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東津鎮的結果 展開

東津鎮

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轄鎮

東津鎮,隸屬於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位於北林區東部、呼蘭河中游、小興安嶺余脈與松嫩平原連接區,東與慶安縣歡勝鄉接壤,南與巴彥縣天增鄉相鄰,西與興福鄉、津河鎮相連,北隔呼蘭河與雙河鎮徠相望。2018年,東津鎮區域面積14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有27768人。

2019年10月,東津鎮下轄1個居委會、8個行政村。

2017年,東津鎮企業個數共7個,企業從業人數810人,其中工業企業7個;2018年,東津鎮工業企業個數共7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0個。

歷史沿革


清末,屬綏化府津河區。
民國,屬綏化縣津河鎮。
東北淪陷后,初屬津河保,后隸津河村。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津河區。
1951年,屬第七區。
1956年4月,設利民鄉。
1958年8月,與津河、東津、隆太3鄉合併,成立津河公社。
1961年,析置利民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鄉;12月,改利民鎮,轄利民、利興、利勝、前程、利發、利新、紅光、東升8個生產大隊。
2001年,東津鄉併入利民鎮,利民鎮更名東津鎮,屬綏化市北林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東津鎮轄東津1個居民委員會,利民、紅光、利勝、利發、利新、愛國、先進、福興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3個村民小組。
2019年10月,東津鎮下轄1個居委會、8個行政村。
2019年10月,東津鎮下轄明細
利民街居委會愛國村利民村利勝村利發村
利新村福興村先進村紅光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津鎮位於北林區東部、呼蘭河中游、小興安嶺余脈與松嫩平原連接區.
地形地貌
東津鎮地處小興安嶺余脈與松嫩平原銜接處的低丘陵和平原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地形為中南部丘陵崗地,北部地勢平坦;境內最高峰位於東津火車站。
氣候
東津鎮屬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乾燥寒冷,夏季溫熱多雨,春季多乾旱,秋季多雨雪。多年年平均氣溫4.3℃,1月平均氣溫-23.5℃,極端最低氣溫-34℃;7月平均氣溫23.8℃,極端最高氣溫34℃。生長期年平均145天,無霜期年平均13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844小時。0℃以上持續期188天。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
水文
東津鎮境內有河流2條,總長19千米,年徑流總量0.5億立方米,年排澇量0.22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呼蘭河,從東至西流經境內利勝、利發2個村,長14千米,流域面積13萬平方米,年均流量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東津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蟲害等。風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6—8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9年7月16日下午5時,利發、利民、利勝、利新村遭受歷史上最嚴重的龍捲風襲擊,造成房屋不同程度被大揭蓋、損毀、山牆颳倒等災害,2680間房屋被損毀,3778人受災,大樹、高壓線路等被刮斷或連根拔走,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2067萬元。

人口民族


東津學校
2011年末,東津鎮轄區總人口30845人,另有流動人口480人;總人口中,男性15397人,佔49.9%;女性15448人,佔50.1%;18歲以下4425人,佔14.3%;18—35歲8299人,佔26.9%;35—60歲13844人,佔44.9%;60歲以上4277人,佔13.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0752人,佔99.7%;有朝鮮1個少數民族,共93人,佔0.3%。2011年,人口出生率3.4‰,人口死亡率2.61‰,人口自然增長率0.79‰。
2017年,東津鎮常住人口有23685人。
2018年,東津鎮戶籍人口有27768人。

經濟


第一產業
東津鎮境內加油站
東津鎮耕地面積18萬畝,人均5.8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103畝,林地面積9300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馬鈴薯、烤煙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
2011年,東津鎮農業總產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8.8%;生產糧食9.6萬噸;馬鈴薯種植面積820畝,產量3300噸;烤煙播種面積3240畝,產量562噸;生豬飼養量17.5萬頭,牛飼養量1.5萬頭,羊飼養量8100隻,家禽飼養量14.5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3億元;大型農業機械107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8998元。
截至2011年末,東津鎮累計造林9300畝,林木覆蓋率11.3%,活立木蓄積量15萬立方米。
第二產業
2011年,東津鎮工業企業3家,工業總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2%。
財政金融
2011年,東津鎮財政總收入294萬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2萬元,比上年增長1.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萬元,增值稅10萬元,企業所得稅8.3萬元,個人所得稅1.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3%、0.26%、0.3%和0.2%。人均財政收入0.95萬元,比上年增長0.3%。
2011年末,東津鎮有1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5797萬元,人均儲蓄1932元,各項貸款餘額4900萬元。

社會


文化體育
2011年末,東津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8個;農民書屋10個,總建築面積200平方米,藏書4萬冊;業餘從事文化藝術的人員8人;定期舉辦文化活動有秧歌、書畫展、運動會。
2011年末,東津鎮有體育場地8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春季體育運動大會;6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
教育事業
東津鎮農機綜合服務中心
2011年末,東津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408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1所、在校生800人,專任教師10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80人,專任教師8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主要學校有東津中學。
2011年,東津鎮預算內教育經費70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東津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其中中心衛生院1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計劃生育指導站1個,村級衛生所7個;病床180張,固定資產總值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32人,其中執業醫師38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42人。
2011年,東津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6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
廣播電視
1968年6月,開通了東津鎮有線廣播站,鎮到村50桿千米,村以下80桿千米;廣播喇叭930隻,入戶率21%。
2011年末,東津鎮有線電視用戶7835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7835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1%。
社會保障
2011年,東津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21戶,人數1615人,支出246.1萬元,比上年增長2.6%,月人均127元,比上年增長2.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7人,支出31.9萬元,比上年增長2.3%;農村醫療救助8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63人次,共支出9.3萬元,比上年增長2.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6萬元。
基礎設施
東津鎮農民文化藝術節
2011年末,東津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中國國內函件12138件。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0.6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79%;行動電話用戶1.3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82%;寬頻接入用戶942戶,比上年增加189戶。
2徠011年末,東津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0千米;鎮區公交汽車線路6條,運營總里程290千米,公交運營車輛18輛,年客運量5.4萬人次;計程車108輛;鎮區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8.2千米,生產能力158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3.5千米;鎮區擁有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鎮區公園2個,公園面積1公頃,園林綠地面積0.6公頃。

交通


東津鎮境內以公路運輸為主;哈伊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10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伊春、哈爾濱市;222省道過境,境內長10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慶安鐵力、綏化市;鎮村級公路6條,總長36千米;東津鎮公路客運站日均發送45輛客車,日客運量1800人次,年貨運吞吐量450萬噸。
東津鎮
東津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