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勒尤
布依族勒尤
勒尤和勒浪,是布依族雙簧氣鳴樂器。它們形似嗩吶、無碗、上置蟲哨吹奏,音色明亮而甜美。可用於獨奏或為歌唱伴奏,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愛。流行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望謨、冊亨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羅甸等地。
2008年6月7日,布依族勒尤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貞豐布依族民間樂器勒尤,是布依族人民獨創的民間傳統樂器。勒尤原稱“勒悠”,由於這件樂器像嗩吶一樣吹奏,且又用蟬兒做蟲哨,發出蟬蟲悠悠的歌聲,所以,大家就叫它“勒悠”。後來,它又逐漸成了布依族後生談情說愛的媒介,因而也叫“勒尤”或“勒友”(勒尤:布依族語,即邀朋友)。勒尤在布依人民的生活中深深地紮下了根,一代一代地相傳下來。
勒尤和勒浪,在布依族世代相傳,與青年們的戀愛、婚姻有著密切聯繫,是青年小夥子用來向自己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情的樂器,也常常作為定婚的信物贈給女方。勒尤和勒浪常於夜間在野外吹奏,可以吹出各種情話,以樂曲代替語言。勒尤(或勒浪)調委婉如歌、悠揚動聽,除首尾稍有規律外,主要旋律常不受任何拘束地即興發揮,同一曲調,每次吹奏都會有很大變化。經過長期的流傳,每首樂曲都有具體的內容和一定的含意。有一首勒浪調的意思是說:溪邊泉水出岩腳,哥哥時常想著唱,金瓶打來哥不愛,單等情妹送給哥,銀壺打來哥不愛,情妹手捧甜心窩,一心等妹來捧水,哪知情妹哄哥哥。多麽甜潤的樂曲,多麽美好的含義,青年們聽了怎會不沉浸在幸福的愛情生活之中。據說,這種勒尤(或勒浪)調,有幾十曲之多。後來,隨著簡練而有寓意的歌詞逐漸產生,就發展成為獨具風采的布依情歌,演唱 時頗富特色,由於歌詞簡練,有些無詞的音調,還用模仿勒尤或勒浪的音響來表現,很為別緻。
布依族勒尤
流傳較廣的傳統樂曲有《我還沒有成家》、《想你呀,想你!》、《夜半三更喊妹醒》、《妹妹啊,你不要哄我!》、《吹起勒尤喊妹來》、《勾妹調》和《漂游調》等。
興義市、貞豐縣、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申報的《布依族勒尤》作為傳統音樂(民間音樂)類,順利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解《布依族勒尤》的發展情況來的。村民很是興奮,都為本民族獨創的樂器能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感到自豪。
布依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遠古時候,洪水滔天,淹沒了世上所有的人畜。只剩下一對兄妹,兄叫木育,妹叫木燕,他們是被父母裝在葫蘆里才倖免一死的。洪水退去后,兄妹二人相依為命,常因思念逝去的父母和鄉親而心情抑鬱。有一天,木育無聊中在火塘邊用火 筷子通穿了一根桐子木,正巧這時又由牆縫中傳來動聽的蟬鳴聲,他受到啟發,便在桐木杆 上開了幾個孔,想吹出蟬鳴來解除苦悶,可怎麼吹都不像。他打開牆壁,蟬已離去,只留下 一隻蟬殼,於是木育便把蟬殼裝在桐木上吹起來,居然發出蟬的優美歌聲,他盡情地抒發 思念之情。從此,布依族有了古老的民間樂器——勒尤。木育和木燕(有的史料稱瓦萊和 瓦媛),是布依族古代神話中的人物,是傳說中布依人的祖先。可見勒尤創製年代的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