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界

公共租界

公共租界(gōng gòng zū jiè)舊時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在我國大城市以租借名義強迫劃定的共同管理的區域。中國共有兩處公共租界,分別是上海公共租界和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圖中是上海公共租界標誌。

上海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闢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設立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確定(今河南路)。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闢美國租界。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合併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併,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

擴張

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展,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平方千米),東面擴展至周家嘴(今平涼路軍工路轉角處);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三十年代

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在蔣介石主政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孤島時期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範圍。人稱“上海日租界”。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交還

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廢除了歷史上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戰時陪都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的一切租界,至此從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1943年8月,日本佔領下的汪偽政權曾象徵性地從日本方面“接收”上海租界)

收回以後

該租界收回以後,仍是上海最繁盛的中心區。統一行政后的上海市政府就設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55年遷往外灘原滙豐銀行大樓。現在則位於由當年的上海跑馬廳改建而成的人民廣場。實際上始終沒有離開原公共租界的範圍。

鼓浪嶼租界


在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佔領了鼓浪嶼島,直到1845年才撤軍。1843年後,廈門根據《中英南京條約》開闢為通商口岸,英國另在廈門本島內港海岸獲得了一塊灘地興建英租界,鼓浪嶼則保持原有風貌。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后,日本佔領台灣,為避免日本進一步覬覦廈門,清朝政府決定尋求“國際保護”,請列強“兼護廈門”。
1902年1月10日(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9國駐廈門領事與清朝福建省興泉永道台延年在鼓浪嶼日本領事館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次年1月,鼓浪嶼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在此前後,陸續有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這樣,廈門地區就形成2個租界隔海對峙的局面。廈門英租界面積狹小,完全是商貿區;而鼓浪嶼面積較大,形成大規模的西式住宅區。
這段時期,有很多傳教士來到鼓浪嶼,他們建立的學校對中國現代教育有重大影響,例如:1898年,英國牧師韋玉振與夫人韋愛莉到鼓浪嶼傳教時創辦的“懷德幼稚園”是中國第一所幼兒園(現已更名為日光幼兒園)。
1930年廈門英租界被國民政府收回后,鼓浪嶼公共租界就成為廈門地區唯一的租界。
1938年日軍進攻廈門,大批華人避居鼓浪嶼。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進駐鼓浪嶼公共租界。
1943年1月11日,美國和英國決定放棄在中國的特殊權利。
1943年5月28日,汪精衛政權收回鼓浪嶼公共租界。
1945年,鼓浪嶼公共租界被國民政府正式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