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備蛾傅
墨子·備蛾傅
《墨子·備蛾傅》是一本講敘關於墨子的事迹的書籍。
《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反映了後期墨家的思想。在邏輯史上被稱為後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古代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另兩個為古希臘的邏輯體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學);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問適人強弱(2),遂以傅城,後上先斷,以為法程;斬城為基,掘下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為之奈何?”
子墨子曰:子問蛾傅之守邪?蛾傅者,將之忿者也。守為行臨射之,校機藉之,擢之,太氾迫之(3),燒荅覆之,沙石雨之,然則蛾傅之攻敗矣。
備蛾傅為縣脾,以木板厚二寸,前後三尺,旁廣五尺,高五尺,百折為下磨車(4),轉徑尺六寸(5),令一人操二丈四方(6),刃其兩端,居縣脾中,以鐵璅,敷縣二脾上衡,為之機,令有力四人下上之,弗離。施縣脾,大數二十步一,攻隊所在六步一。
為絫荅,廣從丈各二尺(7),以木為上衡,以麻索大遍之(8),染其索塗中,為鐵鏁,鉤其兩端之縣。客則蛾傅城,燒荅以覆之連■、抄大皆救之(9)。以車兩走,軸間廣大,以圉犯之,■其兩端以束輪(10),遍遍塗其上,室中以榆若蒸(11),以棘為旁,命曰火捽,一曰傳湯,以當隊。客則乘隊,燒傳湯,斬維而下之,令勇士隨而擊之,以為勇士前行,城上輒塞壞城。
城下足為下說鑱杙(12),長五尺,大圉半以上(13),皆剡其末,為五行,行間廣三尺,貍三尺,大耳樹之(14)。為連殳,長五尺,大十尺。梃長二尺,大六寸,索長二尺。椎,柄長六尺,首長尺五寸。斧,柄長六尺,刃必利,皆■其一后(15)。荅廣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兩端接尺相覆,勿令魚鱗三,著其後行中央(16)木繩一(17),長二丈六尺。荅樓不會者以牒塞,數暴干,荅為格,令風上下。堞惡疑壞者,先貍木十尺一枚一(18),節壞(19),■植,以押慮盧薄於木(20),盧薄表八尺(21),廣七寸,經尺一(22),數施一擊而下之,為上下釫而■之。
經一。鈞(23)、禾樓(24)、羅石(25)。縣荅植內,毋植外。
杜格(26),貍四尺,高者十丈,木長短相雜,兌其上,而外內厚塗之。
為前行行棧,縣荅。隅為樓,樓必曲里(27)。土五步一,毋其二十畾(28)。爵穴十尺一,下堞三尺,廣其外。轉■城上,樓及散與池,革盆。若轉(29),攻卒擊其後,煖失(30),治。車革火。……
凡殺蛾傅而攻者之法,置薄城外,去城十尺,薄厚十尺,伐操之法(31),大小盡木斷之,以十尺為斷,離而深貍堅築之,毋使可拔。二十步一殺,有■(32),厚十尺。殺有兩門,門廣五步(33),薄門板梯貍之,勿築,令易拔。城上希薄門而置搗(34)。
縣火。四尺一椅(35),五步一灶,灶門有爐炭。傳令敵人盡入,車火燒門(36),縣火次之,出載而立,其廣終隊,兩載之間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即俱發之。敵人辟火而復攻,縣火復下,敵人甚病。敵引哭而榆(37),則令吾死士左右出穴門擊遺師,令賁土、主將皆聽城鼓之音而出,又聽城鼓之音而入。因素出兵將施伏,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敵人必或,破軍殺將。以白衣為服,以號相得。
(1)《備蛾傅》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戰術的篇章之一。主要闡明如何對付敵軍憑藉人多勢眾,驅趕兵士象螞蟻般強行爬城進行硬攻的戰術防守方法。(2)“弱”應作“梁”。(3)“太氾”應作“火湯”。(4)“磨”應作“磿”。(5)“轉”應作“輪”。(6)“方”應作“矛”。(7)“丈各”應作“各丈”。(8)“大遍”應作“編”。(9)“抄大”應作“沙灰”。(10)“■”應作“融”。(11)“室”應作“窒”。(12)“說”應作“銳”。(13)“圉”應作“圍”。(14)“大耳”應作“犬牙”。(15)“皆■其一后”此句難以索解。(16)“行”應作“衡”。(17)“木”應作“大”。(18)“一”疑衍,誤在此。(19)“節”應作“即”。(20)疑“慮”衍文。(21)“表”應作“袤”。(22)“經尺一”應作“徑一尺”。(23)疑“經一”為衍文;“鈞”應作“鉤”。(24)“禾”應作“木”。(25)“羅”應作“■”。(26)“杜”應作“柞”。(27)“曲里”應作“再重”。(28)“其”應作“下”。(29)“轉”應作“傅”。(30)“煖”應作“緩”。(31)“操”應作“薄”。(32)“■”應作“鬲”。(33)“步”應作“尺”。(34)“搗”應作“楬”。(35)“椅”應作“樴”。(36)“車”應作“熏”。(37)“哭”應作“師”;“榆”應作“逃”。
禽滑厘行了兩次再拜禮,然後說:“請問,如果敵兵強悍,以致攀爬我方城牆,對後上者實行當場斬首,作為軍法,同時在城下挖壕溝,築土山,在城下掘隧道。前面敵兵攀爬不止,後面的弓箭又一個勁猛射,這種情況該如何對付呢?”
墨子回答說:你問的是對付敵人像螞蟻一樣爬城的防守戰法嗎?依仗人多勢眾、驅趕士兵像螞蟻般強行攻城,這不過是敵將惱怒發急之下不理智的舉措罷了,守城一方只須要加築臨時的城垛,居高臨下向爬城的敵人射擊,用“技機”投擲攻敵,並拔掉敵方爬城的器具,用火把、滾燙開水傾倒制服城下的敵兵,用點燃的名叫“荅”的戰具從城上下罩敵人,沙石象雨點般向敵人頭上打,這樣一來,像螞蟻般攀爬城牆的強行攻城法就失敗了。
為防備敵人像螞蟻般爬城強攻,可製做懸滑車,這種車用二寸厚的木板做成,前後各三尺寬,兩旁寬五尺,高五尺,還要製造能夠上下滑動的懸滑車箱,所用轆轤的輪子直徑為一尺六寸,派一個士兵拿一支長矛站在車箱中,矛長二丈四尺,兩端都製成刃口。用鐵鏈套住懸滑車上部的橫樑,裝上轆轤,派四個強壯有力的兵士轉動轆轤使人同車箱急速地上升或下降,不要停留。這種懸滑車在一段地段每隔二十步置一架,在敵人所攻擊的區域,每六步一架。
製做“■荅”,長和寬各一丈二尺,上面的橫樑以木製成,用大麻繩系住,麻繩要在泥水中浸泡;裝備鐵鏈,鉤住兩頭的吊環。如果敵人像螞蟻般爬城硬攻,就點燃“荅”從上往下罩敵人。此外,“連■”、沙灰等物都可供解救攻城用。
配備兩個車輪,讓兩輪軸之間的距離長一些,用“圉”固定,並將兩頭熔合使兩輪束成一體,到處塗上泥,在裡面塞滿榆樹枝葉和麻梗等易燃物,兩邊布裝荊棘,這個裝置被稱之為“火捽”,又叫“傳湯”,用來布置在敵人的主攻區域。假如敵人結隊登城,就點燃“傳湯”,砍斷上面的吊繩讓它滾下去,並命令勇士以湯開路反擊敵人。城牆一有破壞應立即派人迅速填塞搶修。
在城外牆根埋植鋒利的木樁,長五尺,大一圍半以上,末端都要削尖,共埋五行,行距三尺,深埋三尺,要犬牙交錯般地埋栽。造“連殳”,長五尺,寬十尺。“梃”長二尺,寬六寸,繩索長二尺。椎,柄六尺,頭部長一尺五寸。斧子,柄長六尺,斧口一定要鋒利。“答”,寬一丈二尺,長一丈六尺,懸掛在前面橫樑四寸處。兩頭銜接的地方要相互搭連一尺左右,但不要象魚鱗那樣交錯。在後橫樑的中間繫上一根大繩,長二丈六尺。如果有不密合的地方就用版片填塞,要多曝晒,使其乾燥,“荅”要製成格柵,能使空氣流通。城上矯牆不太堅固恐怕倒塌的地方,要預先埋植木樁,每十尺一
枚。如果城牆倒塌了,就樹起木樁,在木樁上壓上橫木,橫木長八尺,寬七寸,側高一尺,一錘又一錘地將木樁打下去,然後用馬釘釘牢。
鉤、木樓、■石都要備好。“荅”要懸掛在柱子靠里的一面,不要懸掛在柱子靠外的一面。
再布置“柞格”,埋入四尺,露出地面高的以十尺為限,木頭長短相間,交錯置布,頭部削尖,四周塗上厚厚的泥。
製做行棧,懸掛燒荅。在城角建樓,樓要多層。備土,五步一堆,每堆不少於二十籠。
打爵穴,每十尺一個,開在矯牆下部三尺處,外面的口要稍大一些。轉■城上,須備設行樓,殺,水池和盛水用的皮盆。假如敵兵爬城,而擔負攻擊任務的士兵不能及時出擊,貽誤戰機按軍法處置。
還要用火烤煙薰……
大凡防阻敵人爬城硬攻,一般方法是在城外設置木樁做成的屏障,屏障離城牆十尺,高十尺,採伐用以做屏障的木樁,辦法是樹木不分大小連根拔起,鋸成十尺長一段,互相間隔一段距離深埋緊築,不能讓人能拔出來。
每二十步設置一個“殺”,殺中設“鬲”,鬲厚十尺。殺裝有兩門,門寬五尺。木樁屏障設“殺”的門戶要淺埋,不要築牢實;以便它易於拔出。城上對著木樁屏障處,相應設置“搗”。
在城上懸掛火具,稱為懸火。每隔四尺裝一個懸掛火具的鉤樴,五步建一口灶,灶門堆放爐炭。等敵人全部進入後下令熏火、燒門,接著向下拋扔懸火。擺放作戰器具,寬度與敵人進攻的範圍相應。每兩作戰器具之間設一懸火,派一士兵站立在旁邊,等待出擊的鼓聲,鼓聲一響就點火,一齊往下投。敵人若避開懸火再度進攻,懸火也就再次往下投,如此反覆,敵人必定被弄得疲憊不堪,終會引兵逃走。敵人一退逃,就命令我方敢死隊從左右出穴門追擊潰敵,但要嚴令勇士和將帥按照城上的鼓聲行事,從城內出去或退回城內都應如此。趁著多次出擊時還可設下埋伏,半夜三更城牆上四周擊鼓吶喊,敵兵一定驚疑不定,伏兵便可乘機攻破敵營,擒殺敵軍首領。不過要以白衣作軍服,憑口號互相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