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ok
蘋果電腦公司出品的一款筆記本電腦
iBook是蘋果電腦公司出品的一款筆記本電腦。
隨著iMac和他不斷的硬體單純化策略,蘋果電腦針對消費者和教育市場,1999年推出iBook這種筆記型電腦,2006年被MacBook所取代。
史蒂夫·喬布斯在1999年7月21日於紐約的MacworldConference&Expo,發布了以消費者為導向的iBook筆記本電腦。它的設計哲學受到蘋果的台式機iMac之影響,擁有大的特殊外觀,半透明,和彩色的塑膠外殼。它的市場口號是"iMactogo"。
iBook外觀
蘋果電腦讓PhilSchiller提著iBook然後從高處跳下(到墊子上),來展示他的外殼的耐久性。和iMac一樣,iBook使用PowerPCG3晶元,且包含非蘋果的傳統介面。USB,Ethernet,和數據機埠都是標準配備,以及光碟驅動器。這些沒有遮蓋的輸出輸入埠擺放在側邊,因為遮蓋被認為是容易損壞的。同樣地,iBook的彈簧鎖是隱藏的,也就是關閉屏幕時為了嵌合屏幕與主機所使用的勾子。在屏幕蓋上主機前的時候,屏幕上的小勾子會被磁鐵吸下來,然後嵌合主機。iBook在底下側邊有電源連接頭,允許讓多個iBook可以在客制化的充電架上輕易的充電。
第一代的iBook曾經是售出擁有自帶無線網路的第一部主流電腦,他的天線自帶在顯示面板的邊緣(注,最原先的iBook需要一塊選購的AirPort擴充卡來使用無線網路)。蘋果電腦與朗訊電訊合作,開創iBook的無線網路能力,成為一個工業的標準。蘋果也在同時推出AirPort無線基地台。
iBook有成功的銷售佳績。產品線不斷地得到處理器、存儲器,和硬碟的升級。就像iMac,推出多種新的顏色機種;FireWire和視頻輸出也被加入。
iBook展開
1999年推出iBook,並在2000年換顏色並加上FireWire插口。
2001年5月1日推出白色iBook。
2003年推出iBookG4,並推出14寸版本,結束了所有麥金塔電腦由1999年以來的PowerPCG3轉換到G4的過程。
2006年被MacBook取代。
第一代iBook
iBook(1999年6月21日)-第一台iBook(橘子,藍莓)
12-inch主動矩陣TFT顯示(800x600最大解析度)
G3300MHz
32/64MB內存
6GB硬碟
CD-ROM
USB,Ethernet
Airport(B)
MacOS8.6
iBook第二版(2000年2月16日)-次要的擴充到現存的產品線(鉛黑色)
366MHz
MacOS9.0.2
(其他的規格與iBook相同)
iBookFirewire/SE(2000年9月13日)-主要的改版(鉛黑色,靛藍色,Key-lime)
12-inch主動矩陣TFT顯示(800x600最大解析度)
iBook顏色
64MB內存
10GB硬碟
CD/DVD-ROM
USB,Firewire,VideoOut,Ethernet
Airport(B)
MacOS9.0.4
原本的iBook設計到2001年5月就中止,轉而推出新的"雙USB"iBook.
擴展/升級
iBook可以讓消費者自行安裝的部份只有擴充內存跟AirPort無限網卡,透過兩個鍵盤上的卡榫可以輕易的移開鍵盤。在保固內沒有其他的安裝或變更可以作,而且沒有PCMCIA擴充埠來提供額外的擴充功能。要存取到內部的元件的話,像是硬碟或是光碟,需要複雜的過程和數不盡的螺絲起子來打開。這個限制到現今生產的所有iBook都還是如此。
第二代iBook
iBook雙USB埠(12.1寸&14.1寸)
iBook G4
iBook的設計,跟隨著從他的姊妹產品來的元素,PowerBookG4是目前蘋果電腦整個產品使用的母體。只有幾個比較少的例外,在消費者產品線使用白色的塑膠,像是iMac、eMac、和iBook,而飛機使用的鋁則在專業的產品像是PowerMacG5和PowerBookG4中被採用。
之後iBook的設計就大部分維持一樣。在2002年1月7日於舊金山的MacworldConference&Expo中,現有的12寸型號中加入14寸的型號。
後來,PowerPCG4的晶元和吸入式光碟,於2003年10月23日加入到iBook,最後結束了蘋果電腦使用G3的晶元。今天,蘋果電腦的膝上型/可攜式產品線只包含iBook和PowerBookG4。
型號
iBook雙USB(2001年5月1日)-第二代iBook
12-inch主動矩陣TFT顯示(1024x768最大解析度)
G3500MHz
128MB內存
10GB硬碟
CD/CDRW/DVD/Combo
USB,Firewire,VideoOut,Ethernet.
Airport(B)
MacOS9.1
iBook雙USB2001年後期(2001年10月16日)-小改版
第二代 iBook
15GB硬碟(大部份的型號)
MacOSX10.1
(其他規格與雙USB版本相同)
iBook14寸(2002年1月7日)-新型號,更大的14寸顯示
14-inch主動矩陣TFT顯示(1024x768最大解析度)
256MB內存
(其他規格與2001年後的雙USB版本相同)
iBook2002年中(2002年5月20日)-小改版
600/700MHz
MacOSX10.1
(其他的規格與14寸版本相同)
iBook2003年早期(2003年4月22日)-小改版
800/900MHz
MacOSX10.2
(其他規格與2002年中期版本相同]])
iBookG4(2003年10月22日)-主要大改版,更換處理器
iBook正面
G4800/933/1000MHz
256MB內存
30/40/60GB硬碟吸入式Combo(CD-RW/DVD-ROM)
USB,Firewire,VideoOut,Ethernet
AirportExtreme(G)
MacOSX10.3"Panther"
iBookG42004年早期(2004年4月19日)-小改版
G41.0/1.25GHz
吸入式SuperDrive(DVD-R)成為選購配備
(其他的規格與2003年iBookG4相同)
iBookG42004年後期(2004年10月19日)-小改版
iBook側面
30/60/80GB硬碟
吸入式Combo/SuperDrive
(其他的規格與iBookG42004年早期版本相同)
iBookG42005年中期(2005年7月26日)
M9846LL/A:1.33GHz;12寸顯示;40GB硬碟;吸入式ComboDriveDVD-ROM/CD-RW
M9848LL/A:1.42GHz;14寸顯示;60GB硬碟;吸入式SuperDriveDVD±RW/CD-RW
兩個型號都有新的特色:512MB內存(可擴充至1.5GB);ATIMobilityRadeon9550圖形處理器搭配32MB視訊內存;防震感測裝置(SuddenMotionSensor,如果iBook掉落則會把硬碟磁頭歸位);支援捲動的觸控板;藍牙2.0+EDR;
(其他規格與2004年後期iBookG4一樣)
Apple原先搭配MacOSX10.3Panther一起出貨,但是由於MacOSX10.4Tiger的推出,所有現在的iBook都是包含最新的操作系統。
擴展/升級
客戶可以自行安裝的部份,像是AirPort(無線)擴充卡,或者是額外的內存,安裝到iBook是相當的容易,因為鍵盤的設計,只要把兩個彈簧扣打開就可以輕易的移下鍵盤,如果想要的話也可以用螺絲起子把它鎖起來。
然而,現在的iBook設計也特別顯得很難打開,像是硬碟升級對於外行人來說就不太可能。要更換或者是拿到硬碟機,需要30種螺絲起子來開啟。比較起來,大部份Intel的筆記型電腦之外觀因素,只要使用一或兩種螺絲起子,就可以把硬碟盒子拆下。
蘋果掌門人喬布斯無疑將iBook視為其得意門生,因為從iBook誕生至今,已經在全球各個角落為蘋果公司賺取了超過全年47.9%的凈利潤,甚至在亞太地區等新興市場,廣告的步伐根本無法與消費者接受的速度相提並論。對試圖在兩年內取代谷歌重新奪回矽谷老大的蘋果來說,Macbook的崛起無疑為其在矽谷的地位提高了不少。最近的高科技峰會中,一個全新的名詞,MACLIZATION(MAC全球化)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的確,當劃時代的Macair還在全球以16.88台每天的速度暢銷時,新版的Macpro又進入了Apple體驗中心。當我們因為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捧著Macbook而驚訝時,我們怎能想象在美國與歐盟國家每銷出18台Macbook,才會有一台Macbook被運往中國。Macbook此時已經不僅僅是一台筆記本電腦,更是一種時代的信號。或許有一天Macbook會成為我們的一種工具,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