,只是依靠形體語言來表現其痛苦。無聲的場景和扭曲的軀體令觀眾悲從中來,倍覺抑鬱沉悶。(新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