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座
北天星座之一
英仙座Perseus(Per)是著名的北天星座之一,每年11月7日子夜英仙座的中心經過上中天。在地球南緯31度以北居住的人們可看到完整的英仙座。英仙座位於仙后座、仙女座的東面。每年秋天的夜晚,觀察者可在北天找到易見的仙后座,或者找到位於飛馬星座大四方形東北方的仙女座,然後沿著銀河巡視,很容易找到由幾顆二到三等的星排列成一個彎弓形或“人”字形的英仙座。英仙座面積為615平方度,居第二十四位。緯度變化位於+90°和−35°之間可全見,最佳觀測月份為12月。
英仙座
從星圖上看,英仙座最顯著的標誌就是由η星開始,經過γ、α、δ、ε星,一直到ξ和ζ星所畫的這條大弧線,人們稱它是“珀耳修斯之弓”。中國叫"天船"
英仙座
延長英仙座大弧線頂端的γ和η星到一倍遠的地方,仔細觀察,這裡有一塊模糊的光斑。其實,這是兩個疏散星團,由於它們離得很近,就像雙星一樣,形成了一個雙重星團。
M34疏散星團,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用雙筒鏡或小型望遠鏡可見,大小和滿月差不多,星團中最亮的恆星為7等。NGC869和NGC884(英仙座η和χ雙重星團)位於英仙座中,是兩個疏散星團,肉眼可見,用雙筒鏡或小型望遠鏡能看得很清楚,兩者均和滿月差不多大小。
其實,叫它魔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亮度會變,忽明忽暗,簡直就象是一顆神秘莫測的魔眼。大陵五的亮度變化非常有規律,每隔2天20小時49分鐘,它的亮度就從2.3m到3.5m然後再到2.3m,變化一個周期。古代阿拉伯人把大陵五叫做“林中魔王”,可見,那時他們似乎就已經注意到它的變光現象了。
英仙座
這是一個行星狀星雲,也稱為小啞鈴星雲。它位於NGC 869和NGC884雙星團西南8度地方,是梅西耶天體列表中僅有的4個行星狀星雲之一。他的視直徑大約65角秒,視星等10.1等,必須使用3英寸(8厘米)的望遠鏡,放大120倍才能看清它。
也稱為加州星雲,這是一個發射星雲,在1884-85年間被美國天文學家巴納德發現,是天文攝影的一個好目標。由於表面的亮度很低,所以不適合以裸眼進行目視觀測。
是一個恆星誕生場所的反射星雲。
這是一個透鏡狀星系。使用4英寸(10厘米)或更大的望遠鏡可見。
英仙座
英仙座
英仙座
英仙座
第一位對英仙座流星雨進行計數統計的是Eduard Heis (Münster),他在1839年統計每小時英仙座流星數量達 160 顆,自此之後,Heis與全球其它觀測者每年都做類似的計數,至1858年止,歷年來平均每小時出現數量為 37~88 顆,有趣的是,1861年突然激增至78~102,1863年更提高至109~215,到1864年數量仍高於平常。根據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計算1864~1866年英仙座流星雨軌道的結果發現,英仙座流星雨極有可能和一顆周期120年的 Swift-Tuttle彗星(1862 III)有關,因為每當這顆彗星接近近日點后,流星數量便有激增的現象。109/P Swift-Tuttle彗星最初是由Lewis Swift 與HoraceTuttle分別於1862年七月發現的,當時它是一顆7.5等的彗星,九月初時升高至二等,彗尾長 25~ 30 度(北斗七星的六倍長),相當壯觀!這也是人類首度發現流星雨和彗星之間的關聯。
英仙座
1973 年,Brian G. Marsden 預測 Swift-Tuttle 彗星將在 1981 年九月 16.9 日到達近日點(+/-1.0 年),這個消息立即吸引了大批的觀測者加入英仙座流星雨的監測行列。這項預測果然沒有讓人失望,英仙座流星雨從 1966~1975 年間的平均每小時 65 顆躍增至 1976~1983 年的 90 顆,1983 年時最高甚至達到 187 顆過,雖然這次流星觀測者算是大飽眼福,但彗星觀測者卻始終沒有看到這顆神秘的 Swift-Tuttle 彗星。
在 1983 年的高峰之後,英仙座流星雨又開始走下坡,1984 年的極大期剛好在滿月後一天,但荷蘭流星協會仍然記錄到最高每小時 60 顆。1985 年,雖然沒有月光的干擾,但數量已降至每小時 40~60 顆,1986 年的情況也差不多。
1990 年代初,Marsden 公布了新的預測,如果 P/Swift-Tuttle 彗星與 1737 年 Kegler 所觀測的是同一顆彗星,那麼它將在 1992 年十二月再度通過近日點,隨後,Swift-Tuttle 彗星在 1992 年二月被發現,但英仙座流星雨則到 1993 年才在歐洲出現極大,當時全球觀測者蜂擁至中歐觀測這次流星雨,果然不負眾望地出現每小時 200~500 顆的驚人數量,這股高潮一直持續到 1994 年。
在最近三、四十年間的觀測中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英仙座流星的亮度似乎在極大前比較亮,1953 年,A. Hruska (捷克) 發現在八月八日至十二日間出現的英仙座流星平均亮度約 2.5 等,但八月十二、十三日降到 2.8 等,十四、十五日更降到 3.4 等,1956 年,Zdenek Ceplecha 也觀察到類似的光度降低現象:八月四至十日間平均亮度為 2.68 等,但八月十至十五日則降至 2.94 等,光度最高的時段反而發生在八月六、七兩日的 2.31等,十三、十四日為 3.18 等。雖然 Hruska 與 Ceplecha 的觀測結果似乎不盡相同,但從各方觀測報告來看,兩者的數據皆獲得支持。1983 年,另一支西班牙流星觀測組織對英仙座流星雨的光度作了詳盡的記錄,結果比較接近 Hruska 的數據,在八月一日至十三日間,流星的平均亮度從 1.75 逐日降至 2.04 等,之後在十四日降至 2.19等,十五日 2.52 等,十七日 2.77 等,十九日 2.92 等,二十日為 3.45 等。英國流星協會主席 Robert Mackenzie 認為英仙座流星光度分佈是受到流星體質量密度變化的影響。
1986 年,Paul Roggemans (比利時)在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十六日間共觀測了 1315 顆英仙座流星,平均光度為 3.10 等,其光度變化大約是逐日遞減 10%,但有兩個例外,一是八月五、六日與六、七日間,光度陡降至 3.54 等,第二個是在八月九、十與十、十一日間,光度降至 3.71 等,從這組資料來看,似乎又較接近 Ceplecha 的說法。
不論如何,從上述這些光度記錄可知,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體分佈並不均勻。
另一項從最近三、四十年統計出來的結果發現,英仙座流星出現尾跡的比率相當高,這也是英仙座流星雨在古代即受到注意的關鍵之一。Miroslav Plavec 研究了 1933~1947 年間 8,028 個英仙座流星,發現在 1933 年有尾跡的比率為 45%,1936 年為 60%,1945 年 35%,1947 年則為 53.5%,從 1931~1985 年間將近六萬顆流星記錄來看,有尾跡的比例則為 45%。
自19世紀60 年代起,英仙座流星雨的軌道資料就一直比其它流星雨都要多且詳細,尤其在最近幾十年間,天文攝影與電波觀測興起,使得軌道要素的準確性更加提高。2009年8月12日會出現極大的英仙座流星雨,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已經來臨,地球從今年7月17日至8月24日穿越英仙座流星群的軌道。能看到多少顆流星與觀測者所在地的天空明暗度有很大關係,天空越暗能看到的流星就越多。因此,在城市市區想憑肉眼看流星雨,就要碰運氣了――由於燈光等原因,可能會偶爾看到特別亮的火流星。所以我建議公眾選擇地勢開闊、天空較暗的地方,於13日凌晨1點到4點間,面朝東北方向的天空觀看。
英仙座流星雨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有觀測記載的流星雨之一。我國古書曾記錄,公元38年該流星雨流量超過百顆。12世紀后,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不斷減小,到20世紀初一度降至每小時幾顆。正當天文學家認為該流星雨將要“壽終正寢”的時候,它卻在1920年突然爆發,流量達到每小時200顆以上。
英仙座流星雨是著名的七大流星雨之一,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這段時間出現,它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 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過,是最適合非專業流星觀測者的流星雨,地位列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彗星Swift-Tuttle是英仙座流星雨之母,1992年該彗星通過近日點前後,英仙座流星雨大放異彩,流星數目達到每小時400顆以上。
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斯威夫特-塔特爾(Swift-Tuttle)彗星,流星雨發生在每年7月17日至8月24日之間,期間往往有幾個高峰出現,高峰期的流星數量從每小時100顆到160顆不等。人們早在1862年就發現了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它繞太陽一圈需要130年。地球穿越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瓦解后殘留的碎石帶密集區,每小時有成百上千的彗星殘片襲擊地球,其中約百餘顆以流星的形式掠過大氣層而形成流星雨。由於這些流星從星空的英仙座方向飛來,因此被稱為“英仙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屬於高速流星群,流星速度高達平均每秒59公里,其中45%有尾跡。流星亮度一般在二等以上,和北斗七星相近,偶爾也會出現彩色的火流星,亮度直逼金星。由於明亮流星很多,即使在光害嚴重的城市地區也能看到不少流星。如果在理想的觀測地區,整個晚上甚至可能看見近千顆流星。
英仙座流星雨曾在1992年大爆發,峰值達到每小時400顆。此後的10幾年一直都沒有出現過極大峰值。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環日運行周期約為130年,隨著彗星逐漸遠離地球,其遺留軌道物質造成流星雨爆發的幾率也大大降低。
但是,專家認為2004年流星雨出現了反常爆發,峰值將比過去幾年大幅增加。芬蘭的天文學家埃斯克和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德恩通過計算,認為今年地球將通過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1862年回歸的軌跡,因此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強烈爆發。此次英仙座流星雨的最佳觀測點為歐洲東部、北非東部、俄羅斯中部、印度和中國西部。埃斯克表示:“根據我們的預想,峰值時每小時大約有數百顆流星出現,但亮度不會很強。”
2010年8月13日,在西班牙南部格拉薩萊馬觀測,位於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12日晚至13日凌晨光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