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英格瑪·伯格曼的結果 展開

英格瑪·伯格曼

瑞典導演

英格瑪·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1918年7月14日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瑞典導演、編劇、製作人。

1944年,編寫個人第一個電影劇本《苦悶》 。1946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危機》。此後又接連執導了Skepp till India land (《開往印度的船》,1947)、Fingelse (《監獄》,又名《魔鬼的寵兒》,1949)、Tirst (《渴望》,1949)等片,《不良少女莫妮卡》則使他聞名全球。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50年,編導愛情片《夏日插曲》。1955年,自編自導的古裝片《夏夜的微笑》獲得第9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徠名。1957年,執導奇幻片《第七封印》,該片獲得第10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1960年,執導劇情片《處女泉》,該片獲得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1963年,執導劇情片《沉默》 。1969年,執導劇情片《安娜的情慾》 。1971年,英格瑪·伯格曼獲得第35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976年,憑藉執導的奇幻片《面對面》獲得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1978年,拍攝家庭片《秋天奏鳴曲》,該片獲得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最佳原創劇本提名。1982年,憑藉劇情片《芬妮與亞歷山大》獲得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1985年,為電視台編導劇情片《受祝福的人》 。1998年,獲得第51屆戛納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提名。2003年,執導劇情片《薩拉邦德》 。

2007年7月30日,在睡夢中於法羅島的家中安詳地過世,享壽89歲。

人物關係


早年經歷


英格瑪·伯格曼出生於一個路德會傳教士的家庭,在9歲的時候,他用一整套的錫兵玩具換得一個電池式魔燈式攝影機,他製作他自己的場景、木偶與燈光效果,並用木偶表演,他自己做旁白演出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的戲劇作品。
幼時英格瑪·伯格曼的父親經常用自行車帶著他去厄普蘭地區的鄉村教堂佈道。當他開始佈道后,英格瑪·伯格曼就沉浸在教堂內部的象徵世界之中,壁畫、木刻生動而通俗地描繪了聖經故事。
1937年,英格瑪·伯格曼進入了斯德哥爾摩大學攻讀文學和藝術史,他閱讀了大量莎士比亞和斯特林堡等戲劇作家的作品。同時,他經常出沒於學校的學生業餘劇團,編寫劇本,導演戲劇,飾演角色。

演藝經歷


英格瑪·伯格曼
英格瑪·伯格曼
1944年,英格瑪·伯格曼離開大學,在哈爾斯林堡城市劇院成為一名職業導演,劇院正處於藝術與經濟的雙重倒閉的邊緣。此後,他轉移到了歌德堡城市劇院。同年,編寫個人第一個電影劇本《苦悶》,該劇本抨擊了瑞典的學校教育制度對學生的粗暴、專制和殘酷壓迫。
1946年,自編自導個人第一部電影《危機》,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該片根據萊克·菲休的原著改編。同年,執導根據奧斯卡·勃拉森話劇改編的愛情片《雨中情》。
1947年,執導根據達格瑪爾·埃德克維斯特話劇改編的劇情片《開往印度的船》,該片由霍爾格·洛文納德勒、格特魯德·弗里德合作主演。
1948年,執導音樂片《黑暗中的音樂》,該片獲得第1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1948年,執導根據奧爾·朗斯堡短篇小說改編的劇情片《港口城市》,該片由本格特·艾克隆特主演。
1949年,執導由哈塞·埃克曼、斯蒂格·奧林合作主演的動作片《監獄》。同年,執導根據比爾吉特·騰格羅特小說改編的劇情片《渴望》,該片由埃娃·亨寧、比爾吉特·騰格羅特聯袂主演。此外,還擔任了喜劇片《歡樂》的編劇,該片由維克多·斯約斯特洛姆、厄蘭·約瑟夫森合作主演。
1950年,編導由阿爾夫·克捷林主演的愛情片《夏日插曲》。同年,執導由阿爾夫·克捷林、西格納·哈索、烏爾夫·帕爾姆聯袂主演的劇情片《不能在此發生》。
1952年,英格瑪·伯格曼開始了在馬爾莫城市劇院達6年的導演生涯。同年,執導喜劇片《女人們的期待》,該片由阿尼塔·勃約爾克、埃娃·達爾貝克聯合主演。
1953年,執導由哈里特·安德森主演的愛情片《不良少女莫妮卡》。1955年,自編自導由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厄拉·亞科布松聯合主演的古裝片《夏夜的微笑》,該片獲得第9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1957年,執導由馬克斯·馮·西多、本特·埃切羅特合作主演的奇幻片《第七封印》,該片獲得第1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評審團特別獎提名。同年,執導由維克多·斯約史特洛姆、畢比·安德森合作主演的劇情片《野草莓》,該片獲得第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1958年,執導由伊娃·達爾貝克、英格里德·圖林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生命的邊緣》,該片獲得第1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英格瑪·伯格曼憑藉該片獲得第11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同年,執導由馬克斯·馮·西多、英格里德·圖林合作主演的劇情片《魔術師》,該片獲得第2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評委會特別獎。
1960年,執導由馬克斯·馮·西多、布里姬塔·彼得森、岡內爾·林德布洛姆聯袂主演的劇情片《處女泉》,該片獲得第3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第3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1961年,執導由哈里特·安德森,馬克斯·馮·西多聯合主演的劇情片《猶在鏡中》,該片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1962年,執導由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馬克斯·馮·西多聯袂主演的劇情片《冬日之光》 。
1963年,執導由英格里德·圖林、岡內爾·林德布洛姆合作主演的劇情片《沉默》;同年,擔任瑞典國家劇院,斯德哥爾摩皇家戲劇院院長。1966年,英格瑪·伯格曼辭去皇家劇院院長之職,理由之一是想更多地投入到電影創作中來。1969年,執導由莉芙·厄爾曼、畢比·安德森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安娜的情慾》。
1971年,英格瑪·伯格曼獲得第35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同年,獲得第43屆奧斯卡金像獎埃爾文.G.撒爾伯格紀念獎。1973年,執導由麗芙·烏曼、英格里德·圖林、哈里特·安德森聯袂主演的劇情片《呼喊與細語》,該片獲得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6屆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英格瑪·伯格曼憑藉此片獲得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1975年,英格瑪·伯格曼因執導戲劇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976年,執導由麗芙·烏曼、厄蘭·約瑟夫森聯合主演的奇幻片《面對面》,他則因此憑藉該片獲得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1977年,執導反法西斯的驚悚片《蛇蛋》,該片由莉芙·厄爾曼、大衛·卡拉丁合作主演。1978年,執導由英格麗·褒曼、麗芙·烏爾曼合作主演的家庭片《秋天奏鳴曲》,該片描寫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母親與女兒之間的隔膜,以及她們之間又愛又恨的相互關係,獲得第5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1980年,執導由海因茨·本南特主演的劇情片《傀儡生命》,該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了皮特案發前的心裡變化,最終殺死妓女克拉夫特,隨後還奸了克拉夫特的屍體的故事。
1徠982年,英格瑪·伯格曼拍攝由貝蒂爾·加夫、裴妮拉·阿爾文合作主演的劇情片《芬妮與亞歷山大》,該片有60個有台詞的角色,1200多個群眾演員,是一部把喜劇、悲劇、滑稽劇和恐怖片熔於一爐的家庭紀事,獲得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第4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英格瑪·伯格曼憑藉此片獲得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最佳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1983年,自編自導劇情片《排練之後》,該片由厄蘭·約瑟夫森、英格里德·圖林合作主演。同年,執導紀念母親的紀錄片《卡琳的面孔》。
1984年,執導改編自莎士比亞戲劇的劇情片《李爾王》。1986年,自編自導劇情片《受祝福的人》。同年,執導改編自莎士比亞戲劇的劇情片《哈姆雷特》,該片講述了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因為叔叔篡位,從而替父報仇的故事。此外,還撰寫了自傳《魔燈》。
1997年,自編自導由伯傑·阿斯特、瑪麗·理查德森合作主演的劇情片《空虛和無法呼吸》;同年,獲得第50屆戛納電影節棕櫚大師獎。1998年,英格瑪·伯格曼獲得第51屆戛納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提名。
2003年,84歲的英格瑪·伯格曼為瑞典國家電視台執導劇情片《薩拉邦德》,該片由麗芙·烏爾曼、厄蘭·約瑟夫森合作主演,這是自《芬尼與亞歷山大》以後20多年來惟一一部在電影院里與觀眾見面的英格瑪·伯格曼電影,並在法國演員讓娜·莫羅的建議下,參加了昂熱首映電影節組織策劃的瑞典電影大師觀摩展。

個人生活


家庭情況

英格瑪·伯格曼的父親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誠的路德教徒,長期擔任牧師,後來成為瑞典國王的宮廷牧師。他的父親是相當保守的教區牧師,也是個嚴父,英格瑪·伯格曼因為像尿濕床這樣的過錯而被鎖在黑暗的衣櫥中。父親對伯格曼的管束嚴厲到臻於殘忍的程度,英格瑪·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籠罩著一種嚴峻、壓抑的氣氛。
英格瑪·伯格曼的母親是卡琳·艾葛伯隆,曾作過護士,一位上層階級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

婚姻情況

時間妻子子女
1971年11月11日 – 1995年5月20日伯爵英格莉·馮·羅森(鰥居)瑪莉亞·馮·羅森,作家,1959年出生
1959年 – 1969年凱比·拉雷特(鋼琴家)丹尼爾·伯格曼,電影導演,1962年出生
1951年 – 1959年Gun Grut(記者)Ingmar Bergman Jr,飛機機長,1951年出生
1945年7月22日 – 1950年Ellen Lundström(編舞家與電影)艾娃·伯格曼,電影導演,1945年出生
1943年3月25日 – 1945年愛絲·費雪(編舞家與舞者)妮娜·伯格曼,女演員,1943年出生

逝世情況

2006年10月,英格瑪·伯格曼動了臀部手術並且復原得很慢。2007年7月30日,在睡夢中於法羅島的家中安詳地過世,享壽89歲;8月18日,在法羅島私人喪禮中下葬。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3年《薩拉邦德》劇情片
1997年《空虛和無法呼吸》劇情片
1986年《哈姆雷特》劇情片
1986年《受祝福的人》劇情片
1984年《李爾王》劇情片
1984年《排練之後》劇情片
1984年《卡琳的面孔》紀錄片
1982年《芬妮與亞歷山大》劇情片
1980年《傀儡生命》劇情片
1978年《秋日奏鳴曲》家庭片
1977年《蛇蛋》驚悚片
1976年《面對面》奇幻片
1975年《魔笛》劇情片
1973年《婚姻生活》愛情片
1972年《哭泣與耳語》劇情片
1971年《接觸》劇情片
1970年《法羅群島檔案》紀錄片
1969年《儀式》劇情片
1968年《羞恥》戰爭片
1968年《狼之時刻》驚悚片
1967年《刺激》劇情片
1966年《假面》劇情片
1964年《這些女人》喜劇片
1963年《冬日之光》劇情片
1963年《沉默》劇情片
1961年《猶在鏡中》劇情片
1960年《魔鬼的眼睛》劇情片
1960年《處女泉》劇情片
1958年《魔術師》劇情片
1958年《生命的邊緣》劇情片
1957年《野草莓》劇情片
1957年《第七封印》奇幻片
1955年《夢》劇情片
1955年《夏夜的微笑》古裝片
1954年《戀愛課程》愛情片
1953年《不良少女莫妮卡》愛情片
1953年《小丑之夜》劇情片
1952年《女人的期待》喜劇片
1951年《夏日插曲》劇情片
1950年《歡樂》喜劇片
1950年《不該在此發生》劇情片
1949年《三個陌生的情人》愛情片
1949年《監獄》動作片
1948年《港口的呼喚》劇情片
1948年《黑暗中的音樂》音樂片
1947年《慾望島》劇情片
1946年《危機》劇情片
1946年《雨中情》愛情片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03年《薩拉邦德》電影
2000年《背信棄義》電影
1997年《空虛和無法呼吸》電影
1996年《私人談話》電影
1992年《善意的背叛》電影
1992年《星期天的孩子》電影
1991年《善意的背叛》電視劇
1984年《排練之後》電影
1984年《卡琳的面孔》電影
1982年《芬妮與亞力山大》電影
1980年《傀儡生命》電影
1978年《小夜曲》電影
1978年《秋日奏鳴曲》電影
1977年《噩兆》電影
1976年《面對面》電影
1975年《魔笛》電影
1973年《婚姻生活》電影
1972年《哭泣與耳語》電影
1969年《安娜的情慾》電影
1968年《狼之時刻》電影
1968年《羞恥》電影
1966年《假面》電影
1964年《這些女人》電影
1963年《沉默》電影
1963年《冬日之光》電影
1961年《穿過黑暗的玻璃》電影
1960年《魔鬼的眼睛》電影
1958年《面孔》電影
1957年《野草莓》電影
1957年《第七封印》電影
1955年《夢》電影
1955年《夏夜的微笑》電影
1954年《戀愛課程》電影
1953年《小丑之夜》電影
1953年《不良少女莫妮卡》電影
1952年《女人的期待》電影
1951年《夏日插曲》電影
1951年《離婚》電影
1950年《歡樂》電影
1949年《監獄》電影
1948年《港口的呼喚》電影
1948年《黑暗中的音樂》電影
1948年《Eva》電影
1947年《慾望島》電影
1947年《沒有臉蛋的女人》電影
1946年《危機》電影
1946年《雨中情》電影
1944年《折磨》電影

監製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81年《薩莉與自由》電影
1980年《傀儡生命》電影
1971年《接觸》電影
1966年《假面》電影
1960年《處女泉》電影

攝影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67年《刺激》電影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1984 第56屆 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芬妮與亞歷山大(獲獎)
▪ 1984 第56屆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芬妮與亞歷山大(提名)
▪ 1984 第56屆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芬妮與亞歷山大(提名)
▪ 1979 第51屆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秋天奏鳴曲(提名)
▪ 1977 第49屆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面對面(提名)
▪ 1974 第46屆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呼喊與細語(提名)
▪ 1974 第46屆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呼喊與細語(提名)
▪ 1974 第46屆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呼喊與細語(提名)
▪ 1971 第43屆 埃爾文.G.撒爾伯格紀念獎(獲獎)
▪ 1963 第35屆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猶在鏡中(提名)
▪ 1962 第34屆 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猶在鏡中(獲獎)
▪ 1961 第33屆 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處女泉(獲獎)
▪ 1960 第32屆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劇本 野草莓(提名)
戛納電影節
▪ 1998 第51屆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提名)
▪ 1997 第50屆 棕櫚大師獎(獲獎)
▪ 1973 第26屆 技術大獎 呼喊與細語(獲獎)
▪ 1960 第13屆 特別提及獎 處女泉(獲獎)
▪ 1960 第13屆 金棕櫚獎 處女泉(提名)
▪ 1958 第11屆 最佳導演獎 生命的邊緣(獲獎)
▪ 1958 第11屆 金棕櫚獎 生命的邊緣(提名)
▪ 1957 第10屆 金棕櫚獎 第七封印(提名)
▪ 1957 第10屆 評審團特別獎 第七封印(提名)
▪ 1956 第9屆 最佳詩意幽默獎 夏夜的微笑(獲獎)
威尼斯電影節
▪ 1986 第43屆 威尼斯電視獎 受祝福的人(獲獎)
▪ 1983 第40屆 費比西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獲獎)
▪ 1983 第40屆 金獅獎 芬妮與亞歷山大(提名)
▪ 1971 第35屆 終身成就金獅獎(獲獎)
▪ 1959 第24屆 評審團特別獎 魔術師(獲獎)
▪ 1959 第24屆 金獅獎 魔術師(提名)
▪ 1958 第23屆 義大利影評人獎-平行單元 野草莓(獲獎)
▪ 1948 第13屆 金獅獎 黑暗中的音樂(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1962 第12屆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猶在鏡中(獲獎)
▪ 1962 第12屆 金熊獎 猶在鏡中(提名)
▪ 1958 第8屆 金熊獎 野草莓(獲獎)
美國金球獎
▪ 1984 第41屆 電影類-最佳導演 芬妮與亞歷山大(提名)
歐洲電影獎
▪ 1988 第1屆 終生成就獎(獲獎)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1988 第41屆 終身成就獎(獲獎)
▪ 1984 第37屆 電影獎-最佳外語片 芬妮與亞歷山大(提名)
▪ 1976 第29屆 電視獎-最佳外國 節目魔笛(獲獎)
▪ 1960 第13屆 電影獎-最佳影片 魔術師(提名)
法國凱撒獎
▪ 2005 第30屆 凱撒獎-最佳歐盟電影 薩拉邦德(提名)
▪ 1984 第9屆 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芬妮與亞歷山大(獲獎)
▪ 1979 第4屆 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秋天奏鳴曲(提名)
▪ 1976 第1屆 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魔笛(提名)
義大利大衛獎
▪ 1986 第30屆 盧奇諾·維斯康蒂獎(獲獎)
▪ 1984 第28屆 大衛獎-最佳外國導演 芬妮與亞歷山大(獲獎)
▪ 1984 第28屆 大衛獎-最佳外國劇本 芬妮與亞歷山大(獲獎)
▪ 1984 第28屆 大衛獎-最佳外國電影 芬妮與亞歷山大(獲獎)
▪ 1974 第18屆 大衛獎-最佳外國導演 呼喊與細語(獲獎)
▪ 1967 第11屆 金獎盤(獲獎)
阿根廷影評家協會獎
▪ 2005 特別美洲兀鷹獎 夕陽舞曲(獲獎)
丹麥波迪電影獎
▪ 1979 最佳歐洲電影獎 秋光奏鳴曲(獲獎)
▪ 1974 最佳歐洲電影獎 哭泣與耳語(獲獎)
▪ 1959 最佳歐洲電影獎 野草莓(獲獎)
▪ 1957 最佳歐洲電影獎 夏夜微笑(獲獎)
波蘭Camerimage電影節
▪ 1998 終生最佳雙人組(導演-攝影師)特別獎(獲獎)
美國導演工會獎
▪ 1990 終身成就獎(獲獎)
▪ 1984 傑出導演成就獎 芬妮和亞歷山大(獲獎)
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
▪ 1984 最佳外語片獎 芬妮和亞歷山大(獲獎)
義大利吉馮尼電影節
▪ 1983 Nocciola d'Oro (獲獎)
瑞典金甲蟲獎
▪ 1993 最佳導演獎 善意的背叛(獲獎)
▪ 1983 最佳導演獎 芬妮和亞歷山大(獲獎)
▪ 1964 最佳導演獎 沉默(獲獎)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兔獎
▪ 1984 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芬妮和亞歷山大(獲獎)
▪ 1979 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秋光奏鳴曲(獲獎)
▪ 1974 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哭泣與耳語(獲獎)
▪ 1961 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第七封印(獲獎)
▪ 1960 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野草莓(獲獎)
芬蘭胡西獎獲
▪ 1975 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哭泣與耳語(獲獎)
堪薩斯市影評人協會獎
▪ 1974 最佳導演獎 哭泣與耳語(獲獎)
電影旬報賞
▪ 1963 最佳外語片獎 野草莓(獲獎)
▪ 1962 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處女之泉(獲獎)
▪ 1962 最佳外語片獎 處女之泉(獲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電影節
▪ 1959 最佳影片獎 野草莓(獲獎)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1978 最佳導演獎 秋光奏鳴曲(獲獎)
▪ 1973 最佳導演獎 哭泣與耳語(獲獎)
▪ 1959 特別褒揚獎(獲獎)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
▪ 1975 最佳劇本獎 婚姻場景(獲獎)
▪ 1975 特別獎 魔笛(獲獎)
▪ 1973 最佳劇本獎 哭泣與耳語(獲獎)
▪ 1971 最佳導演獎 激情(獲獎)
▪ 1969 最佳導演獎 羞恥、狼的時刻(獲獎)
▪ 1968 最佳導演獎 假面(獲獎)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1983 最佳導演獎 芬妮和亞歷山大(獲獎)
▪ 1974 最佳劇本獎 婚姻場景(獲獎)
▪ 1973 最佳導演獎 哭泣與耳語(獲獎)
▪ 1973 最佳劇本獎 哭泣與耳語(獲獎)
西班牙聖后迪獎
▪ 2006 特別獎 夕陽舞曲(獲獎)

人物評價


英格瑪·伯格曼的作品中隨處可見的奇異構思對很多導演產生了影響,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國“新浪潮”導演呂克·戈達爾和美國黑色幽默大師伍迪·艾倫(網易新聞評)。
英格瑪·伯格曼以簡約的影像風格、沉鬱的理性精神和對生與死、靈與肉等一系列問題的探索,開創了很多藝術表現手法,比如運用複雜的電影語言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騰訊娛樂評)。
英格瑪·伯格曼生於瑞典小城布薩拉的一個宗教家庭,城中有大量的中世紀遺物和裝飾,這使得他日後許多作品都在致力於重現宗教壁畫那靜默神秘的畫面。宗教家庭的刻板及其與世俗生活之間的矛盾影響了伯格曼一生,濃重和沉鬱作為普遍的底色沉澱在伯格曼的影片中(新民網評)。
英格瑪·伯格曼大部分的電影取景都來自故鄉瑞典,陰冷而堅硬,是處理痛苦與瘋狂的絕佳背景。他的電影顯得晦澀難懂,充斥著哲學思辨、宗教譬喻和沉鬱的內心獨白。在一個信仰迷失、娛樂為王的時代,英格瑪·伯格曼作品如同瑪雅金字塔上的象形文字一樣,令眾多慕名讀解者備感挫折(搜狐娛樂評)。
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是對人生意義個性化的沉思,顯示了歐洲人對於人生哲學、生命意義探索的喜好,把哲學的命題作為影片的主題,這一直是伯格曼影片的標籤。因此,伯格曼的影片是電影中的哲學,將英格瑪·伯格曼稱為電影界的哲學家,也並不過分。英格瑪·伯格曼由於其獨特的生活背景和個人性格,使得他對生活本質意義的思考顯得敏銳、準確和細膩(南海網評)。
英格瑪·伯格曼所奠定的瑞典電影的理性精神和60年代瑞典新電影的寫實風格殊途同歸,並且極大影響了法國新浪潮電影。他大多數作品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都是在用攝影機窺視人的靈魂,他排除了戲劇衝突、故事敘事,以隱喻、象徵的手法探討現代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難和生命的孤獨痛苦。這一時期,英格瑪·伯格曼多採用室內心理劇的結構形式,在看似狹小的空間里展示人的內心無比廣闊的時空變幻(新浪娛樂評)。

人物爭議


英格瑪·伯格曼大事記
英格瑪·伯格曼大事記
1976年1月30日,英格瑪·伯格曼在斯德哥爾摩的皇家劇院排練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的《死亡之舞》的時候,被兩個便衣警察以逃漏所得稅的罪名將其如同一個普通刑事犯般地拘捕了,他終止一系列待完成的製作,關閉他的工作室,並且自我放逐至德國八年。3月23日,特別檢察官安德斯·努德納德勒取消了對英格瑪·伯格曼的告訴,並說這樣宣稱的“犯罪”並沒有法律基礎,就相當是“控告一個人偷了他自己的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