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河鄉

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轄鄉

譚家河鄉,隸屬於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地處浉河區南部,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33339人。

清朝,屬在義鄉。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保,屬第四區。截至2020年6月,譚家河鄉下轄1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清朝,屬在義鄉。
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保,屬第四區。抗戰勝利後為鄉。新中國成立後置譚家河區。
1958年,成立譚家河公社。
1983年3月,改譚家河鄉,隸信陽縣。
1998年8月,劃歸浉河區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譚家河鄉地處浉河區南部,東與柳林鄉毗鄰,南與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蔡河鎮接壤,西與浉河港鎮為鄰,北與十三里橋鄉相連。區域面積28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譚家河鄉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地形地貌形態多樣化,大部分為山區、丘陵。境內最高峰玉皇頂位於李畈,海拔790米,最低點位於凌崗,海拔101米。

其後

譚家河鄉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屬典型的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

水文

譚家河鄉境內主要河流有飛沙河,發源於浉河區東嶽廟,從南至北流經境內界河、尚河、劉河、土門等4個村,在西雙河入源河,境內長20千米。

自然災害

譚家河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霜凍、雷擊等。

自然資源


譚家河鄉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螢石、石灰石、花崗岩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譚家河鄉轄譚家河1個居民委員會,南灣、界河、尚河、李畈、土門、劉河、袁沖、凌崗、靈官、金華、千工堰、西雙河、大橋、馮店、郭畈、四里橋、田沖1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24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譚家河鄉下轄1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南灣村。
譚家河街道社區劉河村西雙河村
南灣村界河村四里橋村
凌崗村尚河村馮店村
千工堰村李畈村郭畈村
金華村土門村田沖村
靈官村袁沖村大橋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譚家河鄉轄區總人口3256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46人,城鎮化率5.1%,另有流動人口6572人。總人口中,男性16799人,佔51.6%;女性15761人,佔48.4%;14歲以下5385人,佔16.5%;15~64歲24061人,佔73.9%;65歲以上3114人,佔9.6%。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9.0‰,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4.1‰。
2017年,譚家河鄉常住人口28878人。
截至2018年末,譚家河鄉戶籍人口3333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譚家河鄉財政總收入766萬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4.4萬元,比上年增長18.1%。 
2018年,譚家河鄉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農業方面譚家河譚家河鄉有農業耕地面積1.8萬畝,人均0.6畝。2011年,農業總產
譚家河鄉
譚家河鄉
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47%,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8%。2011年,生產糧食1.3萬噸,人均403.6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茶葉、板栗。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818畝,產量2.4萬噸;茶葉年產量50萬千克,產值3億元;板栗2萬噸,產值6000萬元。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4萬頭,年末存欄3.8萬頭;羊飼養量0.4萬隻,年末存欄0.3萬隻;家禽飼養量為10.5萬羽。 

工業

譚家河鄉工業以茶葉加工和建築材料生產為主。2011年,擁有工業企業18家,職工560人。工業總產值達到1億元,比上年增長25%,工業生產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0%。 

金融

2011年末,譚家河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1億元,比上年增長63.5%;各項貸款餘額0.7億元,比上年增長20%。
譚家河鄉風景秀麗,交通便利。境內S224省道、040縣道環湖路、柳譚路、譚新路縱橫交錯,給譚家河鄉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無限生機。全鄉氣候溫和,資源豐富,盛產板栗、茶葉、食用菌,適宜生豬養殖等。現有板栗5.5萬畝,其中豐產期3萬畝,年產量300萬公斤;茶葉2.5萬畝,年產量30萬公斤,新發展無公害茶園6000畝,以南灣村萬人寨萬壽山生態旅遊觀光茶園為先導的生態旅遊業正逐步興起,天堂茶場、老鷹溝茶場、胡金溝茶場的生態保健茶馳名全國。食用菌年產量35萬公斤;年產鮮魚40萬公斤;生豬年出欄5萬頭。
經濟發展實現新擴張。2008年,全鄉國內總值達到31290萬元,一、二、三產的比例為44:40:16。財政收入實現3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28元,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到55家,2008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到17304萬元,迅速發展的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全鄉經濟發展的重要主導力量和最具有活力的增長點。
六城聯創工作紮實推進。投資300萬元,亮化三條街、綠化三條街、硬化三條街。打混凝土1萬平方米,建公廁3座,興建2座家屬樓。在全市“六城聯創”檢查評比中,成績顯著。成功創建省級衛生鄉、市級小城鎮明星鎮、市級衛生先進鄉、市級文明村鎮。集鎮建設日新月異。強力推進了南灣村小南灣組、大廟畈食用菌一條街、徐家嶺等一批新農村示範建設。其中南灣村小南灣組金色南灣項目被譽為全市新農村建設典範,“規模之大、標準之高、全市少有”,受到原市委書記王鐵同志肯定。派出所、工商所、汽車站等中心站所相繼建成遷入新區。強力推進鄉村敬老院建設,五保戶供養率達到40%,是全區唯一一個達到省政府要求的鄉鎮。2008年,在全區綜合目標考核評比中,保持全區優秀行列。全鄉信訪治安形勢平穩,為全區信訪“四無”鄉。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市安全生產先進鄉。“信譚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志強養殖專業合作社”受到區委、區政府表彰。笑笑蘭花協會成功在銘陽閣舉辦蘭展,吸引韓國、日本客商參展,受到社會廣泛讚譽。
展望未來,譚家河鄉人民將滿懷信心,並熱忱歡迎八方賓朋前來投資置業,為建設美麗、富饒、文明的新譚河而不懈奮鬥。

文化


● 地名由來
譚家河鄉譚家河村得政府駐譚家河得名。

交通


譚家河鄉境內有224省道過境,境內長16.7千米,有縣、鄉道4條,總長122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譚家河鄉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310人,專任教師13人;小學16所,在校生1393人,專任教師11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53人,專任教師9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36萬元,比上年增長86%。 
文體事業
1992年,建成譚家河鄉有線電視台。至201占年末,有線電視站3個,有線電視用戶達95%。 
2011年末,譚家河鄉有文化中心1個,村文化活動場所18個,各類文化專業戶50餘戶,農家書屋18個,藏書4萬餘冊。 
2011年末,譚家河鄉有學校體育場2個,文化體育健身場所3個,舞蹈健身廣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員占城鎮常住人口的3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譚家河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其中鄉中心衛生院1家,衛生室及診所17個;床位50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9萬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譚家河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3戶,人數91人,支出10.2萬元,比上年增長55%,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14人次,共支出8.5萬元,比上年增長4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05戶,人數1714人,共支出12.7萬元,比上年增長37.6%,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供養255人,支出33.5萬元,比上年增長1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6.3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7.0萬元,比上年增長65%。敬老院2所,床位110張,集中供養五保人員95人。新型農村社區3個。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譚家河鄉有郵政局1個,郵站8個,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60餘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2萬門,固定電話用戶2876戶,行動電話用戶1.1萬戶,寬頻接入用戶124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