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

山西省地級市

晉中,山西省地級市,位於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山,西臨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南與長治市、臨汾市相交,東北與陽泉市相連,西南與呂梁市接壤。晉中市下轄2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391平方千米。2019年晉中市常住人口338.9萬人,城鎮化率為56.84%。

晉中已形成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晉商民俗文化旅遊區等一批全省旅遊精品;晉中工業起步較早,工業基礎條件良好,工業門類較為齊全;晉中是華夏文明重要組成部分——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晉商文化的搖籃;1824年在這裡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金融機構“日升昌”票號。

2020年,晉中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68.8億元,比2019年增長1.5%。

歷史沿革


古時候

商代,境內散布著商朝的方國轡方(今晉中西部和呂梁市)、箕(今太谷區東)、雀(今介休市附近)和燕京戎等
晉中
晉中
晉中部落。
西周初年,境域為華夏族和戎狄游牧部落雜居之地。春秋時期,多屬晉國領地,東部另有白狄族所建肥國(都今昔陽縣)。周靈王十六年(前556年),晉平公將“昭餘祁”(今山西中部)作為食邑封給大夫祁奚,稱為祁邑,範圍包括晉中大部分地區。周敬王六年(前514年),晉國將祁邑分置為7縣,境內有祁(今祁縣東南)、鄔(今介休市東北)、塗水(今榆次區西南)、馬首(今壽陽縣南)4縣。
戰國初期,仍為晉國領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境地分屬三國。趙國強盛后,大部分地區歸趙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后,推行郡縣制,境內置榆次、陽邑、祁、中都、鄔、界休(今介休市東南)、馬首7縣,屬太原郡(治晉陽)轄。
西漢初年,全境為代王恆領地。漢平帝時(1~5年)分屬并州刺史部太原郡、上黨郡和西河郡。其中,榆次(馬首併入)、陽邑(今太谷區,周襄王年間為晉大夫陽處父食邑,故名)、祁、京陵(今平遙縣東北)、中都(今平遙縣西南)、鄔、界休7縣屬太原郡;沾縣(治今昔陽縣,領昔陽縣及和順縣北部)屬上黨郡;平周縣(今介休市西境)屬西河郡。王莽新朝時,各縣隸屬未變,部分縣名有所變化,榆次改太原亭,陽邑改繁穰,祁改示,京陵改致城,界休改界美。東漢建立后,各縣復舊稱。東漢末年,境內置樂平郡(治今昔陽縣巴洲村),領樂平(今昔陽縣)、沾縣2縣;廢平周縣;新置轑河縣(今左權縣),屬上黨郡。其餘榆次、陽邑、祁、中都、京陵、鄔、界休7縣仍歸太原郡。
三國時,全境歸魏國并州統轄,分隸於太原、上黨、西河、樂平4郡。榆次、陽邑、祁、鄔4縣隸太原郡,轑河縣屬上黨郡,中都、京陵、界休3縣屬西河郡,樂平、沾縣2縣屬樂平郡(后廢)。西晉時,境地仍歸併州統轄,分屬於太原國(太原郡改)、上黨郡、樂平郡(泰始中年復置)、西河國(西河郡改)4郡國。其中,榆次、陽邑、祁、中都、京陵、鄔6縣屬太原國,武鄉縣(泰始年間從涅縣分置,治今榆社縣社城鎮)屬上黨郡,沾、樂平、轑陽(轑河縣改)、壽陽(太康年間置)4縣屬樂平郡,介休(界休縣改)屬西河國。十六國時期,鄔、介休縣廢,其餘各縣先後為漢(前趙)、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統治。
北魏時期,實行州、郡、縣制,郡縣興廢不定,分合頻繁。境內初置鄉郡(治今榆社縣社城鎮,太和十五年遷至今武鄉縣故縣鎮),仍置并州樂平郡(太武帝時廢,孝明帝時復置),領樂平(太平真君九年廢,孝昌二年復置)、遼陽(孝昌二年轑河縣改)2縣,其餘縣屬并州太原郡、上黨郡和汾州西河郡。屬太原郡的有榆次(太平真君九年併入晉陽)、平遙(北魏始光元年,平陶縣由今文水縣遷至京陵縣境,因避太武帝拓跋燾名諱,改名平遙縣,同時裁京陵入平遙縣)、中都(太平真君九年,由平遙縣遷榆次縣境,同時轄原壽陽縣地;原壽陽縣遷至大陵城南)、鄔(太和十九年復置)和陽邑、祁、沾6縣;屬於西河郡的有介休(太和八年復置,地址在今介休城東南12.5千米處。不久被胡人攻破,介休縣一度喬遷外地)。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晉中全境屬東魏。興和四年(542年),在介休縣僑置平昌縣(今介休市),隸定陽郡,寄居介休30年。東魏武定八年(550年),北齊取代東魏,全境遂歸北齊控制,境內仍置并州樂平郡,新置梁榆縣(今和順縣),樂平郡領樂平、梁榆2縣;其餘中都、陽邑、壽陽(原壽陽縣境置)、平遙4縣屬并州太原郡。期間,廢鄔縣;裁祁縣入平遙;介休縣併入永安縣(今孝義市);遼陽縣併入梁榆縣。另外,境內有僑置郡、州4個,即定陽郡(由今吉縣地僑置介休30餘年)、南朔州(因遷朔州軍人戍守而設,在今介休城東南12.5千米處,只領軍人,不轄郡縣)、朔州(僑置壽陽)、燕州(僑置壽陽縣西南燕竹)。北齊承光元年(577年),北周滅北齊,全境悉歸周。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定陽郡為介休郡,復置介休縣(次年改平昌縣),介休縣屬介休郡;其餘中都、陽邑、壽陽、平遙、樂平、梁榆縣隸屬未變。僑置南朔州、燕州廢止。
隋朝統一后,取消郡級建制,行州、縣兩級制。介休郡改設介州,領平昌(開皇十八年改介休縣)、靈石(開皇十年平昌縣析置,十八年改屬呂州)、平遙、清世(開皇十六年平遙縣析置,治今平遙縣東青村,大業初年廢)等縣。開皇十六年(596年),境內設遼州,治樂平,領樂平、遼山(開皇十年置,原為遼陽縣)、東山(開皇十六年樂平縣析置)、交漳(開皇十六年遼山縣析置)4縣。其餘縣屬並、韓2州。屬并州的縣有壽陽、中都(開皇十年復榆次名)、祁縣(開皇十年復置)、和順(開皇十年梁榆縣改)、遼山(開皇十六年改屬遼州)、平城(開皇十六年和順縣析置,治儀城)、太谷(開皇十八年陽邑縣改)等縣;屬韓州的有榆社縣(開皇十六年從鄉縣分置,治今榆社縣社城鎮)。大業二年(606年),裁遼州及東山縣(併入樂平)、交漳縣(併入遼山)、榆社縣(併入鄉縣)。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行郡、縣二級制。至大業十二年(616年),全境分屬於太原、西河(介州改,后廢)2郡。祁縣、壽陽、榆次、太谷、樂平、和順、遼山和平城8縣屬太原郡;介休、平遙、靈石3縣屬西河郡。義寧元年(617年),復置榆社縣,並於介休縣重置介休郡,於霍邑(今霍州市)置霍山郡,全境由太原、介休、霍山3郡領屬。即祁縣、壽陽、榆次、太谷、樂平、和順、遼山、平城、榆社9縣屬太原郡;介休、平遙2縣屬介休郡;靈石縣屬霍山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淵、李世民父子建立唐朝。唐初實行州、縣兩級制。境內復置介州(介休郡改),領介休、平遙2縣;其餘榆次、太谷、祁縣、壽陽、樂平、平城、和順、遼山8縣屬并州;靈石縣屬呂州(霍山郡改);榆社縣屬韓州。武德三年(620年),境內置太州(治太谷區),領太谷、祁縣2縣;置遼州(治樂平縣),領樂平、遼山、和順、義興(武德三年和順縣析置,治今和順縣儀村)4縣;置榆州(治榆社縣),領榆社、平城、偃武(武德三年榆社縣析置,治今榆社魏城村)3縣;壽陽縣改屬受州(武德三年置,治今盂縣);其餘縣隸屬不變。武德六年(623),廢太州、榆州,太谷縣、祁縣仍歸併州轄;義興縣併入和順縣,偃武縣併入榆社縣,榆社、平城2縣改屬遼州;受州徙治壽陽縣,轄壽陽、樂平2縣;遼州由樂平徙治遼山縣。武德八年(625年),遼州改名箕州,受州遷治賽魚(今陽泉市賽魚村),各縣隸屬不變。從貞觀起,唐朝增設道制,逐漸成為道、州(府)、縣三級制。貞觀元年(627年),廢介州,介休、平遙縣改屬汾州。貞觀八年(634年),廢受州,壽陽縣、樂平縣改屬并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呂州,靈石縣改屬汾州。先天元年(712年),箕州改名儀州。至此,各縣分屬於並、汾、儀3州,統歸河東道轄。屬并州的有榆次、太谷、祁縣、壽陽4縣;屬汾州的有介休、平遙、靈石3縣;屬儀州的有遼山、和順、榆社、平城、樂平5縣。開元十一年(723年),并州改為太原府,縣屬未變。天寶元年(742年),儀州改設樂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儀州,中和三年(883年)再改遼州。至此,全境分屬太原府和汾、遼2州管轄。其中,遼州轄遼山、和順、榆社、平城、樂平5縣;榆次、太谷、祁縣、壽陽屬太原府;介休、平遙、靈石縣屬汾州府。
五代十國時期,全境相繼為晉唐、後唐、後晉、後漢、北漢領屬。州、縣建置基本未變。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滅北漢,統轄晉中全境。同年,晉陽城毀,并州治所遷至榆次。七年(982年)移治唐明鎮(今太原城區)。北宋地方行政區劃行路、府(州、軍)、縣三級制。晉中統歸河東路,境內設遼州,領遼山(熙寧七年至元豐七年屬平定軍)、和順、榆社、平城4縣;其餘縣屬太原府、汾州、平定軍。其中,榆次、太谷、祁縣、壽陽4縣屬太原府,靈石、介休、平遙3縣屬汾州府;樂平縣歸平定軍(太平興國二年置,治今平定縣)。
金滅北宋,全境歸金統治。金承宋制,設路、州(府)、縣三級。各縣屬河東北路的太原府、平定州、汾州和河東南路的遼州管轄。境內設遼州(天會六年改南遼州,天德三年復稱遼州),領遼山、榆社、和順、平城(貞元二年併入遼山)、儀城(貞祐四年於平城舊址置,治今和順縣儀城村)5縣;榆次、太谷、祈縣(祁縣改,元朝復稱祁縣)、壽陽4縣屬太原府;樂平、壽陽2縣屬平定州;平遙、介休、靈石3縣屬汾州。貞祐元年(1213年),於祈縣北團柏村置幘州,祈縣屬之,貞祐四年(1216年)廢。興定四年(1220年),於壽陽縣西張寨村置晉州;樂平縣改設皋州。幘州、晉州屬河東北路,皋州屬河東南路。
元代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全境屬中書省之太原路、平陽路。其中,榆次、太谷、祁縣、壽陽4縣屬太原路直轄,平遙、介休2縣屬太原路之汾州管轄;樂平縣屬太原路之平定州;遼州領遼山、榆社(至元三至六年併入遼山)、和順、儀城(至元三年併入和順)4縣,歸平陽路直轄;靈石、小靈石(元初從靈石縣析置,治冷泉關,至元二年省入介休縣)縣屬平陽路之霍州。大德九年(1305年),太原路改冀寧路,平陽路改晉寧路,境內州縣隸屬不變。
明代行布政使司(省)、府(州)、縣三級制。全境屬山西布政使司。境內設遼州直隸州和10縣。遼州(洪武九年遼山縣併入)領榆社、和順2縣;其餘縣屬太原府、汾州府和平陽府。其中,榆次、太谷、祁縣、壽陽4縣直屬太原府,樂平縣屬太原府之平定州,平遙、介休、靈石縣屬汾州府。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靈石縣改屬平陽府。
清襲明制,仍設省、府(州)、縣(散州)三級。全境歸山西省屬太原府、汾州府和遼州、平定州、霍州3個直隸州。境內置遼州1州和10縣。遼州領榆社、和順2縣;其餘榆次、太谷、祁縣3縣屬太原府(3縣與太原府還領屬的徐溝、交城、文水、陽曲、嵐縣、興縣、岢嵐州等共10縣,俗稱“府十縣”);平遙、介休2縣屬汾州府(2縣與汾州府另外所領的汾陽、孝義、石樓、臨縣、寧鄉、永寧州共8縣,俗稱“汾八縣”);壽陽、樂平2縣屬平定州(遼州、平定州所轄4縣,俗稱“東四處”);靈石縣屬霍州。嘉慶元年(1796年),樂平縣降為鄉,仍屬平定州。至此,境內設1州9縣。

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5月,廢府級建置,改州為縣。遼州改為遼縣,樂平復置縣。境內設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壽陽、樂平、和順、遼縣、榆社11縣,直屬於山西省管轄。民國二年(1913年),省下設道,由道轄縣。境內除靈石縣屬河東道(治今運城市)外,其餘10縣皆歸冀寧道(治今陽曲縣)轄。民國三年(1914年)4月17日,因與江西省樂平縣同名,經內務部協議,樂平改名昔陽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廢除道制,各縣直屬於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聯合抗戰,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八路軍挺進山西開闢抗日根據地,並建立革命政權。由此,形成閻錫山領導的山西省政府劃分的行政區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的行政區兩種政權並存的局面。民國30年(1941)8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冀太聯辦撤銷,太行區、太岳區為邊區政府直轄區。同年9月,邊區政府實行新的區劃,昔(陽)東、和(順)東改屬邊區政府太行區第一專區;原太行區的第一、第二辦事處分別改為邊區政府太行區第二、第三專區,各專區設督察專員公署,轄區未變。與此同時,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太岳行署正式成立,按邊區政府對各專區的統一排列,太岳區下轄第七、第八、第九專區,平遙、介休、靈(石)東縣屬第九專區。民國31年(1942)9月,為了紀念左權將軍,邊區政府將遼縣改為左權縣。同年10月,太岳區轄區調整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專區,平遙、介休、靈(石)東及介靈縣(1942年5月,介休同蒲鐵路以南地區與靈石汾河以東地區合併成立介靈聯合縣至次年6月)改屬太岳區第一專區。民國32年(1943)7月,太行區重新調整行政區劃,和(順)東、昔(陽)東縣屬第一專區;和(順)西、昔(陽)西、太谷、榆次(路東)、榆太祁(祁北縣與榆太路西縣合併)、壽陽(路南)、遼西縣和榆(社)北辦事處屬第二專區;左權、榆社、祁縣屬第三專區。民國34年(1945)日本投降后,昔陽、和順、左權3縣分隔的建置合併為原制。同年11月20日,太行行署成立,太行區調整為6個專區,各區設專員公署。榆次(路東)、壽陽(路南)、太谷、榆太祁、左權、榆社、昔陽、祁縣、和順縣屬第二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晉察冀與晉冀魯豫邊區合併為華北區,太行區改歸華北區管轄,各縣隸屬不變。同年7月21日,晉中全境解放,被分隔的壽陽、榆次、太谷、祁縣、靈石縣陸續恢復為原建置。8月,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設立晉中區,成立晉中行政公署(駐榆次縣尚村,后遷田村),下設3個專區,置專員公署。境內設置第三專區,專署駐太谷縣,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5縣及平遙市(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設);壽陽縣屬第一專區。另外,昔陽、和順、左權、榆社縣仍屬太行區第二專區,靈石縣屬太岳區第一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年2月,晉中行政公署與太原市政府合併,稱太原市政府,原屬晉中區第一、第三專區的縣相應改屬太原市第一、第三專區。同年5月,太行區調整區劃,分設5個專區,境內置左權專區,專署駐左權縣,轄左權、昔陽、和順、榆社4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華北人民政府將左權專區與太原市第一、第三專區部分地區合併,設立榆次專區,歸山西省管轄。9月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為省政府派出機構,專署暫駐太谷縣城。9月24日,專署駐地遷至榆次城內。榆次專區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榆社、左權、和順、昔陽、壽陽、平定、盂縣13縣和陽泉工礦區。
1950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名為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專員公署。1951年4月,榆次專區增轄交城、文水、汾陽、孝義、清源、徐溝6縣。1952年6月,又增轄臨縣、離石、方山、中陽4縣。此後,清源、徐溝合併為清徐縣;離石、方山合併為離山縣;榆次縣改設榆次市。1955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區專員公署又改稱山西省榆次專員公署。1958年11月,榆次專區改名晉中專區,設立山西省晉中專員公署,仍為省政府派出機構。同時調整行政區,晉中專區轄7縣2市,即陽泉市(昔陽、盂縣併入)、榆次市(壽陽併入)、太谷縣(祁縣併入)、汾陽縣(交城、文水縣併入)、介休縣(靈石、孝義縣併入)、離石縣(中陽、離山縣合併)、和順縣(左權縣併入)、平遙縣和臨縣。1959年6月至1961年5月,各縣陸續分設,恢復原建置。1968年9月,設立晉中地區,成立晉中地區革命委員會,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壽陽、昔陽、和順、左權、榆社、平定、盂縣、交城、文水、汾陽、孝義、中陽、臨縣、離石20縣。1971年4月,交城、文水、汾陽、孝義、中陽、臨縣、離石7縣劃歸新設立的呂梁地區。1978年5月,改設晉中地區行政公署,仍為省政府派出機構,轄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壽陽、昔陽、和順、左權、榆社、平定、盂縣13縣和榆次市。1983年7月,平定、盂縣歸屬陽泉市轄,榆次市、縣合併為榆次市。1992年2月,介休縣改設介休市。1996年1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省級榆次經濟技術開發區,隸屬晉中地區管轄。1999年9月2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晉中地區,設立地級晉中市。榆次市改設榆次區。2019年12月9日,國務院批複同意晉中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太谷縣,設立晉中市太谷區,行政區域管轄範圍和政府駐地不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偏東,地理坐標為東經111°25′—114°05′,北緯36°40′一38°06′。東依太行山,與河北省的井陘、贊皇、內丘、邢台、涉縣5縣及武安市毗鄰;西傍汾河水,與呂梁市的文水、汾陽、孝義、交口4縣市相連;東北、西北分別與陽泉市的郊區、平定縣、盂縣和太原市的迎澤區、小店區、陽曲縣、清徐縣交界;東南、西南分別與長治市的武鄉、沁縣、沁源、黎城4縣和臨汾市的霍州市、汾西縣接壤。境內東西長約240千米,南北寬約160千米,總面積1639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晉中市境內山、川、丘陵皆備,氣候四季分明,自然條件比較優越。東部山地嶺高坡廣、林木豐茂。晉中市位於太行山脈中段與太原盆地之間。山地、丘陵、平原皆備。地勢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佈。從東到西有太行山脈、沁潞高原、太岳山脈、太原盆地相間排列,成為地形基本格局。全市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各地高低相差較大。東部太行山和東南部太岳山所處山地區海拔在1000米~2500米之間,最高處靈石縣境內的太岳山脈主峰牛角鞍,海拔為2567米;中部丘陵區海拔在800米~1200米之間;西部汾河谷地所在平原區海拔多在800米以下,靈石縣石橋村附近汾河出境處河灘,海拔僅574米,是全市最低處。根據地貌的形態、成因及岩性特徵,全市地貌可劃分為4大類13小類。

氣候

晉中市地處中緯度內陸黃土高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區。氣候的基本特徵為:一年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晴氣爽,冬季寒冷少雪,春、秋短促,冬、夏較長。由於受地形影響,氣候帶的垂直分佈和東西差異比較明顯,總體上熱量從東向西遞增,即西部平川高於東部山區;降水則自東向西遞減,即東部山區多於西部平川。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形成雨熱同季的氣候。按照氣候的6個類型,作物品種的6個熟期以及生產特點,全市可分為6個氣候區。

水文

晉中市河流分屬黃河流域和海河流域。屬黃河流域的河流主要有瀟河、象峪河、烏馬河、昌源河、惠濟河、柳根河、瀴澗河、龍鳳河、靜升河、仁義河、段純河、交口河等,大多發源於東部太行山、太岳山,流向由東向西,都注入汾河。屬海河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清漳河、濁漳河和松溪河。清漳河、濁漳河注入南運河;松溪河注入子牙河。汾河為流經境內第一大河,由北向南經太原盆地中部,在祁縣城趙鎮夏家堡村進入晉中境內,經平遙縣、介休市,於靈石縣南關鎮石橋村出境入臨汾市霍州。境內全長128千米,流域面積9116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晉中市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發現各種燃料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共65種,礦床97個,礦點、礦化點400餘個,開採點443個。已探明儲量並列入《山西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有13種,分別是煤炭、石膏、水泥用灰岩、電石用灰璃用砂岩、耐火粘土、鐵礦、鋁土礦、鈦鐵礦、鉻礦、硫鐵礦、石榴子石、水泥配料用粘土。優勢礦種為煤炭、石膏、水泥用灰岩、電石用灰岩、玻璃用砂岩、耐火粘土、鐵礦、鋁土礦和未查明工業儲量數的白雲岩(含制鎂用)、硫鐵礦、含鉀頁岩、玄武岩及石灰(砂)岩等共10餘種。

植物資源

晉中市位於山西腹地,氣候條件適中,土壤種類繁多,適合溫帶植物生長。全市約有野生植物種類10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喬灌木樹種近300種,草本植物200餘種。列入《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的有8種,分別為核桃楸、水曲柳、翅果油樹、刺五加、蛸實、黃苠、天麻、野大豆,均屬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動物資源

晉中市共有陸棲脊椎動物4綱27目66科231種。其中鳥類172種(屬中日保護候鳥協定保護種類有65種),佔全省鳥
老虎
老虎
晉中鳥類類總數的55.17%;哺乳類42種,佔全省哺乳類總數的53.16%;兩棲爬行類17種,佔全省兩棲爬行類總數的50%。還分佈有26種淡水魚類和688種昆蟲類。大部分飛禽猛獸棲息於太行、太岳山區森林茂密地帶,平川地區則以小型動物為主。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金錢豹、林麝、金雕、大鴇4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水獺、青鼬、大天鵝、鴛鴦、蜂鷹、蒼鷹、雀鷹、松雀鷹、大鵟、普通鵟、禿鷲、游隼、燕隼、紅隼、灰鶴、小杓鷸、紅角鴞、雕鴉、縱紋腹小鴞、長耳鴞、短耳鴞等21種;屬山西省重點保護動物有刺蝟、復齒鼯鼠、蒼鷺、池鷺、金眶鴴、䴉嘴鷸、普通夜鷹、藍翡翠、星頭啄木鳥等9種。
位於晉中市和順縣周邊的太行山上目前生活著一個華北豹種群,其數量超過13隻。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2月,晉中市下轄2個市轄區(榆次區、太谷區),8個縣(祁縣、平遙縣、靈石縣、壽陽縣、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代管1個縣級市(介休)。晉中市人民政府駐榆次區新華街199號。
晉中市行政區劃表
名稱行政區劃代碼面積(平方千米)下轄區域
榆次區1407021318北關街道、錦綸街道、新華街道、西南街道、路西街道、經緯街道、安寧街道、新建街道、晉華街道、烏金山鎮、東陽鎮、什貼鎮、長凝鎮、北田鎮、修文鎮、郭家堡鄉、張慶鄉、莊子鄉、東趙鄉
太谷區1407031046明星鎮、胡村鎮、范村鎮、北汪鄉、水秀鄉、陽邑鄉、小白鄉、任村鄉
榆社縣1407211700箕城鎮、雲簇鎮、郝北鎮、社城鎮、河峪鄉、北寨鄉、西馬鄉、蘭峪鄉、講堂鄉
左權縣1407222022遼陽鎮、桐峪鎮、麻田鎮、芹泉鎮、拐兒鎮,寒王鄉、石匣鄉、龍泉鄉、粟城鄉、羊角鄉
和順縣1407232194義興鎮、李陽鎮、松煙鎮、青城鎮、橫嶺鎮、喂馬鄉、平松鄉、牛川鄉、馬坊鄉、陽光占鄉
昔陽縣1407241945樂平鎮、皋落鎮、東冶頭鎮、沾尚鎮、大寨鎮、李家莊鄉、界都鄉、三都鄉、趙壁鄉、孔氏鄉、閆庄鄉、西寨鄉
壽陽縣1407252116朝陽鎮、南燕竹鎮、宗艾鎮、平頭鎮、松塔鎮、西洛鎮、尹靈芝鎮、平舒鄉、謦愁鄉、溫家莊鄉、景尚鄉、上湖鄉、羊頭崖鄉、馬首鄉
祁縣140727853昭余鎮、東觀鎮、古縣鎮、賈令鎮、城趙鎮、來遠鎮、西六支鄉、峪口鄉
平遙縣1407281254古城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古陶鎮、段村鎮、東泉鎮、洪善鎮、寧固鎮、南政鄉、中都鄉、岳壁鄉、卜宜鄉、孟山鄉、朱坑鄉、襄垣鄉、杜家莊鄉、香樂鄉
靈石縣1407291202翠峰鎮、靜升鎮、兩渡鎮、夏門鎮、南關鎮、段純鎮、馬和鄉、英武鄉、王禹鄉、壇鎮鄉、梁家焉鄉、交口鄉
介休市140781744北關街道、西關街道、東南街道、西南街道、北壇街道、義安鎮、張蘭鎮、連福鎮、洪山鎮、龍鳳鎮、綿山鎮、義棠鎮、城關鄉、宋古鄉、三佳鄉

人口民族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89484人,比上年末增加79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26699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
晉中
晉中
人口城鎮化率)為56.84%,比上年末提高1.47個百分點。全年全市出生人口30221人,人口出生率8.93‰;死亡人口22313人,死亡率6.59‰;自然增長率2.34‰。201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9.81%,比上年末提高1.31個百分點。

政治


職務姓名
市委書記吳俊清
市委副書記、市長常書銘
統計截至2021年3月

友好城市

奧地利薩爾茨堡州瓦爾斯-西岑海姆市(2008年7月15日)。
匈牙利雅斯·納吉孔·索爾諾克州索爾諾克市(2009年7月起)。
匈牙利索爾諾克市(2009年9月10日)。
越南會安市(2010年9月8日)
寮國琅勃拉邦市(2012年2月5日)
義大利利莫省(2019年10月28日)
浙江省金華市。

經濟


2020年晉中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46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0.9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668.0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689.8億元,同比下降2.2%。
2017年,晉中市地區生產總值1284.9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1.4億元,增長2.9%,占生產總值的比重8.7%;第二產業增加值595.2億元,增長4.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46.3%;第三產業增加值578.3億元,增長8.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45.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8274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計算為5682美元。
2017年,晉中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8.1億元,比上年增長17.1%。稅收收入81.8億元,增長35.0%,其中國內增值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共計完成稅收64.6億元,增長69.2%。
2017年,晉中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8.9億元,增長12.8%。其中,用於民生的支出231.0億元,增長13.2%,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8%。在民生支出中,節能環保支出增長77.4%、農林水支出增長24.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16.8%、住房保障支出增長14.4%、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3.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7%。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36%。
2017年,晉中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7%,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0.4%。市區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4%。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5.5%,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8.9%,生活資料價格下降1.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9.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5%。
2017年,晉中市固定資產投資641.2億元,增長6.0%。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完成128.3億同比增長比增長長10.8%。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164億元,增長13.9%。民間投資417億元,增長4.1%。分登記註冊類型看,內資企業投資609.7億元,增長4.9%;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投資13.1億元,增長17%;個體經營投資18.4億元,增長45.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6同比下降8同比下降,下降10.0%;第二產業投資219.7億元,增長15.5%;第三產業投資359.7億元,增長7.8%。全市工業投資217.9億元,增長15.0%。其中,煤炭工業投資49.6億元,增長7%,非煤產業投資168.3億元,增長17.6%;傳統產業(煤炭、焦炭、冶金、電力)投資合計118.8億元,增長29.9%,非傳統產業投資合計99.1億元,增長1.1%。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68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43個,計劃總投資2630.6億元,完成投資398.7億元。
2017年,晉中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8元,增長6.8%。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7元,增長6.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長6.7%。城鎮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2417元,增長8.1%;農村占調查總戶數20%的低收入者收入3677元,增長16.1%。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999元,增長6.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052元,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097元,增長4.7%。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27.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27.7%。

第一產業

2017年,晉中市農作物種植面積299.6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4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52.2千公頃,減少4.6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39.3千公頃,增加0.3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9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8.3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211.1千公頃,減少4.1千公頃;小麥種植面積6.1千公頃,與上年持平。果園面積31.2千公頃,增加0.6千公頃。
2017年,晉中市糧食產量176.1萬噸,減少8.4萬噸,減產4.5%。其中,夏糧2.8萬噸,增產4.3%;秋糧173.3萬噸,減產4.7%。全年全市肉類總產量22.6萬噸,比上年增長6.6%。其中,豬肉產量12.1萬噸,增長3.4%;牛肉產量2.1萬噸,增長16.7%;羊肉產量1.9萬噸,增長5.6%;禽肉產量6.3萬噸,增長8.6%。牛奶產量14.3萬噸,與上年持平。禽蛋產量16.7萬噸,增長3.7%。水產品產量3625噸,增長6.9%。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61.1萬千瓦,下降16.7%。機械耕地面積267.3千公頃,下降1.4%;機械播種面積249.2千公頃,下降1.9%;機械收穫面積147.7千公頃,增長2.6%。全年全市農機化經營總收入15.8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積12.5千公頃,增長25.0%。

第二產業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規模以上工業法人企業523家,比上年增加22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77.3億元,增長4.3%。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完成20.0億元,增長6.2%,佔比4.2%。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高端裝備製造業增長44.0%,新能源產業增長31.7%,新材料產業增長16.8%,生物產業增長4.4%。
2017年,晉中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7288.6萬噸,比上年下降4.6%;發電量192.3億千瓦時,下降4.4%;焦炭產量1160.7萬噸,增長1.7%;粗鋼產量215.1萬噸,增長29.7%;氧化鋁173.3萬噸,增長233.9%;汽車產量86252輛,增長633.4%;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電池從無到有,分別生產10988輛、17210千瓦。
2017年,晉中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86.9億元,比上年增長39.7%。其中,煤炭行業、焦炭行業、機械行業、冶金行業、非金屬礦製品業、化工行業、電力行業和醫藥行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49.4億元、214.7億元、158.7億元、127.6億元、77.9億元、67.5億元、50.0億元和27.7億元,分別增長56.1%、67.2%、72.1%、7.6%、10.0%、22.3%、3.8%和12.1%;食品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4億元,下降6.0%。
2017年,晉中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48.1億元,增長409.2%;實現利潤57.3億元,增加79.5億元。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7.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83.3元,下降3.0元。
2017年,晉中市建築業增加值82.9億元,增長4.2%。資質以上建築企業總產值241.2億元,增長7.8%,共簽訂合同額551.5億元,增長20.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34.2萬平方米,增長2.0%,竣工面積144.1萬平方米,下降8.9%。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共216家,其中,一級企業7家。

第三產業

2017年,晉中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16.0億元,下降35.2%。其中,住宅投資75.5億元,下降33.6%。
2017年,晉中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7.3億元,增長6.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89.3億元,增長7.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18.0億元,增長6.2%。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562.5億元,增長6.6%;餐飲收入額44.8億元,增長7.3%。全年全市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85.3億元,增長3.0%。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單位網上零售額3.9億元,增長21.3%,占限額以上零售額比重2.1%。全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1205戶,增長30.9%。
2017年,晉中市海關進出口總額176086萬元,比上年增長26.8%。其中,出口額138847萬元,增長16.0%;進口額37239萬元,增長94.8%。全年出口焦炭5.1萬噸,比上年下降40.9%,出口金額8882萬元,增長26.2%;出口鋼鐵管配件1.1萬噸,下降10.4%,出口金額11828萬元,下降3.8%;出口鮮、干水果及堅果9394噸,下降30.7%,出口金額5502萬元,下降32.0%;出口陶瓷7034噸,增長107.7%,出口金額7540萬元,增長147.2%;出口角鋼及型鋼3.3萬噸,下降33.8%,出口金額11662萬元,下降10.2%;出口玻璃器皿8119噸,下降9.6%,出口金額18076萬元,增長4.6%;出口電器及電子產品26054萬元,增長159.6%;出口高新技術產品707萬元,下降67.6%。
2017年,晉中市新簽項目(合同)數4個;合同利用外資項目投資總額12400萬美元,下降4.4%;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8595萬美元,增長1.9%。
2017年,晉中市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5.5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4.9億元,電信業務總量30.7億元。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77.3萬件,國內普通包裹業務4.7萬件,國內標準快遞業務量1326.5萬件。全年全市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6.3萬戶。年末行動電話用戶331.0萬戶。其中,3G行動電話用戶15.9萬戶,4G行動電話用戶260.5萬戶。年末全市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357.3萬戶。全市寬頻接入用戶71.9萬戶,手機網際網路上網人數286.8萬人。
2017年,晉中市接待入境旅遊者24.47萬人次,增長7.7%。其中,外國人15.71萬人次,增長8.08%,港澳台8.75萬人次,增長7.2%;接待國內旅遊者7927.6萬人次,增長25.1%。旅遊外匯收入13137.1萬美元,增長8.3%,國內旅遊收入815.60億元,增長25.3%,旅遊總收入823.72億元,增長25.2%。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571.6億元,比年初增加205.5億元,增長8.7%。各項貸款餘額1580.0億元,比年初增加200.1億元,增長14.5%。全年全市保費收入72.4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其中,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6.7億元,增長12.2%;壽險業務保費收入50.4億元,增長19.4%。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8.9億元,下降48.6%。

文化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共有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2個,藝術表演團58個,公共圖書館11個。年末全市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達1711千冊。文物保護單位1034個,劇院(影劇院)29個。年末全市共有電視台11座,廣播電台節目11套。有線電視用戶32.4萬戶。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52%,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72%。
晉商的商業活動創造了晉中的商業文化。從經商理念、價值取向、職業道德到經營方式、組織管理手段乃至簿記、珠算、密押等技術方法,形成一整套倫理文化和制度文化。這是最本質涵義上的晉商文化。此外,由於晉商活動在各行各業中的主流地位,晉商的生存和發展帶動了一系列的文化現象。從平遙古城199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到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一年勝過一年的國際影響;從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走紅,到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熱播和話劇《立秋》的轟動;承載著晉商文化豐富內涵的“四大城”(太谷城,平遙古城、祁縣歷史文化名城和榆次老城)“六院”(榆次常家莊園、祁縣喬家大院、渠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太谷孔祥熙宅院)。
--晉商文化
建築文化飲食文化戲曲文化
武術文化育人文化收藏文化

民俗風情

晉中也是民間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的集散地:“寒食節”發源於介休,牛郎織女的傳說發源於和順,壽陽傳說是壽星的故鄉,左權小花戲、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等民間文化滋養著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勞作的人們。
每年農曆清明節前二日古稱寒食節,這是源於晉中而傳遍全國的節日之一。起因是春秋時期晉國功臣介子推在綿上邑(今介休)被焚而死,晉文公深感悲痛,下令全國在這一天不準生火做飯,用乾糧或冷食充饑。秦漢以後,逐步成為地方風俗並向外擴散。唐宋時期,有許多文人學士利用寒食節來謳歌介子推“不言祿”的高風亮節。同時,因清明節前二日正好與“一百五”(冬至后的105天)相吻合,故民間又把寒食節作為冥婚配干喪或暫厝合葬的鬼節日。唐代詩人姚合曾在《寒食》中寫道:“今朝一百五,出戶雨初晴”。直至明清時期,各地仍延續寒食節餐飲冷食的習慣,用以追念介子推。再是,這一天可以隨便興工動土,民間拆房建房或修橋鋪路時,都要事先在這一天挖挖土地、鏟鏟牆,以示工程已經開始,待日後正式興工時,別的神靈也不會幹預。

地方特產

特產簡介
介休貫餡糖營養豐富,具有皮兒薄,餡兒香,氣味芬芳,味道鮮美可口等特點
介休鹿茸在中藥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介休五靈脂分為靈脂米、靈脂塊(血靈脂、糖靈脂)兩種
貓耳朵用手指將小面塊按成貓耳朵形狀,麵食形狀美觀,筋性強
蕎面涼粉清涼適口,待客佳品
平遙碗托董宣首創,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灌餡糖糠粞、清紅絲,核桃仁、綿白糖、桂花、玫瑰、芝麻作成
太谷餅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區得名
平遙牛肉清代皇宮貢品
吊爐燒餅是昔陽的傳統食品,產生於金元時期
珍珠粥壽陽民間普通的小米綠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讚賞
壽陽茶食唐朝皇宮貢品,待客宴賓之品

交通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公路通車里程16024.7千米,比上年增加36.5千米,增長0.2%;其中高速公路625.0千米。民用汽車保有量57.7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2996輛),比上年末增長9.7%,其中私人汽車51.9萬輛,增長10.9%。本年新註冊汽車6.7萬輛,增長15.5%。年末轎車保有量35.5萬輛,增長10.1%,其中私人轎車34.2萬輛,增長10.0%。

鐵路

大西高鐵、南同蒲鐵路、太焦鐵路、陽涉鐵路南北縱穿,石太鐵路東西橫貫。榆次區設榆次站(一等站)、晉中站(高鐵站一等站),靈石、介休、平遙、太谷、祁縣擁有高鐵站。
2015年7月30日,山西省第一條跨區域城際鐵路——晉中太原城際鐵路2號線試驗段正式開工。

公路

307國道與108國道縱橫貫穿整個晉中市,是晉中與外部聯繫的重要通道,它們和境內的九條省道、青銀高速、太佳高速等組成了遍布全市的快速公路交通網路。位於介休市新建路的介休汽車站是晉中汽車客運交通的樞紐,有開往太原及周邊地區的客運班車。 縣鄉級公路可通達所有鄉鎮及95%以上的行政村。太舊高速公路、大運高速公路、太長高速公路等3條高速公路和108國道、208國道、207國道、307國道以及12條省級公路南北交織,東西穿梭,構成網狀。主城區榆次與太原之間已建設匯通路、馬練營路等快速路,龍湖大街,順城街也完成快速化改造。

社會


教育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有普通高等學校17所,普通中學232所,小學673所,幼兒園589所。
2017年各類教育發展情況(單位:人)
指標招生比上年增長%在校生比上年增長%畢業生比上年增長%
高等教育5717510.01855413.2441619.1
普通高等學校5702010.51838704.44171314.7
普通中學590007.31652323.852763-2.1
普通高中18935-1.9570510.918398-2.4
普通初中4006512.31081815.434365-2.0
小學37525-0.6235635-0.53905212.2
特殊教育28921.4155721.31932.7
學前教育419401.31142422.237293-3.7
晉中市普通高等學校統計表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明向校區)山西醫科大學(新校區)太原師範學院
山西中醫藥大學(晉中校區)山西傳媒學院(文華校區)晉中學院山西能源學院
晉中信息學院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山西職工醫學院--

科技

2017年,晉中市專利申請受理量為183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為428件。全年全市專利授權量為978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509件。按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年末累計認定高新技術產業企業92家,比上年增加8家,高新技術企業銷售額達84.6億元。全市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數20家,省級眾創空間15家。

衛生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和村衛生室)3783個。其中,醫院106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個。全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15815張,其中,醫院床位11656張,衛生院床位3370張。全市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824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129人,註冊護士7632人。

體育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擁有各級體育機構12個,體育運動學校1個,體育場2個,體育館13個。全市共有二級運動員205人,二級裁判員292人。全市體育電腦彩票銷售點310個,全年銷售中國體育彩票21300萬元。

基礎設施

2017年,晉中市全社會用電總量175.06億千瓦小時。其中,第一產業用電4.58億千瓦小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2.6%;第二產業用電135.84億千瓦小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77.6%,其中工業用電133.66億千瓦小時;第三產業用電17.77億千瓦小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10.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6.87億千瓦小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9.6%。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42.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54.6萬人,增加0.2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54.7萬人,增加0.4萬人。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制度整合併軌,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06.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32.2萬人,減少685人。參加工傷保險38.7萬人,增加506人。參加生育保險36.0萬人,增加1.6萬人。
2017年,晉中市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140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6862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17138人。全年共有發放城鄉最低保障資金15612萬元。
截至2017年底,晉中市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71個。其中,老年人與殘疾人服務機構56個,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床位數6109張。全年全市共有福利彩票銷售點327個,福利彩票銷售收入31152萬元。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財政部共同確定為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旅遊


風景名勝

晉中文物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自然和人文景觀星羅棋布,可開發的旅遊景點約佔山西省的十分之一。其中,國
晉中
晉中
晉中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8處,縣(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32處。境內有平遙、祁縣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左權龍泉、壽陽方山、榆次烏金山三處國家森林公園。平遙古城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晉商文化為主要特色的“兩城(平遙古城、榆次老城)、兩寺(雙林寺、資壽寺)、四山(介休綿山、榆次烏金山、靈石石膏山、壽陽方山)、五院(曹家大院、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莊園)”等景點是山西省旅遊熱線之一。
晉中市主要旅遊景點有渠家大院、榆次老城、王家大院、喬家大院、平遙古城、榆次常家莊園、綿山、張壁古堡、常氏靜園、體和堂、客院、廣和堂、孔祥熙宅院、白塔、大寨村、石馬寺、毛家大院、龍岩大峽谷、紅崖大峽谷、水墨頭漁鄉、卧佛寺、東北堡門、常氏祠堂、杏園、獅園、常氏可園石芸軒書院、四十四帝后帖、後街、奉旨承恩坊、養和堂、慎和堂、雍和堂、謙和堂、節和堂、人和堂、華展凈信虛閣、凈信、鎮國寺鎮鎮國寺鎮國寺、文廟大成殿、“日升昌”票號後土相後土後土廟、洪山源泉、襖神樓、迴鑾寺、曹家大院、石膏山、資壽寺、介子推廟、方山國家森林公園、祁寯藻故里景區、尹林芝烈烏金山金山山國家、榆社-清涼寺、禪山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響堂寺石刻、福祥寺、祁縣何家大院、革命聖地麻田、和順-兵憲牌坊、懿濟聖母廟、后溝古村、雙林寺。

代表人物


介子推溫庭筠祁奚文彥博渠本翹祁雋藻
郭泰喬致庸王允陳永貴雷履泰王維
郭蘭英閻維文張繼鋼邢志兵--

獲得榮譽


全國雙擁模範城暢遊中國100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中國最具影響力文化旅遊城市
2019年中國地級市百強第97名2019年國家園林城市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縣)”“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城市和地區GDP排名177位。
2020年1月,“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排名第200位。
2020年8月5日,入選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名單。
2020年12月8日,全球城市2020-2021年度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公布,晉中經濟競爭力排名第627位,可持續競爭力排名排名第600位。
2020年12月16日,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第144位。
2021年1月,入選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