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鎮

山東省章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原龍山鎮與黨家鎮徠合併),是承接濟南歷城區與濟南章丘區的西部新城區,轄76個行政村,是一座既具古城風韻、又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新城區。

概況


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位於濟南市章丘區西部,東連棗園街道辦事處,南接聖井街道辦事處,北鄰原黨家鎮,西與濟南市歷城區接壤,地處平原,南高北低。距濟南市區25公里,總面積43平方公里,轄36個行政村,2.7萬人。龍山歷史悠久,歷史上一直屬於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宋朝時就設立了龍山鎮,從宋金至民國,一直是歷城縣東部的重要城鎮。建國後區划調整劃歸章丘縣(今濟南市章丘區)。同時又是在改革開放中崛起的一座新興城鎮。
龍山是龍山文化的命名地,擁有城子崖遺址、西河遺址、東平陵故城、“漢墓群、韓信橋、太平寺”等文物古迹。濟南市章丘區龍山東,濟青公路北側,有一長方形高地,宛若城垣,名曰“城子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文化的代表遺址和命名地,兼有岳石文化和周至漢代的遺存。位於濟南城東濟南市章丘區龍山武原河畔被稱為"城子崖"的台地上。東西約430米,南北約530米,總面積20餘萬平方米。台地現存範圍東西約200米,南北約350米,文化堆積厚約3米,為重點保護區。1928年春,吳金鼎在山東考古調查時發現。1930年11月和次年10月,中央研究院與山東省政府聯合組成山東古迹研究會,先後兩次進行發掘,揭露面積15600平方米。上層為周至漢代幾個不同時期的遺存,下層是首次發現的一種以磨光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因陶器燒成溫度較高,胎質堅實,顏色較純正,與已知的以紅陶和彩陶為主要特徵的仰韶文化有顯著的區別,被稱為"黑陶文化"。又因遺址與龍山毗鄰,遂正式以"龍山文化"命名。
龍山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如今更是一片投資興業的熱土。龍山人民重信守諾,創新開拓。

工業起步


1985年,龍山建鎮時,境內鎮辦工業企業6家,有造紙廠、菱鎂廠、糧油廠、建築隊、鍛造廠、羊毛衫廠。鎮辦企業職工人數510人,年產值222.14萬元,利潤17.57萬元;村辦企業30家,職工人數1111人,年產值412萬元,利潤27.4萬元。1986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616萬元,其中鎮辦企業7家,從業人員700人,年產值303萬元;鎮、村、戶企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3%,成為全鎮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1987年,在鎮辦企業普遍推行了承包經營責任制,責、權、利真正落實到企業經營者身上。是年,全鎮工業總產值2392萬元,其中鎮辦企業實現產值425萬元,利潤20萬元;村、戶企業50處,產值1967萬元。造紙廠投資106萬元,新上衛生紙生產流水線,並正式投產。1988年,在鎮辦企業實行內部優化組合,全面引入競爭機制,推行承包、租賃等內部改革;實行全員風險抵押制度,使職工利益與企業利益緊緊聯在一起,有效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是年,全鎮工業總產值3270萬元,其中鎮辦企業產值560萬元,村、戶企業產值2710萬元。1990年,北京藝術學院的汪易揚教授來到“龍山文化”發祥地——龍山鎮,開發“龍山文化”的標誌——龍山黑陶,成立黑陶廠,開發出龍山黑陶的製作工藝,研製出黑陶精品,龍山黑陶製作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帶動了龍山鎮經濟的發展。
1992年2月,鎮委、鎮政府制定《關於鼓勵鎮直有關部門辦企業的暫行規定》,規定部門辦企業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按銷售收入的0.5%提取管理費,政府在建設計劃、用地、立項等方面給予協調,在流動資金、貸款等方面給予支持和補助,對經營困難者,經批准給予免稅2年的照顧,部門幹部職工到企業工作的可保持原有身份不變。1993年3月,鎮委分別轉發了濟南市章丘區委、市政府《關於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暫行規定》和《關於鼓勵黨政機關辦實體和機關事業人員投身經濟活動的暫行規定》。4月,鎮委、鎮政府出台了《關於在全鎮開展“村辦企業年”活動的意見》,制定優惠政策,動員和激勵村辦企業發展。在此基礎上,全鎮上下齊動員,以“村辦企業年”和“企業效益年”活動為動力,掀起了大辦企業,狠抓經濟的熱潮。是年,杲家化工廠、婁家四戶磚廠、南窪軋鋼廠、權西塑料製品廠、權東鋁合金門窗廠等村辦企業相繼建成;高家磚廠、蘭家磚廠、權北磚廠、龍一磚廠等原村辦企業也都恢復生產;大官、南小、閆家等村在原有村辦企業的基礎上,利用公路沿線大力發展起服務、修理、物資供應等沿路第三產業。造紙廠投資42萬元進行了技術改造,當年銷售收入達到540萬元。分別投資40萬元,建起了標準件廠和貢米開發公司,並實現了當年投產,產值達到50多萬元,同時,村、戶企業發展呈現方興未艾之勢。是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8億元,其中鎮辦工業產值3200萬元,村、戶企業1.48億元。1994年8月,鎮委、鎮政府制定《關於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個體、私營經濟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鼓勵、支持、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漸成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以龍山線路器材廠、范家鍍鋅廠等為代表的個體私營企業開始成為全鎮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是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2.43億元,其中鎮辦工業產值4780萬元,村、戶企業1.95億元。1996年,投資160萬元,對造紙廠進行活水治理並完工;以范家鍍鋅廠、龍山線路器材廠、玉龍塑料廠為骨幹的數十家私營企業蓬勃發展。是年,龍山鎮私營企業稅收居全市第四位。鎮、村、戶企業總數達到46家,全鎮工業總產值2.48億元,其中鎮辦企業產值5005萬元,外貿出口供貨值400萬元。
徠1996年底以後,鎮辦企業因機制、銷售等方面的原因,紛紛出現入不敷出、資不抵債、效益下滑、虧損嚴重等問題。1997年下半年開始,鎮政府著手對鎮辦企業實施破產改制,以盤活資產。當年,鉚焊廠、龍喜養殖公司、電子廠、造紙廠等4家鎮辦企業依法破產。同時,以企業改制為契機,加大民營企業發展力度,到年底,全鎮民營企業達到44家,其中產值百萬元以上的10餘家。通過民營企業發展的實踐,鎮委、鎮政府充分認識到了民營企業機制靈活、發展潛力大的特點。為了在全鎮營造民營企業大發展的氛圍,在1997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鎮委、鎮政府對全鎮25位做出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家進行了披紅戴花、隆重表彰,並對納稅額最高的龍山線路器材廠頒發“納稅狀元”匾額。1998年3月,鎮委、鎮政府適時出台《關於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意見》,進一步加大扶持、服務力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4月13日,“龍山鎮個體私營企業家聯誼會”成立(1999年初改名為“龍山鎮企業家聯誼會”),最初會員11家,現已發展到25家。聯誼會是在個體私營業戶(或企業主)自願的前提下,由鎮黨委、政府牽頭成立,定期將會員組織起來,溝通信息,交流情況,相互幫助,共謀發展。企業家聯誼會為全市的首創,在龍山鎮隨後幾年民營企業的迅猛發展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為許多鄉鎮所借鑒。7月,鎮政府出台《關於引進資金、引進項目、引辦企業的獎勵規定》,將“三引進”、企業改制與發展民營經濟有機結合起來,為民營企業隊伍的壯大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到年底,先後以破產的龍喜養殖公司、電子廠、鉚焊廠、建築隊等進行招商引資,使濟南特種動物養殖場、鑫龍食品公司、玉龍塑料廠、龍山陶瓷廠等6家企業在龍山安家落戶。1999年3月9日,龍山鎮在濟南市個體私營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4月,全市農村經濟發展現場會在龍山鎮召開,會議重點推廣了“龍山經驗”(濟南市章丘區委將其概括為:抓住企業改制這個關鍵,走好引進引辦、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兩條路子,保證財政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實現強鎮富民目標和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7月,鎮政府出台《關於規範部門收費行為減輕企業負擔的規定》,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該經驗在《章丘信息》上刊發。是年,全鎮完成工業增加值5500萬元。

人口數據


總人口25992
12780
13212
家庭戶戶數7687
家庭戶總人口(總)25918
家庭戶男12721
家庭戶女13197
0-14歲(總)5361
0-14歲男2717
0-14歲女2644
15-64歲(總)18279
15-64歲男9118
15-64歲女9161
65歲及以上(總)2352
65歲及以上男945
65歲及以上女140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