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靜灰球

大葉靜灰球

大葉靜灰球,馬勃目,靜灰球菌屬,灰包科植物大葉靜灰球的全草,主要河北、河南、山東、吉林、江蘇、廣東、陝西、甘肅、西藏、貴州等。

形態特徵


子實體大,陀螺形或近球形,直徑6-12cm。外包被淺青褐色至淺煙色,薄,粉粒狀,易脫落。內包被膜質,柔軟,淺綠灰色,有光澤,成熟後上部不規則開裂成大口。孢體淺煙色。不孕基部小,海綿狀,具彈性。孢子球形,褐色,光滑或具不明顯小疣,3.7-4.8μm。具無色透明小柄,長3-10μm。孢絲褐色,壁厚,多次分枝,主幹粗7-10μm,小枝頂端尖細。

生長環境


大葉靜灰球夏秋季生長於草地上。

分佈範圍


大葉靜灰球分佈於河北、河南、山東、吉林、江蘇、廣東、陝西、甘肅、西藏、貴州等。

主要價值


功 效:止血消腫 清肺利喉,有止血、解毒、清肺、消腫、利喉等作用。
主治:用治咽痛、咽干口燥。可治療咳嗽、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外傷出血。含亮氨酸、酪氨酸、尿素、麥角醇、類脂質、馬勃素及磷酸鈉等。
性味歸經:淡、咸,平。肝、肺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