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天王廟的結果 展開

天王廟

湖南鳳凰古城城東南觀景山麓古建築

天王廟:位於湖南省湘西鳳凰縣沱江鎮。相傳是祭祀楊氏三兄弟所建。它不僅是民族古建築的典範,而且還是辛亥革命紀念地。

人物事迹


三王相傳為南宋宣撫靖州軍民總管楊勝龍、楊勝彪、楊勝纂三兄弟。南宋紹興末年到淳熙初年,有辰郡(今辰溪一帶)“土蠻叛賊首“龔之德、龔之奇據浦市一帶,“焚掠瀘麻”;有杜夜(今七良橋鄉杜夜村)“蠻酋”雞冠大王何車,高都“亂民”周彥、周德星等與“峒酋“一起,“精挑悍賊九千”,“蹂躪楚邊,湘西大擾“常德郡守鄢爾榮,無力征剿和收拾騷亂的局面,便向南宋朝庭報告,派兵剿滅,宋孝宗皇帝,便命令楊氏三兄弟出征,他們設計誘敵到鳳凰奇梁橋洞邊進行決戰,大敗賊部。民間有歌謠頌楊氏兄弟功德;“三十六人殺九千,殺在奇梁洞門前,血都流成河,骨頭堆成山,若是你不信,盔甲埋在爛泥田。”
天王廟
天王廟

古代事件

三王廟應始建於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左右。三王在苗疆最負盛名,特別是苗族人極怕他們,人們對他們敬畏過度,以致不顧如來和玉皇的地位,乾脆將“三王爺“改稱“天王爺”了。道光十六年(1836年)清太子太傅果勇候鎮鎮總兵楊芳為其手書“三公天人”金字匾額一幅。
清朝嘉慶二年(1798年)及咸豐六年(1856年)管轄湘西的統治者都曾藉助過神權來統治苗疆,大勢編造天王神靈勝跡,封“三候”設“三候祠”,以此懾服百姓。1911年11月,鳳凰人唐力臣、田應全、田應詔率領光復軍響應率亥革命,誓師舉義,攻城失敗后,駐城的鎮道大員派人四鄉搜捕,將疑為參加過撲城的:青壯年農民捉來,被捉的大喊“冤枉”,當官的也無法認定,於是拉到天王廟去接受“神判“,擲簽決生死,被“神判”為該死的,雖冤枉也無話可說,天王爺定了的哪容申辯!最終被處死。
天王廟
天王廟

近現代事件

天王廟不僅是鳳凰的歷史古迹,民族古建築的典範,而且還是辛亥革命紀念地。
1910年至1911年,鳳凰苗族愛國人士唐力臣、田應全等在此謀划,召集松桃、鳳凰、乾州、永綏等地各族義軍誓師起義,攻打鳳凰廳城,於農歷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取得勝利,建立了國民革命新政權----湘西軍政府,並在天王廟舉行慶祝活動。當時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獲悉鳳凰光復后,特書了“興廢周知”四個大字相贈(現鐫刻於“杜母院”)。天王廟內,至今仍保存有辛亥革命起義軍信條標語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