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廷和
丘廷和
丘徠廷和(1884~1963),字鳳笙,別號悟庄道人,雲南臨滄縣鳳翔鎮人。民國時期,為緬寧縣第一屆參議員。
丘廷和,16歲時,因患重病,雙耳變聾。雖不能以語言直接交談,但求學更加發憤,博覽經史,尤愛讀《隨園詩話》一書。學有成就,曾被聘為縣立師範學堂國文教員,專給學生批改作文,曾赴省垣與摯友孫雨農、陳綬經等在《天南日報》社任編輯。回鄉后,得鄉鄰杜星鶴捐書贊助,在縣城荷花寺(現地區中學址)創辦縣立圖書館,任館長。民國19年(1930)后,龍雲倡修《新纂雲南通志》,通令各縣按提綱上報文征,他整理上報了緬寧資料。民國20年,緬寧縣長陳光露改縣立圖書館為緬寧縣民眾教育館,被任命為館長。曾先後兼任風俗改良委員會主任委員、縣教育文牘、縣政府秘書等職。他一心致力於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並建議政府設文獻編纂委員會,得到縣長華封豫讚許,受聘為主任委員。莫俊周任緬寧縣長時,呈准正式成立縣誌局,任命丘為局長。縣誌局成立后,雖撥專款,僅夠支付1名繕寫工作人員工資及公雜費用,局長及各區鄉所聘請採訪收資工作人員均無報酬。民國35年,因地方官紳爭權奪利,吞食學糧公款,民眾教育館的經費被削減,縣誌局經費分文無著,丘廷和在此情況下憤然辭去公職,回到家中,專心編修《緬寧縣誌》。到1949年成稿,先後經歷了17年。在編志中,為採訪史料,跋山涉水,備嘗艱苦。《緬寧縣誌》稿設大事記、天文、輿地、職官、民政、司法、財政、教育、交通、工業、農業、商務、物產、民族、方言、禮俗、宗教、藝文、金石、藝術、人物、詩文、雜誌等23個綱目,184篇,附地圖4幅,表冊25份。全志資料豐富,是臨滄縣歷史上記載全縣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第一部較全面的方誌史料書。
在民眾教育館任職期間,丘廷和曾舉辦耆老會,為全縣高齡老人祝壽。曾為王綬生、彭應聰兩位老人舉辦重遊泮池活動。為取消繁褥婚禮、移風易俗,在倡導集團結婚、開辦音樂會、組織球隊、國術隊,開辦婦女短期識字班,辦《民眾教育》的街頭小報等方面,丘廷和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指導和幫助子孫廟住持阮來慶成立道教會,被推選為名譽會長,主張信教自由,主持道姑對抗縣長莫俊周“年輕道姑一律還俗改嫁”的命令,鼓勵在寺道姑讀經文、勤紡織,動員婦女留短髮、放纏足,並以身作則,先從自己家中做起。
丘廷和一生酷愛詩文,經常與俸育之、彭應聰、楊潤枝等吟詩唱和,協助彭桂萼、邱原明創辦《警鐘》刊物,提供大量文獻資料,促使《西南邊城緬寧》成書出版。他擅長書法、金石,曾用壽山石篆刻印章300多方,其中以篆刻晉代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全文印章一套著稱於時,省教育廳廳長龔自知為此題贈“嘉惠士林”匾額1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丘廷和年事已高,仍於1962年親自參加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對《緬寧縣誌》稿的修訂工作。1963年因病逝世。遺作《悟庄詩集》手稿一部,多年尋訪無下落,1992年從北京找回,由三子丘懷璽捐獻給臨滄縣誌辦保存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