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翅鶇

雀形目鶇科動物

灰翅鶇(拉丁文學名:Turdus boulboul英文名稱:Grey-winged Blackbird),1790由Latham命名。體型略大(28厘米)的鶇,虹膜為褐色;嘴為橘黃;腳為黯褐。主要分佈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南方、印度支那北部及緬甸。

形態特徵


體型略大(28厘米)的鶇。雄鳥:似烏鶇,但寬闊的灰色翼紋與其餘體羽成對比。腹部黑色具灰色鱗狀紋,嘴比烏鶇的橘黃色多,眼圈黃色。雌鳥全橄欖褐色,翼上具淺紅褐色斑。
虹膜-褐色;嘴-橘黃;腳-黯褐。
叫聲:受驚時的叫聲為chook, chook, chook的咯咯聲似烏鶇,於巢區發出憤怒的churr聲。叫聲通常為一個優雅的單音接以清晰的四聲下降音。圓潤飽滿似笛音,又似烏鶇。

生活習性


習性:部分的候鳥性。
於地面取食,靜靜地在樹葉中翻找無脊椎動物、蠕蟲,冬季也吃果實及漿果。

分佈情況


種群數量稀少。主要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南方、印度支那北部及緬甸。一般生活於海拔1200-3000米的濕潤而稠密的橡樹和杜鵑等闊葉林以及冬季常出沒於樹林、灌叢和鄉村的田園裡。
指名亞種有記錄於雲南南部、四川南部及貴州越冬,亞種sowerbyi於四川中部;intermedia於西北部(天山、喀什、羅布泊及柴達木盆地);mandarinus為留鳥於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及東南等地,部分鳥在海南島越冬。特有亞種yaoschanensis繁殖在廣西瑤山。棲於海拔640~3000米的乾燥灌叢或常綠山地森林,冬季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