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屬

鹿科麂屬動物

麂屬(學名:Muntiacu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偶蹄目反芻亞目,鹿科,麂亞科的一屬,全世界有約13種,我國有9種。分佈於南亞及中國南部。其中,黑麂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中國特有種類。小型鹿類,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後伸展,角尖內彎,不分杈或僅分1小杈,角基部在臉上形成縱棱脊。

簡介


小型鹿類。只有雄性具有鹿角,生長於長的角柄之上,有一個主枝,通常有一個短的眉枝,角柄向前延伸為額骨上的突出地收斂著,淚骨有大型的四陷,雄性有門齒一樣的上大齒,其尖端向外翻轉,P4屬於原始類型(下后尖與下前尖彼此隔離開)。

形態特徵


麂屬
麂屬
小型鹿類,僅雄麂具短角,角干向後伸展,角尖內彎,不分杈或僅分1小杈,角基部在臉上形成縱棱脊;被毛短而細;四肢細長,蹄狹尖;有大的上犬齒彎曲呈獠牙狀,但較麝、獐的獠牙小;頭骨略呈三角形,淚窩顯著。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無膽囊。胃4室,反芻。牙齒32~34枚。腿細長,善奔跑。具角,角是雄麂的第二特徵,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脫落受腦下垂體和睾丸激素的影響。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麵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發達,支撐身體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變小。雌麂有2對乳頭。每胎產1~2仔。

生活習性


麂屬
麂屬
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典型的草食性動物,吃草、樹皮、嫩枝和幼樹苗。善游泳。

主要分類


中國有黑麂、赤麂小麂3種。
麂屬
麂屬
①赤麂,又名黃猄。為麂類中最大的1種,體長80~150厘米,肩高約55厘米;顏面部棱長;體背棕褐或暗褐色,胸部鮮棕,后腹毛色從淡黃到純白,腋部有白色塊斑,鼠鼷部、臀部、尾下為純白色。棲息於密林、草叢、山地丘陵,有時也進入居民點和農田周圍。白天活動。營單獨生活。性機警。以種子、嫩草、青草、樹枝等為食。春季交配。妊娠期半年左右。每胎1~2仔。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
②黑麂。為中國特有種類,是中國國家級保護動物。體型略小於赤麂,體長約120厘米,肩高約50厘米;耳短圓;側蹄較其他麂發達;體背毛色棕黑,眼周至額部有1束鮮棕色簇狀剛毛,前額、耳與兩頰間有呈V字形橙栗色暗紋,腰腹部和四肢暗黑色,臀周、尾下部和鼠鼷部純白色,邊緣深栗色。棲於地勢較高多岩石的密林和山坡灌叢中。以嫩枝、葉子、果實、蔬菜、豆類為食。主要在春季產仔,每胎1仔,幼仔約6~10個月性成熟。數量較少,僅見於中國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交界處。
③小麂。麂類中最小的1種,也是中國特有種類。叫聲如犬吠,故又稱吠鹿或犬麂。體長70~90厘米,肩高約40厘米;臉短,顏面棱也比赤麂短;體背毛色變異較大,呈黃褐、棕黑色,頸背中央有1條黑色條紋,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於赤麂和黑麂;淚窩深而圓。棲於地勢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叢。以嫩葉、幼芽、青草、果實、種子為食。全年繁殖,產後還可受孕,懷孕期約6~7個月,每胎1~2仔。分佈於中國江蘇、浙江、福建、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台灣。
3種麂中以黑麂數量最少,分佈區狹窄,已列為國際瀕危動物。

分佈範圍


麂屬動物原產於南亞,分佈於中國南部,斯里蘭卡,台灣,日本(房總半島和大島),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島嶼。還發現在較低的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和緬甸。
麂屬約有6種,分佈於東洋界各地。我國有3種,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和台灣,海南島等地。貴州有2種,即赤麂Muntiacus muntjak及小麂Muntiacus reevesi。

該屬物種


麂屬
麂屬
麂屬包括:
婆羅洲黃麂(Muntiacus atherodes)無危物種(LC)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易危物種(VU)
菲氏麂(Muntiacus feae)極危物種(CR)
貢山麂(Muntiacus gongshanensis)極危物種(CR)
蘇門答臘麂(Muntiacus montanus)數據缺乏(DD)
赤麂(Muntiacus muntjak)無危物種(LC)
朴氏麂(Muntiacus puhoatensis)瀕危物種(EN)
葉麂(Muntiacus putaoensis)數據缺乏(DD)
小麂(Muntiacus reevesi)無危物種(LC)
羅氏麂(Muntiacus rooseveltorum)數據缺乏(DD)
長山麂(Muntiacus truongsonensis)瀕危物種(EN)
印度紅麂(Muntiacus vaginalis)無危物種(LC)
越南大麂(Muntiacus vuquangensis)瀕危物種(EN)

遺傳變異


麂屬動物(Muntiacus)的細胞遺傳學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門課題,赤麂2n=6♀,7♂,是哺乳動物中已知染色體數目最少的種類。鹿屬的不同種間染色體數目差異很大,其變異幅度遠遠超過哺乳動物中其他的屬。不同的種具有不同的核型特徵,其演化過程很有規律。在80年代後期,通過核型多態的研究又發現了一個新種一一貢山麂(M. gongshanensis)(施立明,馬彩霞1988),去年以來,又有證據表明在越南、寮國邊境地區又發現了兩個新種這在大型哺乳動物中是絕無僅有的。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