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

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

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由原地球科學系、雲南省地理研究所以及雲南大學澄江動物群研究中心共同組成。下設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區域與資源規劃、地理信息科學4個系;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等4個本科專業;擁有氣象學1個博士學位授權、9個碩士學位授權。其中,氣象學是雲南省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96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3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9人。

學院簡介


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於1971年,現由大氣科學系、地球物理系、區域與資源規劃系、地理信息科學系、地質系、地球環境實驗教學中心、雲南省地理研究所、雲南大學地質研究所、雲南大學遙感地質研究中心等單位組成。

學院師資


在職教職工93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9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5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33人,二級教授5人,三級教授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勞動模範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才4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1人,雲南省教學名師1人,雲南省紅雲紅河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

科研建設


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論文發表在國際SCI期刊,出版專著5部,教材4部。科研成果曾獲得雲南省科技進步獎、雲南省自然科學獎、雲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多項;先後承擔過雲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項目1項,中央-地方共建項目3項。近三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項,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餘項,各類橫向科研項目總經費超過1千萬元。

辦學條件


雲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建有專門服務於本科教學的地球環境實驗教學中心,下設5個分實驗室:氣象觀測實習台、地球信息探測實驗室、地理學綜合實驗室、數字地球與遙感實驗室、數值模擬教學綜合實驗室。
學院高度重視校外實習,目前在昆明、玉溪、瑞麗、大理等地建有5個校外實習基地,並開設了地理學綜合實習課程。學院在著重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科研工作。近三年來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專著5部。科研成果多次獲國家和省級獎項。
學院實行低年級按學科培養,高年級分專業培養。

專業介紹


地質學
歷史沿革:本專業前身是雲南大學1923年建校之初就設有的礦冶系。后經五十年代院系調整,礦治系獨立成其他專業院校的相關專業,如現今的昆明理工大學、長沙礦業學院等。2008年為適應國家加強地質工作要求,地質學專業單獨恢復重建為地質學系。2009年正式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地質學專業本科生。
機構設置:已建成普通地質實驗室、礦物學實驗室、岩石學實驗室(含顯微鏡實驗室)、礦床學實驗室、構造地質學實驗室、古生物學與地史學實驗室等。下設遙感地質中心和地質研究所兩個研究部門。
培養目標:培養數理基礎紮實,掌握現代地質學和相關學科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具有堅實地質學基礎和較寬的知識面,富有創新和吃苦耐勞精神,科學人文素質良好,並初步具備研究、教學和管理能力,能在地礦、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環境、基礎工程、旅遊開發等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行政管理部門從事地質科學研究、教學及管理工作。
未來展望:針對辦學區域雲南地處“地質構造複雜、地層岩性類型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素有“天然地質實驗場”“有色金屬王國”所具有的區位優勢,我專業建設將通過長期持續加強數理基礎培養、重視野外實踐應用研究等不懈地努力,把雲南大學地質學專業辦成我國重要而富有特色的地質人才培養基地。歡迎廣大應屆生積極報考,也真誠歡迎有志從事地質學高等教育及研究的高層次專業人員加盟我專業學科建設。
修業年限:四年
1972年雲南大學在物理系設立氣象學專業,投入50萬元建立氣象實習台和NOAA衛星地面接收站。1974年,由於物理系專業和招生人數增多,同時,受國家地震局的委託,雲南大學決定將物理系氣象專業分出,新增地球物理專業籌建地球物理系,並由副校長楊桂宮教授負責籌建工作。 1975年7月,經上級批准,雲南大學地球物理系成立。本專業畢業生已經成為我國氣象部門,特別是西南地區氣象部門重要的技術骨幹力量。原國家氣象局副總工程師易仕明(1972-1975年)主持了氣象專業的創建,著名氣候學家譚冠日等曾任氣象專業老師。
本專業目前設有我國高校唯一的世界氣象組織大氣臭氧DOBSON地面觀測站,擁有VSAT衛星地面接收站、氣象觀測實習台、曙光天潮高性能計算機集群等設備。主要培養具備堅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進行大氣科學基礎應用、進行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的專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全球氣候變化與熱帶季風、紫外線輻射及其氣候環境效應、氣候診斷與旱澇預測、大氣環境與氣候變化。
近三年來應屆畢業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50%左右,就業率也連續三年達到100%。畢業生主要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業務及管理工作。
地球物理學專業
本專業下設數字化地震實驗室、地磁與地電、超聲模型、重力實驗室,配備了24道數字地震儀,寬頻數字地震儀、數字化高密度電法儀,超聲波探測儀,高性能計算機集群。主要培養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掌握地球物理學的基本理論,熟練使用計算機和英語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全球地震活動性與預測、地球內部物理、地球磁場變化、地球重力場、地震安全性評價、工程質量檢測、地震工程等。
我校地球物理專業是全國高校中繼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之後擁有該專業的院校,每年全國畢業生不足100人,其中相當一部分人考取研究生或出國深造,就業前景十分樂觀。畢業生主要在各省、市地震局、防震減災局以及水電、交通勘測設計院從事科研和業務工作。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及相應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地學科學素養及初步的研究、教學和資源開發、規劃管理的基本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畢業生可到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部門、各類資源管理機構、環境保護部門等,以及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非政府組織從事科研、教學、規劃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學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研究、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可到城建、國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統計、政府、軍事、商貿、國有大中型企業、計算機公司、信息中心以及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與地理信息有關的若干領域從事管理、應用、教學、研究與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