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和

清朝時期起義領袖

李永和(?--1862) 即李短韃。清雲南昭通人。1859年(己未年),在昭通牛皮寨與藍大順(即藍朝鼎),藍二順(即藍朝柱)等結盟起義。

人物事件


進入四川,連克筠連高縣等地。次年,占自貢鹽場,聲勢始盛。遂以川南為基地,活動於岷江西岸,聚眾達三十餘萬。1861年清廷派湖南巡撫駱秉章率湘軍萬餘人入川鎮壓。他與藍大順等分三路迎戰,所部以青神為中心,人多地廣,成為起義軍主力。后以藍大順敗走,遭清軍全力進攻,大小二十餘戰,起義軍大敗。1862年在八角寨被捕犧牲。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綽號由來
清末起義將領李永和因為剪短辮子被當時人稱之為“李短韃”,很多人據此誤以為因為中國人當時已經習慣於留辮子所以將剪辮子的李永和視為異類故視他為韃靼,實際上真實情況恰恰相反。實際上,當時李永和的綽號還有“短大”、“短答”、“短搭”等,例如犍為縣編修縣誌委員會調查的口碑資料中周成林記:“傳說幾十年前有個農民就是當時所說的李短大造反”、民國三十二年《興文縣誌卷三十六》:”賊頭姓李,人稱李短搭搭”。究其原因,原來四川方言稱辮子為dada(前一音書讀陽平,后一音節讀輕聲),其原因不言自明。因是土語,有音無字,寫作“韃”、“大”、“答”、“搭”皆無不可。所以“李短韃”這個稱號的實際含義為“李短辮子”,如民國二十六年《犍為縣誌·卷八》中說:“滇賊李永和即短辮子,由敘府掠五寶鎮至犍為……捉人割辮,全縣震動”,李藍起義軍剪掉長辮子,只留短辮,所以被群眾稱為“短韃”(短辮子)。二者一長一短,做法雖然不同.而表示抗清的決心則是一致的。李永和這個“短韃”的綽號是群眾給他取的,不僅沒有貶義,而且頗有親切之感。當時全川流傳的一首民謠:“要想吃得分,穿得好,跟著李短搭搭跑”就能說明這一點。綜上所述,被四川百姓稱為“韃”的並不是起義軍領袖,而是辮子,“李韃”稱號恰恰蘊含反“韃”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