碻磝

漢語詞語

碻磝,拼音qiāo áo,是指一作敲囂。

詳細釋義


碻 : què 同“確”。
磝 : áo, 磝 qiāo 古同“磽”,堅石。 

詞語解釋


(1).多石不平貌。
宋 黃簡 《犁春操為謝耕道作》:“水淫兮石嚙,田碻磝兮一跬九折。”
(2).古津渡、城名。故址在今山東茌平西南古黃河南岸,城在津東。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又東北逕碻磝城西。
《述征記》曰:‘ 碻磝,津名也。自 黃河泛舟而渡者,皆為津也。’”
《魏書·高祖孝文帝紀下》:“戊辰,行幸碻磝 。”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九年》:“會謝玄遣龍驤將軍劉牢之等據碻磝 。” 胡三省 註:“ 碻磝城,濟北郡治所,沿 河要地也。”
清·褚人穫 《堅瓠餘集·宋書異同》:“ 蕭斌將斬王玄謨 ……以沉慶之諫,忽傳呼停刑,令守 碻磝 。”

引申資料


碻磝,本意為多石不平貌。作為地名,其故址在今聊城茌平縣高垣牆村。碻磝城位於濟水南岸,即後來的黃河南岸,是河上要津,史稱碻磝津。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北魏設置濟州於碻磝。濟州的設置與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形勢密切相關。碻磝城作為大河重鎮,是南北雙方保衛疆土、擴充地盤的往來關隘,軍事要津,歷來是軍家必爭之地。
早在東晉時期,晉的左將軍向彌留戍碻磝,便威脅著北魏的側背,使北魏不敢妄為。公元422年魏宋之戰,魏發兵南渡濟水,攻佔領碻磝,屯軍於此,泰山、高平、金鄉、青州等濟東地方皆降於魏(《資治通鑒》“宋紀”)。魏從此佔領碻磝。北魏泰常八年(423年),魏立濟州治於碻磝,領五郡十五縣(見《魏書地形志》)。因為碻磝位於濟水岸邊,故稱濟州,這是濟州一名的來歷。著名的唐代詩人王維就曾被貶到濟州做司倉參軍。《新唐書》記載:王維“開元初,擢進士,調大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庫參軍。”這裡的濟州就在聊城的茌平。
公元952年(後周廣順二年),移濟州於巨野縣城,並轄鄆城、任城、金鄉為屬縣。(公元518年即北魏神龜元年,置任城郡,巨野縣一度屬任城郡),《水滸傳》中提到的濟州這時就在巨野。
1150年(金天德二年),黃河泛濫,淹沒巨野,濟州又遷到任城。其間,數次來回遷移。1271年(元至元八年),升州為濟寧府,這是濟寧這一名稱的由來,是由州升府改的名,如升鄒縣為鄒城市,升鞏縣為鞏義市一樣,多加了一個字。不過,這時的濟寧府是在巨野。次年,移府治於任城。可見巨野也曾叫過一段時間濟寧。現在說到濟寧一名的由來,多認為因巨野一代曾被河水淹沒,而任城“地勢高亢,關津險阻”,“可保安寧”,故名濟寧。可見這是後人的臆測強解。從濟州一名出現以來,從茌平漂移到巨野,從巨野漂移到濟寧,地名遷移於三地。如果不加詳審,認為王維曾在濟寧或巨野任職,豈不有失嚴謹,與歷史不符?這種地名轉移的現象在歷史地理中稱作地名漂移理論。地名漂移是指地名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特別是一些歷史地名往往有較大的遷移。
在歷史研究、學術探討中會經常遇到地名漂移現象,如果不清楚同一地名不同歷史時期所指的區域,就會牽強附會,攀附名人,甚至捕風捉影,胡編亂造,留人笑柄。目前,許多歷史文化遺跡之爭也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