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鎮

貴州省鳳岡縣永和鎮

永和鎮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位於鳳岡縣東南面,距縣城27公里,東與思南縣楊家坳鄉、停子壩鄉交界,西與何壩鄉接壤,南與蜂岩鎮王寨鄉相嵌,北與石徑鄉毗鄰,全鎮緊靠美麗的六池河畔,所轄4個行政村,50個村民組,總人口15936人(2020年),總面積1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708.8畝。永和鎮屬季風氣候,適合稻穀、玉米等農作物的生長,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鎮。2004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050元,地方生產總值3676.3萬元,計生率為95.9%。全鎮基礎設施建設在黨委政府的協調努力下,已趨於完善。社會治安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1942年建永和鄉,1962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人口2.2萬。鳳(岡)土(潢)公路過鎮。轄永華、高橋、龍家溝、白沙壩、魚塘、勝利、董家山、沙溪、沙灘、場坪、城興、長壩、大池塘、龍漩溝、龍塘、后壩、雙山、田家寨、回龍角、游家溝、桐油壩、尋羊壩22個村委會和永和居委會。以農業為主,農產品有稻穀、玉米、小麥、大豆、烤煙、油菜子等。

基本概況


永和鎮位於鳳岡縣東南面,距縣城27公里,東與思南縣楊家坳鄉、停子壩鄉交界,西與何壩鄉接壤,南與蜂
岩鎮、王寨鄉相嵌,北與石徑鄉毗鄰,全鎮緊靠美麗的六池河畔,所轄4個行政村,50個村民組,總人口24516人,總面積1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708.8畝。永和鎮屬季風氣候,適合稻穀、玉米等農作物的生長,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鎮。2004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050元,地方生產總值3676.3萬元,計生率為95.9%。全鎮基礎設施建設在黨委政府的協調努力下,已趨於完善。社會治安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永和鎮坐落於鳳岡縣東南面,距縣城27公里,面積111.7平方公里,全鎮轄4個行政村,50個村民組,總人口2.543萬人,耕地面積為28708.8畝,人均耕地面積1.17畝,土壤多為黃壤土,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鎮。2004年永和鎮地方生產總值為3676.3萬元,財政收入2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52元。2004年糧食總產量達21600噸;支柱產業烤煙迅速發展狀大,2004年烤煙產量為150.4萬斤,實現產值709.2萬元,創稅141.8萬元;後續畜牧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2004年全鎮生豬存欄19197頭,出欄21965頭,完成畜牧稅費13萬元;以雙孢菇為主的特色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全鎮現有種植農戶400戶,種植面積400畝,預計實現利潤120萬元。

產業介紹


[旅遊資源] 六池河畔全長15公里,河面較寬,是九道拐庫區的主要蓄水地段,河畔水深而透明,加上兩岸有青山相依,綠樹相襯,是一個理想的棲息去處。
永和鎮雙山村母豬池因九道拐水庫蓄水而形成的自然孤島,便是具有較高的開發和旅遊價值,歡迎外來投資者加盟。

主要產業介紹


永和鎮在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下,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得到加快,全鎮經濟的持續增長主要依託於烤煙、生豬和雙苞菇“三大”產業的發展。烤煙是全鎮的支柱產業,2004年實現烤煙產量150多萬斤,產值709.2萬元,居全縣第二名;生豬產業為後續發展產業,2004年全鎮生豬存欄19197頭,出欄21965頭,發展50頭以上生豬養殖專業戶22戶,建立養殖示範小區4個;雙苞菇為該鎮的特色產業,2004年由於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全鎮雙苞菇糟到了大面積的損失,但是,該鎮已經積累了雙苞菇種植的技術經驗,為特色產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關鍵一步。

旅遊資源


雙山村母豬池
永和鎮雙山村母豬池因九道拐水庫蓄水而形成的自然孤島,具有較高的開發和旅遊價值。

民俗文化


“關岩高台舞獅”是真正民間傳承下來的地方戲,演員來自老百姓,多次參加全縣重要節慶活動,曾選派到遵義市參加演出,技藝高超,演出驚險。演到驚險處,觀眾無不為之閉氣驚嘆,每場演出都會迎來雷鳴般掌聲。全鎮三村一社區均組建秧歌表演隊,每逢節慶日或農閑都自發組織上街表演,成為永和一道亮麗的風景。

人口


2021年6月21日,鳳岡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永和鎮人口數為159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