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妾(拼音:qiè)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漢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辛(刑具),從女,本義指有罪的女人,即女奴。后指妻妾的妾,指舊時男子除正妻外另娶的女子。妾又用作女子對自己的謙稱。 

文字源流


會意字。從“妾”字的甲骨文字形來看,它的下部是個“女”字(圖B),表示“女人”;上部是個“辛”字的省寫(圖A),“辛”就是一把“平頭鏟刀”。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說:“辛“是給有罪者或異族俘虜行黥刑時所用的刀、鑿一類的刑具,黥刑無法表現在簡單的字形之中,所以就借施刑的工具來表現。因此,“妾”就是指古代的“女奴”。不過,甲骨文中“妾”的用法等同於“妻”,沒有貴賤之分,更無是“有罪女子”之證。所以,論者多以為“妾”上所從的“圖A”形,與“龍(圖C)”“鳳(圖D)”頭上的同形,都是頭飾,“妾”“童”等字上部究竟是刑具,還是頭飾,尚需進一步的研究。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金文字形與甲骨文字形基本一致。小篆字形的下面還是一個“女”字,它的上面趨向了線條化,變成了一個“辛“字。楷體的字形是沿襲小篆的字形而來的,只是將上面的“辛”字省寫成“立”。 

詳細釋義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名詞女奴。woman slave
《尚書·費誓》:“臣妾逋逃。”
《國語·晉語七》:“鄭伯嘉來納女、工、妾三十人。”
舊時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concubine
《易·鼎卦》:“得妾以其子,無咎。”
《呂氏春秋·慎勢》:“妻妾不分則家室亂。”
韓愈《元和聖德詩》:“八月壬午,辟棄城走。載妻與妾,包裹稚乳。”
姬妾;納妾;三妻四妾
謙詞。舊時女子稱自己。I《史記·孟嘗君列傳》:“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妾人;妾身
(Qiè) 姓氏用字。
動詞役使如女奴。《韓非子·忠孝》:“是舜出則臣其君,入則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
娶為小妻。戴名世《王氏墓表》:“若老且死矣,忍妾此弱女子耶?”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漢語大字典》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三】【䇂部】七接切(qiè)
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從䇂從女。《春秋》云:“女為人妾。”妾,不娉也。
【註釋】①給事:供職。②女為人妾:原文是:“卜招父輿其子卜之。其子‘將生一男一女。’招日:‘然。男為人臣,女為人妾。’”③娉(pin):問名。古代婚禮“六禮”之一。即男方請媒人問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說文解字注

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十二字一句。妾、接疊韻。有罪女子給事,若《周禮》女酒、女漿、女籩、女醢、女醯、女監、女冪、女祝、女史、內司服、女御、縫人、女御、女工、女舂抌、女饎、女稾各若干人,各有奚若干人是也。鄭註:“女酒,女奴曉酒者。”古者從坐男女,沒入縣官為奴,其少才知以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雲得接於君者,如內司服、縫人,皆有女御。鄭云:“有女御者以衣服進,或當於王,廣其禮使無色過”是也。奚,女部作㜎。
從䇂女。䇂女者,有罪之女也。七接切,八部。
《春秋傳》云:女為人妾。傳字今補。《左傳·僖十七年》:“卜招父曰:男為人臣。女為人妾。”越王句踐亦云:“身請為臣,妻請為妾。”
妾,不娉也。此釋《左傳》妾字之義,別於上文有罪女子之得接者也。《內則》曰:“聘則為妻,奔則為妾。”不必有罪,故云爾。此與釋《尚書》“𤊾席”“曰圛”一例。 

廣韻

七接切,入葉清 ‖妾聲盍2部(qiè)
妾,不娉。七接切。十。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部】 妾·康熙筆畫:8·部外筆畫: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竝七接切。音踥。接也。得接於君子者也。《禮·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前漢·五行志》:處妾遇之而孕。註:處妾,童女也。
又國名。《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楊慎曰: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非。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可證。
又姓。漢妾胥,妾志,見《印藪》
《說文》:從䇂從女。䇂音愆。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演示

妾

書法欣賞

篆書書法
篆書書法
隸書書法
隸書書法
楷書書法
楷書書法
行書書法
行書書法
草書書法
草書書法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tsʰi̯ap
王力系統tsʰǐap
董同龢系統tsʰjap
周法高系統tsʰjiap
李方桂系統tshjap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葉怗洽jɑp
北魏後期北齊葉怗洽jɑp
齊梁陳北周隋葉怗洽jɑp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tsʰi̯ɛp
擬音/王力系統tsʰǐɛp
擬音/董同龢系統tsʰjæp
擬音/周法高系統tsʰiæp
擬音/李方桂系統tshjäp
擬音/陳新雄系統tsʰǐɛp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字形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入聲二十九葉開口呼三等次清七接切tsʰjæp
集韻入聲二十九葉開口呼三等次清七接切tsʰiæp
禮部韻略入聲七接切
增韻入聲七接切
中原音韻入聲作上聲車遮齊齒呼次清tsʼiɛ
中州音韻入聲作上聲車遮葉且
洪武正韻入聲十葉次清七接切ts‘iep
分韻撮要陰入第二十兼檢劍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