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練江的結果 展開
- 廣東潮汕河流
- 新安江的支流
練江
新安江的支流
練江,又名徽溪、西溪,或練溪,為錢塘江上游幹流新安江主要支流之一,位於左岸,發源於黃山之東麓,由豐樂水,富資水、布射水、楊之水(練河)4條河於歙縣匯合后始稱練江,至浦口入新安江。為一扇狀水系,練江的主幹為楊之水(又名練水),先後納雙源河、臨溪河來水。以楊之水為正源,流經安徽省績溪縣、歙縣,匯入新安江,河長65公里,流域面積1576平方公里,佔新安江流域(安徽境內)面積的24.4%。
練江歙縣漁梁壩段
總流域面積1492平方公里,河道全長75公里(一說練江長65公里,流域面積1576平方公里。另說江道長66.5公里,流域面積919.96平方公里),其中本干僅6.65公里。亦有本干自臨溪起算之說,臨溪至浦口長50公里。
源頭雙嶺水穿流於峽谷之中,河床質為岩石,河段長10.8公里;揚之水上段績溪境,長36公里,河床質為岩石,上口寬50米,底寬45米,洪水深5米,枯水深0.3米;下段歙縣境,長18.6公里,河床質為砂,上口寬173米,底寬165米,洪水深8米,枯水深0.8米,比降1.23‰;練江本干6.65公里,河床中左岸多為岩石,右岸多為沙灘,上口寬146米,底寬63米,洪水深12.7米,枯水深0.5米。正源揚之水自績溪的叢山關至歙縣縣城,有皖贛鐵路、蕪屯公路時左、時右平行通過,績溪境就有大小公路橋8座,鐵路橋4座跨越河道。
練江歷史最大流量為漁梁站1969年7月5日6630立方米每秒,最小為1958年7月31日的1.12立方米每秒;歷史最高水位為漁梁站1969年7月5日的120.74米,最低為1958年7月30日的109.92米。多年平均流量39.2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2.36億立方米,年輸砂量39.2萬噸(漁梁水文站測),河床淤積砂卵石。
練江的源流有四:
豐樂河歙縣段
富資水(河),源出黃山黑門尖、上揚尖等山峰南麓,有豐、防二源。豐源出上揚尖,至小石門納白蛇溪,再經岩源、上豐至豐口與防源匯合;防源出黑門尖,至許村納前溪,至下蒲田納塔山水,至豐口與豐源匯合。流經富堨至沙溪,納白沙河,流至歙縣縣城附近與布射、揚之、豐樂等水匯合而稱為練江。河道長37.75公里,寬32—33米,坡降5.15‰,流域面積211.54平方公里,河床淤積砂、卵石。
布射水,源出黃山上揚尖東南麓,流經大谷運至雙河納跳嶺河水,再經歙縣黃村、宋村、岑山至縣城附近與揚之、富資、豐樂等水匯合而注入練江。河道長40.10公里,寬25—40米,坡降7.5‰,流域面積90.89平方公里,河床淤積砂、卵石。
楊之水(河)績溪縣城段
豐樂水庫
東風水庫,在績溪縣尚田鄉舒家莊,集水面積0.95平方公里,引水2.1平方公里,總庫容315萬立方米。大壩高28米,壩頂長86米,頂寬6米。大壩上游面為土方填築,干築塊石護坡;下游面干砌階梯石壩。壩左設溢洪道,開敞式寬頂堰。庫址位於揚之水支流際坑源頭,灌區在板橋河上游和徽水河上游支流兩岸,於分水嶺處開鑿長124米的隧洞,設轉動圓盤閘門控制的放水涵洞。
豐樂灌區包括西北低山丘陵區的寬緩盆地,延及休寧縣,灌區土地面積136平方公里。灌區工程主要有二壩,南北乾渠和二壩電站,是豐樂水庫的最大配套工程。設計總工程量160.75萬立方米土石方,總投資額605.73萬元,灌溉面積11.2萬畝。至1987年,共完成土石方102.38萬立方米,占設計總工程量的63.7%,完成投資金額473.64萬元,占核准總投資金額的78.19%,通水灌溉面積4.5萬畝,占設計灌溉面積的40.18%,已與條龍堨、雷堨、呂堨、鮑南堨連成灌溉網路。
績溪縣境內,至20世紀80年代,支流大源河上有889座,灌溉100畝以上的有:碓堨、洪家源堨、高圳、下高堨、石堨、中渡橋堨、鵝堨等。楊之水上有1619座。灌溉100畝以上的有:水電站堨、堨下堨、楊柳村堨、板橋堨、汪堨、東龍堨、翚堨等。
歙縣境內,主要有:
鮑南堨,位於岩寺鎮附近豐樂河上。東晉咸和二年(327),新安太守鮑宏倡建。初為木樁石壩,乾渠自岩寺鎮潛虯山下入口,流至路口分南、北兩支渠,北支渠經梅村至后村,南支渠經下路口、鮑屯、上市、大址村、向呆、迤北穿袞綉橋至黃屯(潭)出口。灌田3700畝。明朝以後屢廢屢修,灌田不到2000畝。建國后,將北支渠延伸至下市,南支渠延伸至七裡頭。1968年,興建岩寺電廠,將木樁石壩改為漿砌塊石壩,長100米,高1.5米,升高水位0.5米。灌田面積增至4500畝。
呂堨,位於西溪南附近豐樂河上。梁大通元年(527),新安內史呂文達倡建。分南、北兩渠,灌田4900畝,北達堨田,南及岩寺。清末南北兩渠灌田5000餘畝。歷代屢壞屢修十餘次。民國期間洪水毀石壩,群眾用炭簍裝河卵石堆砌成臨時性軟壩,因滲漏嚴重,灌田減至3700畝。1951年10月,投入民工2.9萬餘個勞動日,投資2.56萬元,完成土石方3097立方米,將軟壩改為木樁石壩,整修老渠並延伸支渠5公里,建涵洞15處,使灌溉面積增至5700餘畝。抗旱效能由20天不雨不旱提高到60天不雨不旱。隨後又修築6次,將渠道裁彎取直,築防洪牆一垛,防洪堤160米。現壩長120米,高1.2米。總乾渠長1.2公里,渠首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雨量充沛期1.5立方米/秒,乾旱期0.2—0.3立方米/秒。南北乾渠各1條總長10公里,支渠9條總長8公里,斗渠138條總長20公里,大小分水閘157個,泄水閘5個,小渡槽19座,防洪堤2條各長160米,防水牆一垛,生產橋30座。灌區內建有電灌站3座,灌溉面積7500畝。
慶豐堨,位於牌頭村附近揚之河上。明洪武元年(1368)洪慶仁創建。初為木樁壩,自高興渡頭引揚之水,經桂林大街、潭石,至黃荊渡復入揚之河,灌田2000餘畝,清咸豐同治年間堨壩傾圮,水圳壅塞。光緒二十年(1894),化了1500銀元未將堨壩修復。光緒二十六年冬,黃賓虹主持堨務,籌款續修,次年竣工,荒田全部墾複。民國期間,灌區流行血吸蟲病,人口銳減,設施失修。1965年8月動工修建,縣財政補助11.2萬元,社隊自籌2.27萬元,投工2500個,完成土石方1.63萬立方米。新修的慶豐堨為砂漿塊石結構,壩高1.3米,比原壩提高0.8米,壩長165.5米。乾渠自高興渡經桂林大街至小馬路長2.5公里,支渠三條,均由小馬路分流至黃荊渡,總長5.5公里,灌田3000畝。
富堨(聯村堨),位於富堨附近富資河上。隋義寧二年(618)沙溪凌姓家族建造。唐初凌姓在富堨村邊的富資河上創建隆堨,灌田500畝。宋元間汪姓遷入富堨后,由汪姓築堤,凌姓疏渠,渠道經富堨村後街至沙溪村,灌田600畝。1982年6月洪水,富堨毀壞,隆堨全毀,遂將隆堨灌區併入富堨,興修加固,疏浚延伸老渠,另闢新渠。富堨現為漿砌石壩,長150米,高2.4米,乾渠6公里,支渠3條,總長1.4公里,灌田1841田。
昌堨,位於琶村豐樂河上。宋代莘墟村吳大用、余希亮捐資興建。引豐樂河水經谷山、田干、里干、莘墟、下詫、光坼、田裡至余家山,灌田4000畝。清同治八年(1869)修復后,僅灌田2000畝。1973年改築混凝土硬殼壩,高1米、(比原壩提高0.3米)、長140米,乾渠長6公里,支渠19條總長12.5公里,斗渠41條總長14.4公里,灌田2800畝。
條龍堨(橋堨),位於琶村豐樂河上。明正德元年(1506)西溪南吳姓興築。由新橋口引豐樂水經石橋至雷堨,灌田1200畝。1953年重建,投資3.69萬元,為木石混合壩,長120米,高1.2米,乾渠長1公里,支渠2條總長4公里,斗渠45條總長50公里,灌田3000畝。
雷堨,位於西溪南豐樂河上。南宋祥興元年(1278)程遷率子8人興建,灌田1700餘畝。1967年重建為木樁石壩,長120米,高1.4米,乾渠長6公里,支渠7條總長11公里,斗渠12條總長8公里,灌田2200畝。
長湖堨,位於豐瑞裡布射河上,明初江村、豐瑞里、承獅三村合築,灌田800畝。現有乾渠3條總長6公里,支渠13條總長3公里,灌田842畝。
小姆堨,位於鄭村豐樂河上,南宋鄭紹興建,灌田200畝。現為條石壩,高3米,乾渠0.5公里,支渠17條總長12公里,斗渠39條總長6公里,灌田500畝。
惠化堨(七姓堨),位於富堨鄉徐村。宋代宋、汪、仰、路、王、趙、姚七姓合建。渠起沙溪,經徐村、宋村、仰村、新村至萬年橋頭。1969年7月5日洪水毀壩。1974年建電灌站一座。今豐水期欄河引水灌田;涸水期開機提灌,灌田700畝。
塞堨,位於富堨村富資河上。明代建,灌田430畝。1967年築為漿砌石壩,高2.8米,干支渠總長4.5公里,灌田500畝。
大姆堨,位於棠樾豐樂河支流上,清康熙年間鮑慶澤修建。現為條石壩,長40米,高3.5米,乾渠4公里,支渠2條各長1公里,斗渠4條各長1公里,電灌站1座,灌田600畝。
績溪縣境內主要有:臨漁航道,練江上游臨溪至歙縣漁梁稱臨漁航道,全程22.5公里,縣境內3公里。沙石河底,水流急,續航可達淳安、杭州。明弘治十二年(1499)重建漁梁壩后,河道漸淤砂石。清中葉上水抵臨溪,通10噸木船。民國初平水深2米,河寬30至100米,窄處,3至5米。航道上,有數道碓堨,堨下多淺灘,疏2至3米寬港道,三五人打幫通行一船。枯水期船帶木板,攔水入港道。上水背纖,通1.5噸木船,2至3天抵臨溪。下水可載3噸,半日到漁梁。民國24年(1935)后河砂淤積加劇,失於疏浚,只春夏間通小木船。湖臨航道,登源河下游湖裡至臨溪,水程10餘公里,通航至清末。民國迄建國初,小船通至輦顯,約6公里。華臨航道,揚之河下游華陽鎮楊柳村至臨溪,水程10餘公里,通航至民國初年。
歙縣境內,民國以前,練江(徽城—朱家村)通行木船8公里。此外,練江上游豐樂水可自縣城通航至西溪南,富資水可自縣城通航至富堨、豐口,揚之水可自縣城通航至績溪縣的臨溪高豐。豐樂、富資、揚之等河的木帆船航線,由於河道淤塞,均為公路、鐵路運輸所代替而停止。
上游績溪縣境,是練江上游,含中山、低山、丘陵區。主要山脊走向及盆谷延伸方向,大致呈南西或北東向。地貌單元多種多樣。河源地帶為中山區,主峰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分佈於東部的大障山、西部的大會山和中部的徽山。山谷幽深、蛇曲,有仁門峽谷、大障峽谷、逍遙峽谷、桐源峽谷、山雲峽谷、黃柏凹峽谷和翚溪峽谷等。往下游先為低山區,主峰海拔500米以上,最低海拔400米。分佈在中山的外延地帶。谷深一般為200至400米,有大源峽谷、王家源峽谷、揚溪源峽谷、龍叢源峽谷、兵坑源峽谷、戈溪源峽谷等。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多數為海拔300米左右。由砂岩、頁岩及中粗粒花崗岩組成。紅壤為主,多農業植被,旱園地遍布。部分丘頂呈龜背形或渾園形,坡度小,表層風化殼多處可見。在較高地帶,沖溝發育,流水旁蝕顯著,溪流兩側有少量沖積、洪積物堆積。盆谷,主要分佈在沿河地帶。經地殼運動而斷陷或下降地帶,成為流水彙集、流經之地。流水長期沖刷、侵蝕,地勢變低、拓寬,夾帶泥沙大量沉積而形成河漫灘,漸演變成階地或洪積扇,並不斷擴大,彼此連接,最後成山間盆谷。盆谷外緣多與低山或中山交接,較大盆地有華陽盆地、蘆昆常盆地、荊州盆地、伏嶺盆地、胡家盆地、板橋盆地和磡頭洪積扇、翚溪洪積扇、平銀洪積扇等;較大谷地有登源河谷地、金沙河谷地、孔靈谷地、龍溪河谷地等。
下游歙縣境內,地處皖南山區,境內雄峰挺拔,峻岭逶迤,丘陵起伏,溪谷縱橫,地貌多樣,有黃山山脈高聳於西北,天目—白際山脈屏障於東南,並以漸江、新安江谷地和練江谷地為兩大山系的接合部。主要地貌類型有:中山。有黃山、天目山、白際山三個中山地形區,分別分佈境內西北、東北、東南部與鄰縣交界地區,區內地表切割強烈,山坡陡削,岩石交錯,溝壑縱橫,山高谷深,山頂多呈尖形,谷底多呈V形。山體由花崗岩、流紋岩、安山岩、砂岩、千枚岩等岩石組成。低山,海拔高635—1000米,相對高300米以上。起伏度較大的低山,主要分佈中山外圍地區,山體陡峻,岩石組成與中山相同,起伏度較小的低山,主要分佈於山地向丘陵或盆地的過渡地帶,山體較小,坡度較和緩,岩石組成有花崗岩、淺變質岩、砂岩、石灰岩,總面積166.56平方公里。高丘陵,海拔高635米以下,相對高200—300米。主要分佈於低山外沿和盆地、谷地內側。由砂質千枚岩、千枚狀砂岩、碎屑岩類組成,丘頂呈鈍尖形,保持一定丘脊方向,一般坡度在30度左右。低丘陵,海拔高550米以下,相對高小於200米,主要分佈於山間盆地、谷地內側和底部,岩石組成以淺變質岩、石灰岩、紅色砂礫岩為主,呈東西向展布,丘頂平緩,剝蝕強烈,多呈渾圓狀,局部裸露,坡度小於20度。谷地,海拔高一般低於200米。多呈帶狀分佈,練江谷地有112.50平方公里,地處於江南古陸中的凹陷盆地,由侏羅系和白堊系地層組成堆積物的基底,河谷深切,底部常見基岩出露,河兩側為沖積砂礫和多期堆積物組成的多級階地。
上游績溪縣境內位於北緯30°附近,東距東海160餘公里,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多山,地勢較高。受地形影響,與同緯度平原地區相比,氣溫較低,降水較多,日照較少,風力較弱,且表現出垂直分異。春季氣溫回升快,雨日多;秋季氣溫下降快,雨日少。春、秋兩季短,實為冬、夏之過渡性季節。
下游主要在屬亞熱帶北緣山厚型季風濕潤氣候。春季,從3月16日至5月20日,歷期66天。季內,風向、氣溫多變,乍暖還寒,忽陰忽晴,是天氣變化最多的季節,這是南北冷暖氣流強烈搏鬥,時進時退,形成拉鋸局面的結果。據多年氣象資料分析,初春時,太平洋暖濕氣流即開始從南向北挺進,形成春暖花開時節,但北方冷空氣還在頻頻南下,常在春分、清明前後排擠暖空氣,形成“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低溫陰雨氣候。夏季從5月21日至9月25日,歷期128天。季內,溫度逐漸升高,暖濕氣流控制,梅雨顯著;進入盛夏后,天氣炎熱,大範圍降雨很少見,多偏南風和局部雷陣雨,高溫濕潤,是植物、農作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個別年份,暴雨集中,形成洪災,或者持續乾旱高溫,形成旱災。秋季從9月26日至11月20日,歷期56天。季內,溫度雖呈下降趨勢,但仍高於春溫1—2℃,大多屬秋高氣爽、多晴少雨天氣,氣溫相對穩定。平均雨量只佔全年雨量的14%,雨日只佔全年雨日的20%,有利於農作物的揚花結子和收穫。秋涼以後,因受太陽回歸影響,常有“九月重陽”和“十月小陽春”的返溫天氣;又因冷空氣開始南下,也有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的秋分寒天氣。冬季從11月21日至次年3月15日,歷期115天。季內,北方冷空氣南下,溫度急劇下降,歷年12月氣溫下降幅度為5.9℃。歷年季平均氣溫為5.6℃,零度以下的天數為12天。總趨勢是冷空氣占上鋒,氣候少雨寒冷,多西北偏北風,大雪奇寒和干風冷凍多出現在三九寒天。
績溪縣城,駐華陽鎮,清乾隆《績溪縣誌》載,華陽鎮“漢置,今邑皆其故也”,自置縣至今為縣治所在地。它位於縣境中南部,揚之河自東北向西南流貫全境;面積33平方公里。北部、東部為低山,西部、南部為丘陵,中為盆地。境內為績溪主要工業帶,有機械、鏈條、水泥、化肥、繅絲、織綢、建材、服裝、傢具、印刷、徽墨等縣、鎮企業774個。皖贛鐵路、蕪屯公路縱貫并行,縣鄉公路四面輻射,交通便利。為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縣城座落翚溪河、乳溪河注入揚之河之交匯處。宋乾隆五年,即南唐後主李煜六年(967),始建城垣。城池呈卵形,北枕五龍嶺,南俯隆()田,西跨觀山、馬山,東臨揚之河。中共績溪縣委會、縣人民政府、縣人大、縣政協駐北大街。鎮人民政府駐環城東路。
歙縣縣城,駐徽城鎮,位於縣中部,地處山水聚合之地。其東面倚山,北西南三面臨水,東部為古縣城,系山間小盆地;西部為古府城,以斗山、長青山(即烏聊山)與古縣城相隔。豐樂、富資、布射、揚之四水在此匯合而為練江,再東流注入新安江;問政山脈自此逶迤向東,與天目山脈相接。城址“山溪之險,天造地設”。徽城歷史悠久。據唐《元和郡縣誌》記載,東漢末年,烏聊山有毛甘故城。漢末至隋,未見有變更縣治駐地的記載。隋末義寧中汪華起兵保境,將郡治自休寧縣萬歲山遷此,並在毛甘城故址築郡城。
歙縣縣城
龍川胡氏宗祠
胡適故居
績溪小九華
瑤瑤岩
大鄣山
西干,揚之、布射、富資、豐樂四水匯於歙縣城西,直瀉如練,抵城南則平衍渟蓄,竟川含綠,是名西干。干,岸也,西干,河西之岸也。披雲峰、城陽山、紫陽山、龍井山岡巒回互,林木蔥籠。太平、紫陽二橋映帶左右,長堤垂柳綠繞城郭。城陽山為唐代許宣平隱居之處。紫陽山是宋代朱熹父子讀書講學之所。披雲峰以新安古剎著稱。唐至德二年(757)即建有僧院二十四處,貞元末建立披雲亭,之後築塔建寺,修亭疏路,代有興替,是古歙遊覽勝地。宋元以降,遊覽、詩會尤盛,題詠尤多,許承堯集成《西干志》七卷。現存民國建汪采白墓,民國修建披雲古道和披雲亭,宋建長慶寺塔,清建漸江墓。披雲亭兩層,又名瞭望亭,登亭俯視,滿目青山,練水如帶,大橋如虹,古城景色盡收眼底;極目遠眺,百里黃山群峰,巍峨崢嶸,隱隱可見。憑欄懷古,思緒悠然。
漁梁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