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2008年安德魯·斯坦頓執導動畫電影
- THQ出名遊戲機器人總動員
- 機器人瓦力,同名網路文學作家
- 藍光碟
機器人總動員
美國2008年安德魯·斯坦頓執導動畫電影
影片徠《機器人總動員》是2008年一部由安德魯·斯坦頓編導的科幻動畫電影。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進行製作,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電影公司負責發行。安德魯·斯坦頓執導,本·貝爾特、艾麗莎·奈特和傑夫·格爾林等聯袂獻聲配音。影片於2008年6月27日在美國上映。
故事講述了地球上的清掃型機器人瓦力偶遇並愛上了機器人伊娃后,追隨她進入太空歷險的一系列故事。影片的全球票房累計超過5.3億美元,曾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角色 | 配音 | 備註 |
瓦力 | 本·伯特 | 電影主角,地球上最後一台垃圾機器人後,與伊娃相愛 |
伊娃 | 艾麗莎·奈特 | 電影主角,外太空植被探測器,后與瓦力相愛 |
弗雷德·維拉德 | 佛萊德·威拉特 | BnL公司前CEO |
船長 | 傑夫·格爾林 | 真理號船長 |
AUTO | MacInTalk | 真理號船載人工智慧駕駛 |
約翰 | 約翰·拉岑貝格 | ---- |
瑪麗 | 凱茜·納基麥 | ---- |
船上的電腦 | 西格妮·韋弗 | ---- |
Hoverchair Mother | 基姆·科普夫 | ---- |
Blond Boy in BnL Commercial | 蓋瑞特·帕爾默 | ---- |
Brown haired boy in BnL commercial | 凱·史密斯 | ---- |
管家機器人 | 泰迪·紐頓 | ---- |
波利 | 安格斯·麥克連 | 電焊工機器人,番外篇主角,因為瓦力而屢遭不幸 |
水池邊的母親 | 尼基·麥克爾羅伊 | ---- |
製作人 | 吉姆·莫里斯、約翰·拉塞特、林賽·柯林斯、托馬斯·波特、吉莉安·利貝特 |
導演 | 安德魯·斯坦頓 |
編劇 | 安德魯·斯坦頓、彼特·道格特、吉姆·里爾頓 |
配樂 | 托馬斯·紐曼 |
剪輯 | 斯特芬·斯查福 |
選角導演 | 娜塔利·里昂、凱文·雷厄 |
藝術指導 | 拉夫·埃格爾斯頓 |
視覺特效 | 愛德華·赫什、理查德·霍蘭德 |
中國內地配音版職員表 | |||
主要角色配音員 | |||
瓦力 | 王磊 | 伊娃 | 吳曉蕾 |
船長 | 李立宏 | ||
其他角色配音員 | |||
任亞明、吳凌雲、張雲明、張瑤函、鄧小鷗、韓晴 | |||
譯制職員 | |||
翻譯 | 高增志 | 導演 | 李平 |
錄音 | 魏曉罡 | 編輯 | 李英 |
角色介紹
瓦力
演員本·伯特
配音本·伯特
地球上的最後一個機器人,用於收集和壓縮地球上的垃圾。瓦力是一款太陽能機器人,雙眼之間裝有激光切割儀。當出現故障時,他會從其他報廢機器人身上獲取替換零件。當感知到危險時,他會將頭部和四肢收回軀體從而形成一個立方體。700年後,瓦力遇到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小麻煩,那就是開始具有自我意識,變得極其好奇並覺得有點孤獨,只好與他的寵物蟑螂哈爾相依為伴。瓦力每天都在勤勤懇懇的處理垃圾,並沿途發掘和收集人類物品。一次他通過音樂,了解到愛情和與情感交流的存在及表達方式。因此,他開始有了自己的夢想,就是找到這種感情互動的對象,並牽到她的手。外型設計基礎:望遠鏡+方形垃圾箱,害怕時可縮進四肢變為方塊外型特徵:臟髒的,混身是泥;土土的,沒見過世面;功能單一,構造落後和繁瑣,外型設計粗糙,代表老式機器人特色,只有一雙大眼睛,幫助他傳情達意個性特徵:純真、善良、執著、膽小。語言能力:很差,只會念自己名字和模仿。
夏娃
演員艾麗莎·奈特
配音艾麗莎·奈特
光滑而精巧的會飛行的探測機器人,她的任務是勘測地球上的植物,以確定是否適合人類生存。她的右臂上裝有掃描儀和可收回式電離槍,後者可以讓她應對一些小麻煩。伊芙一直無暇他顧專心工作,直到有一天,她邂逅了瓦力,兩個機器人在朝夕相處間萌生了情感。外型設計基礎:雞蛋外型特徵:白色 光滑 流線形 一體化設計,可以飛行,攻守兼備,最先進的探測機器人。伊芙表達感情主要通過一雙電子眼睛,嘲笑瓦力的時候眼睛會變成向下彎的月牙狀,哭的時候月牙則倒過來向上彎,無奈的時候變成直線型。喜歡捂嘴笑,具有外剛內柔的女性氣質個性特徵:機警、敏捷、膽大、做事乾淨利落功能:到地球上探測植物存在與否,一旦找到植物就會自動將植物收起來后發出信號,然後轉為“休克”狀態等待救援飛船來接語言能力:比瓦力強點,發音準確
船長
演員 傑夫·格爾林
配音 傑夫·格爾林
飛船上的唯一指揮官,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例行公事,反覆檢查飛船狀態。和瓦力一樣,他也希望擺脫這一成不變的乏味生活。得知探測機器人的新發現之後,他內心中作為船長的勇氣終於被喚醒,隨即帶領人類踏上了新征程。船長的卡通形象與其配音演員傑夫·格爾林如出一轍。
微生物清潔工
負責清理登上真理號飛船的外來污染物,當瓦力登上飛船時,M-O如臨大敵,因為瓦力是他見過的最骯髒的機器人。為了清除掉瓦力身上的垃圾殘留物,M-O緊追不捨,一場貓鼠遊戲也隨即上演。
真理號
演員 西格妮·韋弗
配音 西格妮·韋弗
真理號是供人類逃離地球后在太空居住的飛船,是完全由電腦控制的超級現代化生存空間。為飛船電腦配音的是西格妮·韋弗。
自動駕駛
真理號飛船的自動駕駛,已經駕駛飛船在太空中飛行了700年。AUTO向來是謹慎小心的機器人,冷靜、機械並看上去效忠船長。AUTO的程序中存在一些隱秘指令,所有船員都一無所知,它為執行這些指令會不惜任何代價。
曲目 | 專輯資料 | |
Put On Your Sunday Clothes (Michael Crawford & Company) | Desperate Eve | 原聲集封面 |
The Spaceship | Wall-E | |
Bubble Wrap | EVE | |
La Vie En Rose | Thrust | |
Eye Surgery | Worry Wait | |
Eve Retrieve | First Date | |
The Axiom | BNL | |
Foreign Contaminant | Repair Ward | |
72 Degrees and Sunny | Typing Bot | |
Septuacentennial | Gopher | |
Wall-E's Pod Adventure | Define Dancing | |
No Splashing No Diving | 2815 A.D. | |
All That Love's About | M-O | |
Directive A-113 | Mutiny! | |
Fixing Wall-E | Rogue Robots | |
March of the Gels | Tilt | |
The Holo-Detector | Hyperjump | |
It Only Takes a Moment(Michael Crawford) | Horizon 12.2 | 作曲者:托馬斯·紐曼 |
Down to Earth(Peter Gabriel) | Static | 發行日期:2008年06月24日 |
時間 | 獎項簡稱 | 獎項全稱 | 獲獎者 | 所獲獎項 | 結果 |
2009年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動畫長片 | 獲獎 |
安德魯·斯坦頓、吉姆·里爾頓 | 最佳原創劇本 | 提名 | |||
本·貝爾特 | 最佳音響效果 | ||||
本·貝爾特 | 最佳音效剪輯 | ||||
彼特·加布埃爾、托馬斯·紐曼 | 最佳原創歌曲 | ||||
托馬斯·紐曼 | 最佳原創配樂 | ||||
2009年 | 美國金球獎 | 第66屆美國金球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動畫片 | 獲獎 |
彼特·加布埃爾、托馬斯·紐曼 | 最佳原創歌曲 | ||||
2009年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2009年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動畫片 | 獲獎 |
本·貝爾特 | 最佳音效 | 提名 | |||
托馬斯·紐曼 | 最佳配音 | ||||
2009年 | 安妮獎 | 第37屆安妮獎 | 安德魯·斯坦頓 | 最佳動畫電影導演 | 提名 |
恩里克·維拉 | 最佳動畫效果 | ||||
羅納爾多·卡門 | 最佳動畫電影故事板 | ||||
全體劇組 | 最佳動畫電影 | ||||
拉夫·埃格爾斯頓 | 最佳動畫電影藝術指導 | ||||
維克多·納維尼 | 最佳動畫電影角色動畫 | ||||
本·貝爾特 | 最佳動畫電影配音 | ||||
2009年 | 土星獎 | 第35土星獎 | 全體劇組 | 最佳動畫電影 | 獲獎 |
安德魯·斯坦頓 | 最佳導演 | 提名 |
製作單位 | 1、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美國) 2、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美國) 3、FortyFour Studios |
發行單位 | 1、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美國) 2、博偉國際(新加坡) 3、博偉國際(阿根廷)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時間 |
美國 | 2008年6月21日(洛杉磯,加州)(首映) |
俄羅斯 | 2008年6月25日(莫斯科電影節) |
玻利維亞、智利 | 2008年6月26日 |
巴西、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宏都拉斯、巴拿馬、薩爾瓦多、美國、烏拉圭 | 2008年6月27日 |
科威特、哈薩克、俄羅斯、烏克蘭 | 2008年7月3日 |
波蘭 | 2008年7月4日(威爾金森美國電影節) |
墨西哥 | 2008年7月4日 |
阿根廷 | 2008年7月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首映) |
阿根廷 | 2008年7月9日 |
以色列 | 2008年7月11日 |
波蘭 | 2008年7月11日(限量放映) |
英國 | 2008年7月13日(倫敦)(首映) |
法國 | 2008年7月17日(巴黎)(首映) |
英國、愛爾蘭、立陶宛、波蘭 | 2008年7月18日 |
中國香港、匈牙利、秘魯 | 2008年7月24日 |
中國台灣 | 2008年7月25日 |
瑞士 | 2008年7月30日(法語區) |
比利時、法國、冰島、荷蘭 | 2008年7月30日 |
芬蘭 | 2008年8月4日(限量放映) |
埃及、西班牙、韓國 | 2008年8月6日 |
克羅埃西亞 | 2008年8月7日 |
拉脫維亞、委內瑞拉 | 2008年8月8日 |
泰國 | 2008年8月12日 |
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 2008年8月13日 |
捷克共和國、馬來西亞、葡萄牙、斯洛伐克 | 2008年8月14日 |
愛沙尼亞 | 2008年8月15日 |
芬蘭 | 2008年8月20日(艾斯堡電影節) |
越南 | 2008年8月22日 |
澳大利亞 | 2008年8月24日(悉尼)(首映) |
塞爾維亞、新加坡、斯洛維尼亞、丹麥 | 2008年8月28日 |
丹麥、印度、挪威 | 2008年8月29日 |
保加利亞、芬蘭、羅馬尼亞、瑞典 | 2008年9月5日 |
德國 | 2008年9月18日(柏林)(首映) |
澳大利亞、希臘、紐西蘭 | 2008年9月18日 |
瑞士 | 2008年9月25日(德語區) |
德國、奧地利 | 2008年9月25日 |
土耳其 | 2008年9月26日 |
日本 | 2008年10月(東京國際電影節) |
義大利 | 2008年10月17日 |
日本 | 2008年12月3日 |
捷克共和國 | 2009年3月3日(AniFest電影節) |
加拿大 | 2013年11月15日(電視首映) |
美國 | 2014年11月26日(立體電影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