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術語

簡介


● 英文名稱:Toxin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因辨證

古籍摘選


● 毒者,邪氣蘊蓄不解之謂。(《金匱要略心典•卷上•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

名詞解釋


● 導致機體陰陽平衡嚴重失調,對機體產生較大不利影響的病理因素。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毒邪,簡稱“毒”,泛指一切強烈、嚴重損害機體結構和功能的致病因素。凡惡物皆可稱毒。

毒邪的形成

● 外來之毒。來源於自然界,多為天時不正之氣所感,或起居接觸,或外傷感染等侵入人體所致。其形成與時令、氣候、環境有關,具有外感性特點。如疫毒、熱毒、寒毒、濕毒,以及梅毒、蠱毒、瘴毒等。
● 內生之毒。由飲食失宜、七情內傷、痰飲瘀血、治療不當等原因引發,臟腑功能失調,毒邪鬱積所致。如食毒、葯毒、瘤毒、瘡毒、伏毒、瘀毒、痰毒、胎毒等。

毒邪的致病特點

● 不同的毒邪致病特點不同,其共性可概括如下。
● 毒性暴戾,損臟傷形。
● ● 毒邪致病,多發病較急,傳變較快,擾及神明,病勢危重,可見壯熱惡寒、神昏譫語、煩躁、嘔吐、泄瀉、出血、紫癜、黃疸等症,甚至死亡。
● ● 毒邪致病,常損傷正氣,導致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生理功能異常和形態結構破壞;或傷及肌膚、筋骨、血脈等形體,導致瘡瘍癰腫,筋傷骨壞,血脈浸淫等。
● 致病廣泛,複雜多變。
● ● 毒邪致病,常兼挾其他病邪,侵犯部位廣泛,導致多種疾病發生。邪氣蘊結,形成毒邪后,又作為新的病因,使病情更加複雜多變。
● ● 如毒易化熱化火,傷陰敗血,多見高熱,汗出,口渴,舌干,便秘等症;灼傷脈絡,迫血妄行,可致出血;熱盛肉腐,則為瘡瘍癰腫。
● 頑固難愈,癥狀穢濁。
● ● 毒邪蘊積,易成痼疾,反覆發作,病程較長;遷延日久,則病多纏綿,難以治癒。
● ● 如瘤毒致病,結為癥積,形成痼疾。毒邪致病,鬱積日久,可見皮膚、黏膜等的黏液、糜爛、潰瘍等穢濁不清的表現。
● 傳染流行,病狀特異。
● ● 某些毒邪致病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尤其在氣候變化異常或環境惡劣的條件下,易於流行。一毒一病,如疫毒、疹毒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 [3]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