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電影

捷克斯洛伐克電影

1896年,盧米埃爾兄弟和愛迪生的電影先後在布拉格等地放映。1898年,捷克建築師和照相師J.克爾日涅斯基拍攝了紀錄片和喜劇短片(由喜劇演員J.什瓦爾-馬洛斯特蘭斯基主演)。1911年,建立了第一個影片公司,1912年又建立了幻像公司和阿蘇姆公司。這些公司基本拍紀錄片和新聞片,但也拍少量故事片。1913年幻像公司改編了話劇《混濁的血》(導演E.維茲涅爾)。同年,阿蘇姆公司也拍攝了《埃斯特列拉》(導演M.烏爾班)等故事片。

影片簡介


1896年,盧米埃爾兄弟和愛迪生的電影先後在布拉格等地放映。1898年,捷克建築師和照相師J.克爾日涅斯基拍攝了紀錄片和喜劇短片(由喜劇演員J.什瓦爾-馬洛斯特蘭斯基主演)。1911年,建立了第一個影片公司,1912年又建立了幻像公司和阿蘇姆公司。這些公司基本拍紀錄片和新聞片,但也拍少量故事片。1913年幻像公司改編了話劇《混濁的血》(導演E.維茲涅爾)。同年,阿蘇姆公司也拍攝了《埃斯特列拉》(導演M.烏爾班)等故事片。

職員表


總導演J.克爾日涅斯基

影片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電影陷於停頓。1916年由A.馮茨導演的喜劇片《金心》是這一期間唯一比較好的影片。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建立以後,國內又成立了幾家專門拍攝故事片的公司,拍攝了3部影片。但在外國公司的競爭下,不久陸續倒閉。
在2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電影受到美國好萊塢影片的影響,拍了一些動作片和仿西部片,如山之子(1925,導演V.斯拉文斯基)、《奇米涅卡的項鏈》(1920,導演V.比諾維奇)、《失去魅力的後宮》(1922,導演K.安頓)也有些電影工作者試圖表現人民生活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發展史的作品,如導演J.A.帕洛烏什1918年拍攝的《捷克天空》、導演K.捷格爾於1919年拍攝的《廟宇的建設》等。1922年拍出了第一部斯洛伐克故事影片《小雅諾什》(導演J.西阿凱里、F.戈爾里維)。此外,從20年代開始,許多影片改編了古典文學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導演J.克拉爾根據K.斯維克拉維的作品拍攝的《洪流中的十字架》(1921)等。
1932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為保護民族電影事業頒布了“大陸政策”,規定電影公司每購買和放映5部外國片必須放映一部本國片。1931年建立了巴蘭道夫電影製片廠,這是當時歐洲最大的電影製片基地之一。20年代末捷克斯洛伐克年產故事片近30部,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增至41部。3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電影中比較著名的有《神魂顛倒》(1932,導演G.馬哈特)、《河流》(1933,導演J.羅文斯基)、《炎熱的夏天》(1939,導演F.查普和V.克爾什卡)。同時,有一批被稱為“小現實主義”的影片,也受到歡迎這些影片主要揭示“小人物”的心理活動。
徠隨著聲音在電影中的出現,在捷克斯洛伐克電影中逐漸形成了一個社會批判學派。有些影片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危機和道德淪喪,如V.庫巴謝克導演的《黎明》(1934)、M.弗里奇導演的水上的人們(1937)、M.齊干導演的《營隊》(1937)、O.瓦夫拉導演的《哲學故事》和《柔情蜜意》(均為1937)等。而弗里奇於1937年導演的諷刺喜劇《世界屬於我們》及H.哈斯於同年根據話劇改編的《白色病》,都是反對希特勒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主權威脅的影片。
在法西斯佔領時期,捷克斯洛伐克電影處於低潮,1942年只生產了10部故事片。這一時期的電影創作,除少數改編作品和喜劇片外,均不受歡迎。
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獲得解放,特別是1948年2月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以後,電影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銀幕上出現了新時代的人民形象。個人和社會,勞動和人是當時許多影片的主題,如《沒有翅膀的人》(1946,導演F.察普等);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受到重視,如《久經鍛煉的人》(1950,導演弗里奇)、《新戰士站起來》(1950,導演J.瓦伊斯)、《無產者安娜》(1952,導演K.斯切克雷)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過也成為這一時期的主題之一,如《偷取的國境線》(1947,導演瓦伊斯)、《沉默的壁壘》(1949,導演瓦夫拉等)。此外,歷史片、喜劇片、民間文學改編作品也受到很大重視。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許多電影創作人員開始深入探討道德和精神世界的問題,他們的作品力圖揭示現代人的性格。在藝術手法上,電影工作者繼承民族文化傳統,追求電影樣式風格的多樣化象逃離陰影(1958,導演J.謝克文斯)、《白鴿》(1960,導演F.弗拉奇)、《六月的日子》(1961,導演A.卡赫列克)等,都是有特色的作品。60年代中期以後,有些電影工作者受美國電影的影響,創作上模仿黑色影片,表現了一種消極、陰暗的情緒。
70年代以來,捷克斯洛伐克在電影題材上,除了表現工農生產戰線上的典型人物,如《正常的男人》(1972,導演J.列茹哈)、《婦女的道路》(1974,導演D.科代)、《鸛鳥築巢的地方》(1975,導演斯切克雷)等,許多影片還探討了家庭問題、青年問題,如《我哥哥有一個好兄弟》(1975,導演S.斯特那達)、《飛鳥的陰影》(1977,導演J.巴里克)。此外,兒童片、喜劇片、革命歷史片和改編作品也有不少成功之作。同時,一些電影工作者更加尖銳地揭露社會上的黑暗現象,如《明天我們將行動起來》(1976,導演P.叔爾哥夫)等。
8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電影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許多影片轉而深入研究人的個性的形成,研究人的成長和時代發展的關係。1982年,J.伊列什帕拍攝的《偏蝕》,1983年,J.索烏庫帕拍攝的《袋中風》、同年O.科謝克拍攝的《魯卡什》都是這方面的成功之作。同時,對歷史的分析仍然是電影工作者需要注意的內容。斯洛伐克導演Z.扎貢根據巴列克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助手》(1982),再現了1945~1946年間捷克斯洛伐克的社會變革,同時還分析了人的心理與外界的相互影響。青年問題也是8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電影研究的內容。1981年拍攝的《今天來了一個新青年》(導演V.德爾加)。1983年拍攝的《凡地,啊,凡地!》(導演K.卡赫尼亞)等,都從不同角度對當時捷克斯洛伐克青年的成長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作品評價


捷克斯洛伐克的美術電影在世界美術電影中佔有突出的地位。早在30年代,K.多達勒、G.特爾洛娃等人就製作出第一批動畫片。1945年以後建立了美術電影製片廠。從那時以來,在捷克斯洛伐克已經形成獨具風格的美術電影學派,其中最傑出的是J.特倫卡他的影片《捷克年》(1947)、《白雅王子》(1950)、《好兵帥克》(1955)、《古老的捷克童話》(1963)等都是著名的作品。另一位著名的美術電影導演是K.捷曼,40年來他拍攝了大量作品,其中有12部曾獲得各國際電影節最高獎他的影片《一千零一夜》(1981)、《毀滅性的發明》(1958)等受到世界各地電影觀眾的歡迎。
捷克斯洛伐克的紀錄電影也很發達。40年代的《飛翔之歌》、《斯洛伐克上空之虹》、50~60年代的《夜間城市》、《水與勞動》、《女教師》,70~80年代的《後代和祖先》、《捷克的巴羅克》、《火之花》等,從各個不同方面反映了捷克斯洛伐克社會生活的發展。
捷克斯洛伐克共有6家電影製片廠:巴蘭道夫電影製片廠、布拉格短片電影製片廠、哥特瓦爾德兒童電影製片廠和布拉迪斯拉夫電影製片廠以及新聞電影製片廠、捷軍電影製片廠,年產故事片40~50部,紀錄片、美術片及科教片上百部。捷克斯洛伐克藝術科學院影視所培養電影創作人員,還出版有《電影藝術》、《今日電影》等數種電影刊物。自1950年起在卡羅維發利舉辦國際電影節(1946~1949年在馬里安斯克溫泉舉行),每2年一次,是較有影響的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