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月
國民黨陸軍少將
張景徠月(1904—1978),男,國民黨陸軍少將。原名張懷峰,字景滁。壽光市留呂鎮張家莊人。
歷任山東保安第十五旅旅長、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魯北行署副主任、山東省政府委員兼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濟南城防司令。1949年逃往台灣,1978年6月20日病故。
青年時代曾賣過火燒。
1924年,中學畢業后投軍,初在軍閥張宗昌所部第一六三旅任文書。
北伐后,曾在國民黨第三路軍軍事教育團軍官隊受訓。
1935年,回鄉,任鄉長、區長等職。后依靠其叔張觀桂發跡,任壽光縣二區鄉農學校軍事主任。
抗徠日戰爭爆發后,以抗日為名,組成“山東抗日救國義勇軍魯東第一支隊”,自封為司令,藉此職務之便,組織隊伍。
1938年,初任國民黨山東第八區游擊隊第一支隊副司令,10月被國民黨山東省主席沈鴻烈收編為山東省保安第十五旅,任旅長,后改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魯北行署副主任。
1939年10月,被任命為國民黨山東省第十四區專員兼保安司令,總兵力達1萬餘人,轄壽光、廣饒、臨淄、蒲台、博興。在此期間,十五旅在當地做盡了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的事。派款、派捐、催稅、要糧、出夫、拔兵等無一不讓老百姓怨聲載道。以重兵包圍牛頭鎮、小碼頭,製造了“牛碼事件”,妄圖將剛剛成立的八路軍壽光獨立團一舉消滅。
1940年3月,在邢家茅坨一次殺害革命幹部和群眾52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邢家茅坨大慘案”。
1941年2月,任山東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第三師師長等職。
1943年他被委任為山東保安第三師師長、魯中軍區司令員。
1944年曾配合日軍頻繁向抗日根據地發動進攻。
1945年,保三師已發展到2.3萬餘人,在統治區內殘害群眾,無惡不作。同年4月10日,渤海區人民抗日部隊應民之請向張部發起討伐戰鬥,至8月,將保三師主力擊潰。
抗戰勝利后,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委員兼山東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及淄(川)張(店)地區警備司令部指揮官。
1947年,保三師配合國民黨正規部隊向壽光發動重點進攻,佔據壽光城103天,殺害革命干群1000餘人。
1948年任濟南城防司令。5月1日,壽光李家莊一戰,張苦心經營十多年的軍隊被消滅殆盡被解放軍徹底擊潰,他隻身化裝潛逃濟南。又由徐州去青島。
1949年逃往台灣,被聘為“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
1978年6月20日病故。
與張子良曾經積極抗日不同,張景月始終不敢與日軍作對。然而,日軍卻沒有因此而放過他。日寇掃蕩壽光西部時,曾於舊曆除夕那天與漢奸一起包圍了張家莊張景月家,燒毀了張景月的住宅,擄去張景月的妻子趙氏、兒子揚州(乳名)和弟媳婦何氏,並燒死張景月的外甥一人,意在迫降張景月。
此事發生之後,張景月的部下想用槍械、金錢贖回他們,張景月卻裝出一副“置身家於不顧”的“英雄”姿態,堅決制止。此事一經傳開,使天真的人們對他多了幾分“敬仰”。
後來,趙氏吊死在獄中,弟媳婦何氏因生孩子被放回,其子在揚州被偷出后旋即死去。
不同於消極抗日,張景月一直積極反共,曾多次向抗日中的八路軍發起戰事。1939年10月18日,張景月更是不顧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大義,出動2000多人偷襲八路軍根據地,以重兵包圍牛頭鎮、小碼頭,製造了“牛碼事件”,妄圖將剛剛成立的八路軍壽光獨立團一舉消滅,實現其獨霸壽光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