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

漢語詞語

水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shuǐ shǒu,基本解釋:船工,駕船的人;指船員;水兵;船員職稱之一。船舶艙面工人。擔任操舵、帶纜、保養船體,以及消防、堵漏、維修裝卸用具等工作。 出自《三國演義·第七六回》:“呂蒙使水手盡穿白衣,扮作客商渡江。”

目錄

出處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而今在船上多年,狀貌氣質,也就是些篙工水手之類,一般無二。”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知縣接了呈詞,即刻升堂,將舵工、朝奉、水手,一干人等,都叫進二堂。”
《元史·外夷傳一·日本》:“至日本,欲攻太宰府,暴風破舟,猶欲議戰,萬戶厲德彪、招討王國佐、水手總管陸文政等不聽節制,輒逃去。”
宋·文天祥 《集杜詩·三》序:“他船皆閩浙水手,其心莫不欲南向。若南船摧鋒直前,閩浙水手在北舟中必為變,則有盡殲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