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光
冬日之光
《冬日之光》是由英格瑪·伯格曼執導的81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英格里德·圖林、馬克斯·馮·西多等主演,於1963年2月11日在瑞典上映。
該片是英格瑪·伯格曼“沉默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了艾利克森牧師在瑞典一小鎮宣揚基督的愛,認為愛是上帝存在的證明,但圍繞著他身邊發生的事卻瀰漫著世界末日的氣息,他與人全無溝通。
在瑞典十一月的一個禮拜日,確切地說僅是兩個教堂的儀式中間的幾個小時里。講道壇,是牧師托馬斯辛勞一生的地方,他現在仍站在這裡,嚴肅冷漠地主持著儀式。令人窒息的冷漠源於他正處於他生命的煉獄:身體上是嚴重的發熱感冒,感情上行將就木,信仰上一切都不真實,對自己的神職也失掉了信心。漁夫來訪,他內心帶著因害怕戰爭而不能化解的恐懼。結束生命,已成為漁夫並非一時衝動的決定。面對生命的結束與延續這樣沉重的問題,牧師能在不知道在他面前應該說什麼,蒼白的語言增強了信徒的不信任,同樣更折磨著牧師。托瑪斯冷酷,孤僻,卻盡責善良,漁夫自殺了。
托馬斯因妻子的死已經遠離了一切人類關係。他逃避著愛他的瑪塔,並冷酷地向她發泄,而後卻又發現沒有她,他的世界更可怕,一切回歸原樣,這時,他又對她發出了邀請。
冬日之光
角色 | 演員 |
托馬斯 | 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 |
瑪塔 | 英格里德·圖林 |
喬納斯 | 馬克斯·馮·西多 |
卡林 | 岡內爾·林德布洛姆 |
阿爾戈 | 艾倫·埃德渥 |
克努特 | Kolbjörn Knudsen |
弗雷德里克 | Olof Thunberg |
瑪格達琳娜 | Elsa Ebbesen |
年輕男子 | Lars-Olof Andersson |
約翰 | Eddie Axberg |
Johan Åkerblom | Tor Borong |
Parish Constable | Lars-Owe Carlberg |
Persson's daughter | Ingmari Hjort |
Persson's son | Stefan Larsson |
Young boy | Christer Öhman |
Gentleman with Horse | Johan Olafs |
Hanna Appelblad, | Bertha Sånnell |
Persson's son | Stefan Larsson |
製作人 | Allan Ekelund |
導演 | 英格瑪·伯格曼 |
副導演(助理) | Lenn Hjortzberg |
編劇 | 英格瑪·伯格曼 |
攝影 | 斯文·尼科維斯特 |
配樂 | Evald Andersson |
剪輯 | Ulla Ryghe |
藝術指導 | P.A. Lundgren |
服裝設計 | Mago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冬日之光 | 托馬斯 演員 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 牧師。講道壇是他辛勞一生的地方,他站在這裡,嚴肅冷漠地主持著儀式。令人窒息的冷漠源於他正處於他生命的煉獄:身體上是嚴重的發熱感冒,感情上行將就木,信仰上一切都不真實,對自己的神職也失掉了信心。 |
冬日之光 | 瑪塔 演員 英格里德·圖林 愛著托馬斯的女人,代課老師。托馬斯逃避著她的愛,並冷酷地向她發泄,而後卻又發現沒有她,自己的世界更可怕,一切回歸原樣,又對她發出了邀請。 |
冬日之光 | 喬納斯 演員 馬克斯·馮·西多 漁夫。他內心帶著因害怕戰爭而不能化解的恐懼。結束生命,已成為他並非一時衝動的決定。面對他,托瑪斯冷酷,孤僻,卻盡責善良。但是最終,他還是自殺了。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該片是英格瑪·伯格曼在和一個信徒自殺的牧師談話后寫成的。1962年該片在瑞典拍攝。同時維爾戈特·斯耶曼的紀錄電影《英格瑪·伯格曼怎麼拍電影》 與該片同時拍攝,記錄了《冬日之光》製作過程,包括:布景搭建、排練、電影剪輯、和英格瑪·伯格曼及演員工作人員的幕後訪談、觀眾對這部影片的反響。
製作單位 | Svensk Filmindustri (SF)AB |
發行單位 | Tartan音像、Palisades Tartan(英國);Janus影業、HVE、Embassy家庭娛樂、Criterion Collection(美國);Kinowelt家庭娛樂、Arthaus音像(德國);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瑞典);Opening、Pagode影業(法國);Gutek影業(波蘭);Progrès影業(比利時);INDIEF、Audivisivi San Paolo、BIM / 01 Distribuzione(義大利);Filmipaja(芬蘭);Moskwood傳媒(荷蘭);Leopardo影業(葡萄牙)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瑞典 | 1963年2月11日 | 西德 | 1963年2月15日 |
美國 | 1963年4月5日 | 芬蘭 | 1963年4月12日 |
美國 | 1963年5月13日(紐約) | 荷蘭 | 1963年5月23日(阿姆斯特丹) |
比利時 | 1963年9月5日 | 葡萄牙 | 1964年3月13日 |
丹麥 | 1964年9月4日 | 法國 | 1965年4月30日 |
西班牙 | 1968年2月5日(巴塞羅那) | 西班牙 | 1968年3月15日(馬德里) |
波蘭 | 2007年2月16日(再映) | 葡萄牙 | 2015年6月28日(修復版、再映)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
劇照
影片的基調被嚴格地控制在這種以節奏來敘事的嚴謹精確的把握里。緩慢,若有所思,弱化戲劇性,大量的長鏡頭運用和特寫使用直指人的靈魂深處,攝影機的運動簡單,自由並盡量客觀,處於觀察者的位置,敘事過程依賴於演員自然樸素的表演,依賴演員的面部表情和對話講述整個故事。(《電影評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