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黑麂的結果 展開
- 偶蹄目鹿科動物
- 偶蹄目鹿科動物
黑麂
偶蹄目鹿科動物
黑麂(學名:Muntiacus crinifrons),別稱烏金麂、蓬頭麂、紅頭麂、麂子、青麂,屬於鹿科、麂屬,是麂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體長100~110厘米,肩高60厘米左右,體重21~26千克。冬毛上體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尾較長,一般超過20厘米,
黑麂是中國的特產動物,沒有亞種分化,分佈範圍十分狹小,分佈於中國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東部的懷遠和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地區。棲息於海拔為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及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灌木叢。
黑麂為中國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瀕危等級列為易危。
黑麂
黑麂是麂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體長100~110厘米,耳長80~98毫米,尾長20~40毫米,後足長230~285毫米,顱全長132~147毫米。肩高60厘米左右,體重21~26千克。自吻端直至眶前區的面長為64~70毫米,一般短於顱全長的1/2。頭骨短小,吻部較窄,鼻骨長直(長44~46毫米),且其最寬處在前部。淚骨形態與林麝相反,呈長方形,即多數為長大於寬(長17~22毫米,寬16.5~18.5毫米),僅極少數是長寬相近。
黑麂冬毛上體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雄性具角,角柄較長,頭頂部和兩角之間有一簇長達5~7厘米的棕色冠毛。黑麂體被的粗硬脆性波形狀長毛易脫落,且幾乎呈一致的黑褐色(包括頭部、耳和四肢)。半成體毛色略淡,多為暗褐;胎兒及初生幼仔體具淺黃色圓形斑點。背面黑色,尾腹及尾側毛色純白,白尾十分醒目。眼后的額項部有簇狀鮮棕、淺褐或淡黃色的長毛,有時能把兩隻短角遮得看不出來“蓬頭麂”之名就是從此而來的。
黑麂
黑麂有遊走覓食的習性,在一定的範圍內來回覓食,直到吃飽為止。主要以草本植物的葉和嫩枝等為食,種類多達近百種,包括傘菌、三尖杉、矩圓葉鼠刺、杜鵑、南五味子、爬岩紅等。曾在它的胃內發現過一些碎肉塊,表明它能偶爾也吃動物性食物,這在鹿類動物中還是絕無僅有的。
黑麂
合肥野生動物園2013年的繁殖資料統計結果表明,圈養條件下育齡母麂平均每12個月產一胎,孕期240天左右,哺乳期2~3個月,少數母麂可產後發情,但極少有兩年三次產仔現象。圈養條件下黑麂多在9~11月交配,4~7月產仔。
中國:合肥野生動物園自1978年開始飼養和繁殖,1989年第一胎圈養條件下繁殖的黑麂出生,到2001年底累計繁殖黑麂51隻,繁殖種群正處迅速增長期。
黑麂
黑麂
1998年時,國家林業局中國重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為8800隻。
1978年全國的種群數量尚有7000~8500隻,2011年時則不到5000隻,皖南山區估計有2600~2700隻,總體呈逐年下降之勢。
1999~2000年浙江省專項調查結果為,全省黑麂資源量為3500~4000隻,九龍山自然保護區所在的遂昌縣黑麂數量為769隻
2000年,牯牛降保護區黑麂種群的理論數量為250隻,但實際數目上可能不足。
全球:20世紀80年代初期,估計中國有10000隻,1989年估計有5000~6000隻,越南種群大概為12000隻。保護現狀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易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202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為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及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灌木叢中,比其他麂類棲息的位置較高。
野生的黑麂有2個分佈中心,一個是在安徽南部,另一個在浙江西部,總數僅有5000~6000隻。已經在這2個中心區建立了清涼峰、古牛降、九龍山、鳳陽山等自然保護區。
加強幾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和建設,保護和改善黑麂的生活棲息環境;
進行黑麂的在中國的數量調查和資源評估,為進一步保護和拯救這一物種提供科學根據。
加強民間科普宣傳,提升民間珍稀動物保護意識。
加強對非法買賣黑麂行為的打擊力度。
1.
加強幾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和建設,保護和改善黑麂的生活棲息環境;
2.
進行黑麂的在中國的數量調查和資源評估,為進一步保護和拯救這一物種提供科學根據。
3.
加強民間科普宣傳,提升民間珍稀動物保護意識。
4.
加強對非法買賣黑麂行為的打擊力度。
分佈區面積縮小,種群數量也有所下降。
偷獵現象較嚴重。
棲息地破碎化引起的雌性介導的基因流量減少。
1.分佈區面積縮小,種群數量也有所下降。
2.偷獵現象較嚴重。
3.棲息地破碎化引起的雌性介導的基因流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