轆轤
漢族民間提水設施
轆轤,漢族民間提水設施,流行於北方地區。由轆轤頭、支架、井繩、水斗等部分構成。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裝置。顧曰:“井上轆轤卧嬰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井別作桔橰、轆轤。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葵》轆轤也可指機械上的絞盤。渡溝壍,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
提取井水的起重裝置。井上豎立井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的軸,軸上繞繩索,繩索一端系水桶。搖轉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轆轤
轆轤的製造和應用,在古代是和農業的發展緊密結合的,它廣泛地應用在農業灌溉上。轆轤的應用在我國時間較長,雖經改進,但大體保持了原形,說明在3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設計了結構很合理的轆轤。
解放前在我國的北方缺水地區,仍在使用轆轤提水灌溉小片土地。
如今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區,也還在使用轆轤從深井中提水,以供人們飲用。在其它工業方面,有使用牛力帶動轆轤,再裝上其它工具用來鑿井或汲鹵的。
轆轤:也作輪,車輪。用金屬、木料或其他堅固材料做的圓形構架。
轆轤有三隻腳,三點購成平面。它穩妥地立在井口,為方便操作,閃出了最大活動空間。轆轤有腳也有頭,叫轆轤頭,是一塊圓硬木,中有軸孔。穿在軸上,上繞繩索,繩頭系水斗,轆轤頭上嵌一搖把,算是它的胳膊,一般用楊柳木製,把歪,成一定角度。水斗為白柳條編製,遇水膨脹,有韌性,耐磨,耐磕碰,上有兩三個環,與繩連接。
古代漢族民間的起重機械,是絞車的一種類型。常用於從井中汲水的稱為井轆轤。轆轤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用於從豎井中提升銅礦石。1974年在湖北銅綠山春秋戰國古銅礦遺址發掘中發現木製轆轤軸兩根,其中一根全長2500毫米,直徑260毫米,經判定為用於提升銅礦石的起重轆轤的殘件。起重轆轤的早期記載見於南朝宋劉義慶著《世說新語》。書中記述了三國魏明帝(227~239)在建築凌霄觀時,誤將尚未題字的匾先釘在高處,“乃籠盛韋誕,轆轤長縆(geng,粗繩)引上”,使他能在離地25丈的匾上寫字。
轆轤
絞車一詞,最早見於《晉書》,石季龍在東晉永和三年(347)發掘趙簡子墓時挖及泉水,“作絞車以皮囊汲之”。北宋曾公亮著《武經總要》(成書於1044年)載絞車圖,並說“絞車,合大木為床,……力可挽二千斤”。
《農書》還記述了一種複式轆轤:繞在軸筒上的繩子兩端各系一個容器,“順逆交轉,所懸之器虛者下,盈者上,更相上下,次第不輟,見功甚速。”這就省去空容器的行程時間;同時,空容器的重量也起一定的平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