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仁寺

四川省眉山市能仁寺

仁壽能仁寺摩崖造像,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城東45公里處的中農鄉能仁村9組村民葉超文的屋后岩壁之上。

位置概況


釋迦牟尼降魔圖
釋迦牟尼降魔圖
相傳,這裡原有能仁寺,自唐以來,相繼建廟堂、僧室及加工作坊等建築,連綿一里有餘,在寺后兩側岩壁,有摩崖造像一百多龕,約完成於唐宋時期。明代曾在這裡設“江南察院”,是《仁壽縣誌》所載“白楊廳桂花台”舊址。
能仁寺不知毀於何時,1972年,仁壽縣修建黑龍灘水庫,為建渠道,曾在這裡開山取石,能仁寺原有的摩崖造像大部分在這期間被毀損。
能仁寺摩崖造像,現存28龕,造像270多尊,大部分保存完好。這些摩崖造像分佈在原能仁寺羅漢堂右側長29米,高6米的山壁之上。其中大佛3龕,均為主像,結跏趺坐須彌座上,頭作小螺髻,大耳垂肩,面部圓潤,雙目微睜,鼻正直,頸有蠶紋,或著圓領袈裟,或著袒右肩式袈裟,衣褶少而粗,褶紋線條陰刻,或直式或呈階梯式。這是二號龕,這尊大佛的形象、服飾、褶紋等鐫造風格,近似廣元皇澤寺八號窟北壁佛(西魏)的風格。

造像特點


能仁寺摩崖造像
能仁寺摩崖造像
能仁寺摩崖造像不同於仁壽境內其他造像的特色在於,一是供奉僧像,二是鐫刻有經幢。這裡有僧像三龕,高者1.8米,均光頭大耳,面部消瘦,肌肉堅實,頸有三道豎肌突起,或著交領僧衣或著交領袈裟,線條流暢,著意寫實,形象逼真,或雙手胸前合十或抄於袖內,均穿僧鞋挺立,活像一和尚立地習功。
這裡有經幢二龕,幢為八面三重檐攢尖式頂,仿木結構建築形式,雕工精緻,造型優美。幢立於須彌座上,幢身各層巧妙布局,分別列樓、閣、亭、橋及華板勾欄,設佛位和護法天王,角上或置獸或置龜,幢體保存較好。
而能仁寺摩崖造像最精美、最引人關注、最具保護價值的,是15號龕,這是仁壽縣境內內容最豐富、場面最紛繁複雜的一龕造像,也是最有爭議的一龕造像。
15號龕,應該是能仁寺摩崖造像群的主龕,除一尊主尊佛像外,在主尊後壁兩側及左右兩側壁,還有大量浮雕造像。有專家說,該龕主尊像是彌勒佛,也有專家說,該龕表現的是“迎佛還國”、“佛涅槃”和“八國分舍利”等佛經故事,也有專家說,該龕再現的是釋迦降魔成道,而且認為,整龕造像是依據《佛本行集經》並參考《過去現在因果經》而設計營建的,集中再現了《佛本行集經》卷25至卷30的佛經故事,是對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降魔成無上道的生動圖解。
《佛本行集經》是隋代著名譯師闍(shé)那崛多翻譯的,共六十卷,是釋迦牟尼佛傳記中內容最繁博的一種。《集經》第25卷至第30卷,講述的就是釋迦牟尼走向菩提樹坐上金剛座,面對魔王萬千魔眾,以禪定智慧力,降伏障礙覺悟的思想諸魔,最後得道成佛的一段傳奇。據仁壽縣文管所同志測定,15號龕長4.9米,高5.4米,深1.8米,單口龕,弧形頂,向南,現存造像99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