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去病故居

陳去病故居

同里鎮三元河畔,有一條石板小街三元街,往西不遠處,便是陳去病故居。大門面街臨河,罩牆高聳,環靜幽靜。陳去病故居是一處古樸平常的清代居名,佔地一千三百六十四點平方米,門楣上方原有“孝友舊業”匾額,進門見有半亭、家祠舊跡,百尺樓、浩歌堂等建築,歷經風雨滄桑,垣幾近殘 危房。進門朝東有一月洞門,楣額“綠玉青瑤館”五字,已是青苔微綠。據載,綠玉青瑤館初建於1932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

地理環境


陳去病故居
陳去病故居
故居原佔地二畝二分半,共有房屋42間,大門面西,房屋臨河而立,故居內原有楣額“孝友舊業”四字,進門原有半
亭,現已不存。宅內主要建築有浩歌堂、百尺樓、綠玉青瑤館、書記及家廟等。故居浩歌堂面闊三間,1920年此屋落成時,陳去病適閱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會,將新屋取名為“浩歌堂”。浩歌堂是陳去病會客之所,堂中原懸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橫匾。“女宗共仰”匾系孫中山先生褒揚陳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誨,以致於成”而親筆所題。
百尺樓是陳去病藏書和寫作的地方,一樓一底,十分簡樸。他所編著的《百尺樓叢書》,即以此樓而定名。綠玉青瑤館又稱堂樓,坐西面東,五樓五底二廂房,共有13間。進堂樓首先撲入眼中的是由近代書法家楊千里先生手書的“綠玉青瑤館”五個大字鑲嵌在楣額中。堂樓北側及北廂樓系陳去病的卧室和又一個寫作的地方。

人物生平


陳去病故居
陳去病故居
陳去病(1874—1933)近代詩人,南社創始人之一。原名慶 林,字佩忍,號垂虹亭長。江蘇吳江同里人。祖上以經營榨油業致富。因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參加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宣傳革命不遺餘力。在推翻滿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討伐袁世凱的護法運動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詩多抒發愛國激情,風格蒼健悲壯。1923年擔任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為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1928年後曾任江蘇革命博物館館長、大學院古物保管委員會江蘇分會主任委員。1933年,病逝於故鄉同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