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之河
揚之河
揚之河,即揚之水,又名徽溪、練水。新安江的二級支流,練江的支流(一般作正源)。揚之河發源於安徽省績溪縣境內,有三源。正源揚溪源,源於板橋頭北部龍叢源林區的黃花尖(海拔974米)西麓;西源大源,源出大會山;東源登源,源出古大鄣山逍遙岩。三源於臨溪匯合,經江村環入歙縣境,至竦口納雙竦河,至豐溪納湄川,再經桂林、殷家村、吳山鋪在歙縣縣城附近與布射、富資、豐樂等水匯合而注入練江。揚之水之名,源於《詩經·唐風·揚之水》,有“揚之水,白石鑿鑿”之句,讚美激揚的河水。古人取作河名,以示文雅。
揚之河
源頭揚溪源穿流於峽谷之中,河床質為岩石,河段長10.8公里;揚之水上段績溪境,長36公里,河床質為岩石,上口寬50米,底寬45米,洪水深5米,枯水深0.3米;下段歙縣境,長18.6公里,河床質為砂,上口寬173米,底寬165米,洪水深8米,枯水深0.8米,比降1.23‰。
板橋河發源於尚田鄉五畝地村東之中降山北麓,烏農沖與馬蘭之間,流經廟山、白川、在板橋頭匯入揚溪源。因村南小河上原有木板橋,橋在村頭,小河名、村名遂緣於此。清嘉慶年間,木板橋被洪水沖毀,改建石拱橋,但“板橋頭”名延用至今。
際坑源發源於績溪縣中部最高峰仙人岩尖北麓霞潭附近,經際坑、岱上等村於際坑口匯入揚之河,全長約十公里。因此水在績溪古區劃之一、二、三都交界處的山谷中穿流,有都際分界之意,故稱際坑源。
王家源發源於績溪華陽鎮王家源村,流經王家村、石門裡、洪富村,於郎家溪匯入揚之河。
乳溪發源於績溪縣北十里大坑之凹,流經乳坑、麻鴨、十畝園,於上三里匯入揚之河。績溪因水而得名,據縣誌記載,“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併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故名績溪”。
翚溪發源於翚嶺仙嚴岩尖南麓,流經翚溪口、高遷進入績溪縣城區,於城區匯入揚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