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追溯系統

食品安全追溯系統

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就是為食品安全負責的一個項目,具體就是把一種食品從生長成熟到之後的生產和包裝情況一一準確的記錄下來,為廣大用戶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全的保障。

目錄

概述


由於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嚴重農產品殘葯、進口食品材料激增等)危機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如何對食品有效跟蹤和追溯,已成為一個極為迫切的全球性課題。目前我國,穀物、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等主要食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發,以及排除我國食品的出口面對進口國食品跟蹤
技術特點 整合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處理、雲計算等技術,以二維碼防偽標籤為載體,兼容條形碼、RFID。實地認證企業及產品信息、實時採集流通信息,順應移動互聯時代,打造穩定、實用、權威、便捷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系統追溯流程
發展歷史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因此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及追溯等問題日漸被人們關注。2002年,歐盟委員會出台了(EC)No178/2002法規,要求從2005年1月1日起,凡是在歐盟國家銷售的食品必須具備可追溯功能,否則不允許上市銷售,不具備可追溯性的食品禁止進口。我國儘管起步稍晚,但確保百姓利益、提高消費者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已經成為政府監管、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可見,食品安全問題關係到社會的健康穩定和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歷來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等各級領導政府的高度重視,也是媒體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尤其是國務院專門成立了國家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於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確保百姓健康的堅強決心和態度。近年來,為促進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政府也積極出台了一系列1號文件,如:2005年1號文件明確了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檢測、監測和強制性檢驗,農業資源、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投入品使用監測屬於公益性技術推廣工作,各級財政要在經費上予以保證;2006年1號文件:加快農業標準化工作,健全檢驗檢測體系,強化農業生產資料和飼料質量管理,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2007年1號文件:加快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2008年1號文件: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依法開展質量安全監測和檢查,健全農產品標識和可追溯制度,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由此,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是一個能夠連接生產、檢驗、監管和消費各個環節,讓消費者了解符合衛生安全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提高消費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提供了“從農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取了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供應鏈環節消費者關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資料庫,一旦發現問題,能夠現有條件下,所謂安全放心的食品是指經權威檢測機構檢驗,各種指標符合國家標準的食品,如:農藥殘留、重金屬、衛生指標等。“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從“農田到餐桌”的各種信息。從食品安全追溯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追溯不僅僅扮演著預防、規範、監控,採取相應的措施消除或是減少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危害的角色,而且食品安全追溯自身也處在不斷的演進過程中,伴隨著時代的要求而不斷進步和完善。而作為一種新興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技術本身具有的非接觸識讀、抗惡劣環境以及保密性強等突出特點,使其成為在物流過程中實施食品跟蹤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技術,並隨著食品安全追溯活動的推廣而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發展方向
食品追溯的未來是廣闊的,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食品追溯系統實施的好,企業可以通過追溯系統做到信息化管理,更準確的把握市場反饋,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社會可以獲得安全的食物,減少了不必要的損失;政府可以做到良性監管,安全預警,而不是事後整改相關知識發明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