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上村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大場鎮坊上村

坊上村位於山東省膠南市朱李路北0.5公里、鎮駐地東北0.5公里處,東臨吉利河,西靠“黃金”水道,南與鳳墩村相接,北與雹泉廟村交界。村域東西長0.4公里,南北長1.5公里,面積0.6平方公里。全村現有耕地375畝,茶園45畝,林地面積160畝,並且建有大量白兔養殖基地。其中,林地佔用耕地50畝。坊上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一條“黃金”水道自北向南貫穿農田當中,農業生產條件可謂得天獨厚,對能業發展起到了中重要。

村情概況


坊上村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特產頗多。村東是遠近聞名的吉利河,河中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河水清澈透明,沒有污染,著名的中華絨毛蟹就出自這裡。此外,河中還有大量的黃鱔、泥鰍等經濟魚類。河灘貯存著大量的沙子,是建築用的上好材料。河岸上是幾十公里長的楊樹林,林中牛羊奔跑,河中鵝鴨嬉鬧,樹下遊人如織,樹上飛鳥歡叫。每到夏季,十里八鄉的人們都到這裡來下河游泳,上岸乘涼,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森林公園。

歷史沿革


據傳,清初,該村及其附近不少土地都是諸城“下門前”李姓大財主的,李家曾在此設帳坊[房]管理佃戶及收取地租,李家把在周圍的韓姓、閆姓、張姓、潘姓、石姓、程姓的佃戶遷來居住,漸成村落,因李家在此設立帳坊[房],故村名為坊上。現坊上村有115戶,人口351人,除韓、閆、張、程、石、潘外,尚有劉、於、趙、姜、尚等居民。
坊上村歷史上以農為主,解放前人多地少,多數人靠租種地主土地為生,因生產工具落後,技術缺乏,且自然條件惡劣,社會動亂等原因,造成村民生活十分困難。尤其是水患嚴重,每當洪水暴發年景,輕則造成莊稼被淹、內澇,糧食減產,重則沖毀房屋、樹木,給村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一直到建國初期,水患都在無情地肆虐著,1953年夏秋,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水席捲而來,衝倒村民房屋50多間,沖毀農田200多畝,村民財產損失無數。是年冬到翌年春,黨和政府領導人民興修水利,治理河流,構築了一條高標準大壩,從而根除了水患,農業生產得以迅速發展。1970年糧食產量突破500斤,到1980年糧食畝產超過1000斤。與次同時,其它各業也發展迅速,以麻紡為代表的工副業項目異常紅火,1978年集體工副業收入達3萬元,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

改革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行各業有了長足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合理。種植業中,以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茶葉5項為主,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等;油料作物有花生;蔬菜作物主要有大白菜、蘿蔔、土豆等;水果有“金瓶”柿子等。全村有無公害蔬菜300畝,優質水果30畝,優質茶葉45畝;優質揚樹160畝;畜牧業方面,生豬年存欄800頭,蛋雞存欄700隻,牛存欄5頭,家兔存欄400隻。2005年銷售無公害蔬菜1500噸,優質“金瓶”柿子15噸;森林蓄積量約1000立方米;出欄肥豬1500頭,家兔900隻,肉食雞20000隻;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二三產業也成就顯著。2005年從事工業加工人員3戶,年創收入3萬元;木材販運人員4戶,年創收入20萬元;仔豬販運人員3戶,年創收入10萬元;在外打工人員60人,年獲收入50萬元。無公害蔬菜、畜牧業、速生豐產林和二三產業已成為該村四大經濟支柱產業。2005年實現社會經濟總收入286萬元,人均純收入5280元。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全面發展,村民生產和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全村擁有汽車5輛,農用機動車58輛,摩托車54輛;擁有彩色電視機84台,有54戶安裝了有線電視;有92戶安裝了電話;全村人均居住面積42米2。低收入家庭得到社會救助,五保老人受到集體供養,全體村民加入了新型合作醫療,老幹部享受養老保險。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該村升入大中專學生63名,外工作副廳級幹部1名,副處級幹部1名,副科級以上幹部5名,在校學生65名。在政治生活中,村民積極參加村民自治活動,村級重大事項舉行民主聽證,村民真正享受到當家作主的權利。隨著村民素質的普遍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該村村民正滿懷信心地努力工作,建設更高程度的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