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地區

北京市丰台區轄鄉

盧溝橋地區,隸屬於北京市丰台區。位於區境北部,與海淀區、西城區、石景山區三區接壤。與盧溝橋街道宛平城地區太平橋街道丰台街道管理交叉,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面積56.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2087人(2020年) 。轄20個行政村,辦事處(鄉政府)駐豐北路77號。

緊鄰北京西客站客運樞紐,主幹道有二、三、四、五環路;京廣、京哈、豐沙鐵路,京石高速公路過境。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西客站、北京世界風情園座落境內。

歷史沿革


1958年設盧溝橋公社,1964年更名中羅友好公社,1987年改盧溝橋鄉
1996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轄萬泉寺第一、萬泉寺第二、萬泉寺第三、萬泉寺第四、萬泉寺第五、萬泉寺第六、菜戶營第一、菜戶營第四、菜戶營第五、菜戶營第六、三路居第一、三路居第二、三路居第三、三路居第四、三路居第五、三路居第六、衛牆校、太平橋第三、太平橋第四、太平橋第五、太平橋第六、太平橋第七、太平橋第八、太平橋第九、東管頭第一、東管頭第二、東管頭第三、東管頭第四、東管頭第五、東管頭第六、東管頭第七、東管頭第八、東管頭第九、西局第一、西局第二、西局第三、西局第四、西局第五、西局第六、六里橋第一、六里橋第二、六里橋第三、六里橋第四、六里橋第五、六里橋第六、小井第一、小井第二、小井第三、小井第四、小井第五、小井第六、小井第七、小井第八、小井第九、小井第十、后泥窪、團瓢、七里庄、於莊子、碾子墳、岳各庄前街、岳各庄後街、靛廠第二、靛廠第三、靛廠第四、靛廠第五、鄭常庄第三、鄭常庄第四、鄭常庄第五、鄭常庄第七、鄭常庄第八、田各庄、雙樓第一、大屯第二、梅市口第三、西南墳第四、小屯第五、郭莊子第一、郭莊子第二、郭莊子第三、郭莊子第四、郭莊子第五、大瓦窯第一、大瓦窯第二、大瓦窯第三、大瓦窯第四、大瓦窯第五、大瓦窯第七、大瓦窯第八、小瓦窯第一、小瓦窯第二、張儀東、張儀西、東興庄、盧溝橋第一、盧溝橋第二、盧溝橋第三、盧溝橋第四、盧溝橋第五、盧溝橋第七、盧溝橋第八等101個行政村。
2002年末,面積53.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佔92.6%,有太平橋、北大地、五里店、青塔、宛平等9個居民小區;轄萬泉寺、菜戶營、三路居、馬連道、岳各庄、鄭常庄、周莊子、小瓦窯、六里橋、太平橋、東管頭、郭莊子、大瓦窯、張儀、盧溝橋、小井、靛廠、大井、小屯、西局、精圖21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豐北路77號。
2010年,盧溝橋鄉設立地區辦事處,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管理體制。 

人口數據


2021年6月18日,北京市丰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盧溝橋地區常住人口數為112087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盧溝橋鄉是丰台區5個行政鄉之一,位於北京城西南,距天安門直線距離僅8公里,與北京市海淀區、宣武區、石景山區三區接壤,與盧溝橋、宛平、太平橋、丰台鎮4個街道辦事處管理交叉,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

行政區劃


2015年轄1個社區,19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名稱
110106017001111金鵬天潤社區居委會
110106017200111太平橋村委會
110106017201111馬連道村委會
110106017202111菜戶營村委會
110106017204111萬泉寺村委會
110106017205111東管頭村委會
110106017206111小井村委會
110106017207111六里橋村委會
110106017208111西局村委會
110106017209111周莊子村委會
110106017210111岳各庄村委會
110106017211111靛廠村委會
110106017212111鄭常庄村委會
110106017213111大井村委會
110106017214111小屯村委會
110106017215111小瓦窯村委會
110106017216111張儀村村委會
110106017217111郭莊子村委會
110106017218111盧溝橋村委會
110106017219111大瓦窯村委會

經濟


圍繞鄉十六次黨代會確定的工作目標,全面實施“兩區兩帶”(以四環至五環路為中心的二產集中帶、以三環路為重點的高檔辦公、住宅及配套的服務帶)、“三個經濟板塊”(房地產、商貿物流、建材家居及汽車專營)的發展戰略,鄉屬納稅企業6568家,2006年完成經濟總收入48.7億元,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億元,稅前純收入完成8.5億元,上交國家稅收3.6億元,勞均和人均收入分別為15464元、8170元,經濟呈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

文化


盧溝橋歷史
盧溝橋
盧溝橋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全長266.5m,寬7.5m,有11個涵孔,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柱頭上均雕有石獅,形態各異,據記載原有627個,現存501個。石獅多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遺存。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盧溝曉月碑明朝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重修盧溝橋。清康熙年間永定河洪水,橋受損。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橋西頭立碑,記述重修盧溝橋事。橋東頭則立有乾隆題寫的盧溝曉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緒帝死後,葬於河北省易縣清西陵,須通過盧溝橋。由於橋面窄,只得將橋邊石欄拆除,添搭木橋,事後,又將石欄照原樣恢復。
1937年7月7日在盧溝橋發生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成為中國展開全國對日八年抗戰的起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在橋面加鋪柏油,並加寬了步道,同時對石獅碑亭作了修繕。1961年盧溝橋和附近的宛平縣城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1年為保護盧溝橋減少其運輸量而建立的盧溝新橋完工,但盧溝橋仍然繼續承擔交通運輸任務。1986年盧溝橋歷史文物修復委員會成立,目的在於恢復盧溝橋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後鋪設的柏油和1967年加寬的步道,恢復了古橋的原貌,同時將機動車的通行移至緊鄰的盧溝新橋與之後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