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4條詞條名為埃及艷后的結果 展開
埃及艷后
1963年上映電影
《埃及艷后》是由約瑟夫·L·曼凱維奇執導,伊麗莎白·泰勒、理查德·伯頓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63年6月12日上映。
該片講述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與凱撒聯姻,從而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凱撒被行刺后,她又將目標轉向大將軍馬克·安東尼,兩人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
劇照
1、為了保持羅馬的政治安定,羅馬元老院執政官凱撒打敗了叛黨龐倍的軍隊,但是凱撒善待龐倍的下屬,將戰敗后倖存的士兵編入自己的軍隊。凱撒的啞巴手下弗拉維烏斯來通報說軍官坎尼迪斯來了,坎尼迪斯稟告凱撒龐倍丟下軍隊,逃往埃及。
2、凱撒決定前往富饒的埃及,除了要抓住龐倍,同時要化解埃及國王托勒密十三世和其姐克莉奧佩特拉之間的內戰。十三世不願與姐姐共享王位,甚至將姐姐驅逐。凱撒的軍隊到達埃及時趕上墟期,百姓們在皇宮門口做買賣,凱撒沒有使用武力,平安通過了集市。
3、宮廷大臣波第諾斯本想讓凱撒出醜,沒想到凱撒沒有用武力衝撞。凱撒和十三世的老師席鐸特斯、戰士亞其勒斯詳細詢問關於埃及內政的問題。托勒密十三世對凱撒意圖帶回克莉奧特佩拉和自己共同執政很不滿,波第諾斯趁機獻上浸泡著龐倍頭顱的瓮,凱撒一時無言。凱撒被留在埃及皇宮。
4、凱撒在皇宮和手下討論軍隊分佈時,弗拉維烏斯說有個地毯小販經由密道來獻上克莉奧特佩拉女王的禮物,凱撒的手下亞格里巴將軍本想冒充凱撒,被對方識破,對方指定只能凱撒一個人看。凱撒屏退左右,打開地毯出現了一個美女,正是克莉奧特佩拉,運送女王的是她的侍衛阿波羅德斯。
5、克莉奧特佩拉和凱撒商談,克莉奧特佩拉願意幫助凱撒脫離險境,但要求奪回自己的王位,並且要自己單獨執政。克莉奧特佩拉用埃及富足的資源利誘凱撒,凱撒不為所動。凱撒和克利奧特佩拉的初次商談並不成功。
6、克莉奧特佩拉知道皇宮中的所有密道,她通過密道和牆上的小洞窺視凱撒和下屬開會,聽到下屬為凱撒介紹自己。克莉奧特佩拉無意間發現了凱撒的秘密,原來凱撒身患疾病,一旦發病會異常痛苦,只有弗拉維烏斯能接近他、照顧他。克莉奧特佩拉略感訝異。
7、克莉奧特佩拉在自己宮殿里傾聽著費比斯的朗誦,費比斯眼睛失明,耳朵異常靈敏,他聽到凱撒來訪。克莉奧特佩拉僅僅披著一件輕紗躺在長椅上迎接凱撒的到來,凱撒來之後,克莉奧特佩拉向他直言亞其勒斯已經準備進攻,凱撒的處境不比自己好多少,但是凱撒並不放在心上。
8、出了克莉奧特佩拉的宮殿,凱撒的手下就來報告載滿武器的埃及船隻已停靠,凱撒下令秘密進行燒毀埃及船隻的準備。克莉奧特佩拉得知凱撒得的是癲癇,此時阿波羅德斯來稟報凱撒等人縱火燒艦隊卻燒到了埃及的大圖書館。克莉奧特佩拉憤怒指責凱撒燒毀圖書館、毀滅人類文明的行為。
9、凱撒並不滿意克莉奧特佩拉稱呼自己為野蠻人,並起了征服這個女人的心思。這時凱撒的下屬來報告月門被亞其勒斯的軍隊襲擊,凱撒無意再與克莉奧特佩拉糾纏,即刻奔赴戰場。戰況激烈,凱撒的隊伍略佔上風,但是他並不打算進攻。
10、克莉奧特佩拉為防下毒,都由侍女洛托斯試毒,洛托斯被波第諾斯威脅向克莉奧特佩拉下毒,克莉奧特佩拉發現后讓洛托斯喝下毒藥。凱撒向托勒密十三世和克莉奧特佩拉傳遞了羅馬元老院的旨意,處決波第諾斯后又將托勒密十三世和席鐸特斯一起送到已經被自己軍隊包圍的亞其勒斯的軍隊里。
11、克莉奧特佩拉想和凱撒詢問詳細情況,凱撒的疾病又複發了,他急於驅趕克莉奧特佩拉離開,克莉奧特佩拉執意留在凱撒身邊,兩人終於燃起了情意。第二天在所有朝臣面前凱撒將代表權力的皇冠戴在克莉奧特佩拉頭上,並單膝下跪在克莉奧特佩拉身前。
12、凱撒和克莉奧特佩拉討論起埃及的富饒,克莉奧特佩拉甚至相信可以從埃及統治全世界。克莉奧特佩拉詢問起凱撒的子嗣,凱撒的第四任妻子卡普妮雅不孕,而前幾任妻子也並沒有為他留下兒子,克莉奧特佩拉表示自己願意為凱撒繁衍血統。
13、凱撒為了克莉奧特佩拉留在埃及一年,即將要返回羅馬。凱撒和克莉奧特佩拉來亞歷山大大帝的棺墓前,克莉奧特佩拉慷慨激昂地陳述了她對統一世界的渴望,同時告訴凱撒,自己已經有了他的孩子。凱撒最忠誠的手下安東尼告訴卡普妮雅凱撒已和克莉奧特佩拉結婚。
14、克莉奧特佩拉通過祭司的預言得知這是個兒子,她和凱撒都十分開心。克莉奧特佩拉即將分娩,她叮囑侍女一定要將孩子親自抱到凱撒腳下,為的是讓凱撒在眾人面前承認這個孩子的合法性,羅馬法律中一旦在公眾面前抱起嬰孩就承認了孩子的身份。這個孩子成為凱撒的繼承人,取名凱撒里昂。
15、安東尼聽到元老院成員西塞羅聚集成員妄議凱撒,便上前打斷他們的對話。凱撒即將回到羅馬,克莉奧特佩拉想知道凱撒何時會帶自己和兒子回羅馬接受眾人的朝拜,凱撒仍舊受制於元老院,對克莉奧特佩拉的要求陷入兩難境地。克莉奧特佩拉並沒有強求,她選擇遵從凱撒,等待凱撒到來。
16、凱撒的手下軍官魯非歐帶來凱撒成為羅馬終生獨裁領袖的消息。克莉奧特佩拉以為凱撒不再受制於元老院,可以公開承認自己和兒子的身份,魯非歐卻說凱撒仍舊要聽元老院的指示,克莉奧特佩拉不禁有些失望。安東尼提出邀請已經結盟的埃及的女王克莉奧特佩拉參加凱撒的加冕儀式,得到元老院的同意。
17、克莉奧特佩拉還未到達埃及,就以強大的財力為羅馬人民和元老院奉上一場精彩的表演。女王和兒子坐在巨大的獅身人面像雕塑上款款入場,由數百人拉著,場面之壯觀連元老院的人都不禁起立。克利奧特佩拉和凱撒里昂身著黃金製成的衣服,羅馬人民歡呼著迎接這位美麗而富有的埃及女王。
18、克莉奧特佩拉由十餘人抬著下了雕塑,在她向凱撒彎腰致敬的一刻,廣場上的羅馬人民爆發出巨大的歡呼。安東尼見到這位埃及女王也為她的美貌而獃獃地移不開眼睛,屋大維則顯得不屑一顧。凱撒和元老院就一些政治觀念上起了爭執,甚至以取消自己的獨裁者身份相威脅。
19、凱撒漸漸渴望權利,他向元老院提出要奉自己為羅馬國王。凱撒的神智隨著年齡開始漸漸不清醒,元老院害怕凱撒會將眾人殺死。元老院眾人希望元老院成員大臣布魯特斯從凱撒手上拯救羅馬,布魯特斯卻顧念凱撒曾經的救命之恩。幾個月後凱撒告訴克莉奧特佩拉元老院即將承認他是國王。
埃及艷后劇情截圖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Cleopatra | 伊麗莎白·泰勒 | 克莉奧帕特拉七世,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女王 |
Mark Antony | Richard Burton | ---- |
Julius Caesar | Rex Harrison | ---- |
Sosigenes | Hume Cronyn | ---- |
Rufio | Martin Landau | ---- |
Octavian - Caesar Augustus | Roddy McDowall | ---- |
Germanicus | Robert Stephens | ---- |
Eiras, Cleopatra's handmaiden | Francesca Annis | ---- |
Queen at Tarsus(uncredited) | Marina Berti | ---- |
Agitator(uncredited) | Jeremy Kemp | ---- |
Minor Role(uncredited) | Margaret Lee | ---- |
Senator(uncredited) | Desmond Llewelyn | ---- |
High Priestess | Pamela Brown | ---- |
Flavius | George Cole | ---- |
Apollodorus | Cesare Danova | ---- |
Brutus | Kenneth Haigh | ---- |
製作人 | Walter Wanger、Peter Levathes |
導演 | 約瑟夫·L·曼凱維奇、魯賓·馬莫利安、達里爾·F·扎努克 |
副導演(助理) | Ray Kellogg、安德魯·馬頓、Fred R. Simpson、Richard Lang |
編劇 | 約瑟夫·L·曼凱維奇、Appian、Sidney Buchman、Carlo Mario Franzero、Ben Hecht、Ranald MacDougall、Plutarch、Suetonius |
攝影 | Leon Shamroy、Jack Hildyard |
配樂 | 阿歷克斯·諾斯 |
剪輯 | Dorothy Spencer、Elmo Williams |
藝術指導 | John DeCuir |
美術設計 | Herman A. Blumenthal、Hilyard M. Brown、Boris Juraga、Maurice Pelling、Jack Martin Smith、Elven Webb |
服裝設計 | Vittorio Nino Novarese、Renié |
角色介紹
克婁巴特拉
演員伊麗莎白·泰勒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任女法老,才貌出眾,聰穎機智,擅長手腕,一生寫就傳奇二字。特別是捲入羅馬共和末期的政治漩渦,同愷撒、安東尼關係密切,在她死後,埃及成為羅馬行省,她也就是後世所熟知的“埃及艷后”。
安東尼
演員理查德·伯頓
古羅馬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是凱撒最重要的軍隊指揮官和管理人員之一。鍾情於埃及艷后,因此他留在埃及,被羅馬人看成是背叛,後來在亞拉興兵敗給羅馬之後,安東尼與埃及艷后一同選擇了自殺身亡。
凱撒
演員雷克斯·哈里森
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在他出征埃及時,被埃及艷后魅力所迷,幫助她擊敗政敵,統治埃及。愷撒後來因與埃及的聯姻等事件遭羅馬元老院成員的反對,不久被暗殺身亡。
屋大維
演員羅迪·麥克道爾
愷撒的甥孫,被愷撒指定為第一繼承人並收為養子,愷撒被刺后登上政治舞台,在亞克興海戰中擊敗安東尼和埃及艷后的的軍隊,將埃及納入羅馬的版圖。
劇照
專輯名稱 | 序號 | 曲目名稱 | 序號 | 曲目名稱 |
---|---|---|---|---|
《埃及艷后》 | 01 | 《Overture》 | 02 | 《Main Title》 |
03 | 《Pharsalia》 | 04 | 《Caesar to Egypt》 | |
05 | 《VIPs/King Ptolemy》 | 06 | 《Pompey's Ring》 | |
07 | 《Gift for Caesar》 | 08 | 《Only Yesterday》 | |
09 | 《Epilepsy》 | 10 | 《Great Library》 | |
11 | 《Moongate》 | 12 | 《Taste of Death》 | |
13 | 《Sympathy》 | 14 | 《Coronation》 | |
15 | 《Fertility》 | 16 | 《Alexander's Tomb》 | |
17 | 《Calpurnia》 | 18 | 《Caesar's Departure》 | |
19 | 《Fire Burns / Son of Caesar》 | 20 | 《Cleopatra Enters Rome》 | |
21 | 《Cleopatra's Barge》 | 22 | 《Most Becoming》 | |
23 | 《Food》 | 24 | 《Antony Cleopatra in Tarses》 | |
25 | 《Bacchus》 | 26 | 《Antony Cleopatra's Love》 | |
27 | 《One Breath Closer》 | 28 | 《Love and Hate》 | |
29 | 《Athens》 | 30 | 《Cleopatra's Ambition》 | |
31 | 《War》 | 32 | 《Interlude/Sea Battle》 | |
33 | 《My Love Is My Master》 | 34 | 《Two Heads》 | |
35 | 《Better Late Than Never》 | 36 | 《Cleopatra's Son/Antony's Camp》 | |
37 | 《Never Fear》 | 38 | 《Grant Me an Honorable Way to Die》 | |
39 | 《Antony's Retreat/Transitions》 | 40 | 《Dying Is Less Than Love》 | |
41 | 《Octavian the Victor》 | 42 | 《Antony... Wait》 | |
43 | 《Epilogue》 | 44 | 《Exit Music 》 |
穿幫鏡頭
● 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在片中穿越的一處拱門樣式和位置,實際上是她死後300年才出現的。
● 克里奧佩特拉稱呼屋大維為“奧克塔維厄斯·加伊烏斯·朱利葉斯·凱撒·奧古斯塔斯”,而片中的行政院也稱呼他為“奧古斯特”。實際上,此時的屋大維還未獲得“奧古斯塔斯”的稱號,那是在他公元前27年稱帝后才獲得的稱號,而那時,克里奧佩特拉已經死了三年了。
● 在克里奧佩特拉盛大的進入羅馬的巡遊中,觀眾可以看到在路上出現了輪胎的車印。
花絮
● 伊麗莎白·泰勒在該片拍攝期間的化妝和裝飾費用高達194,800美元,其中包括了65套戲服,其中有一套戲服竟然是用24卡拉的黃金布料製成的。
● 在伊麗莎白·泰勒的要求下,影片運用托德-AO系統進行拍攝,而托德系統的發明人邁克爾·托德正是泰勒的第三任丈夫,他不幸在1958年新墨西哥州發生的一起飛機墜毀事故中喪生,而泰勒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這項發明的受益人,顯然她因此在該片中有了片酬外的另一份收入。
● 曾經與約瑟夫·L·曼凱維奇合作過《凱撒大帝》的馬龍·白蘭度本是出演安東尼的人選之一,但是由於檔期與他當時參演的《叛艦喋血記》衝突,只能作罷。
● 《埃及艷后》是當時好萊塢史詩片風潮的產物,米高梅1959年的一部《賓虛》摘得奧斯卡十一項大獎就足以讓20世紀福克斯對《埃及艷后》寄予厚望。為吸引注意力,他們拋棄了原本計劃的女主角瓊·科林斯,轉而啟用當時名聲正盛的伊麗莎白·泰勒,並公開宣稱給予其百萬美金的片酬,這在當時已屬天文數字,但是事後證明,製片方為這個選擇付出沉重的代價。
● 該片幾乎搭建了一個羅馬城,而影片最後的造價高達4400萬美元,算上通貨膨脹考慮,相當於2010年的4億美金之巨。
● 埃及艷後進入羅馬的盛景本是該片的重頭戲,但是因為燈光問題,導致此景的拍攝進度被延後了數月。當終於可以開拍這個場景時,卻發現當時準備扮演埃及艷后兒子的小演員已經長高很多,只能臨時換人。
● 為拍成史詩大作,製片方專門安排了金牌製片人沃爾特·瓦格納擔當該片製片,但是沃爾特卻遭遇事業上的滑鐵盧,此次失敗甚至讓他從此徹底告別了電影製片領域。
● 當20世紀福克斯公司於1959年籌劃拍攝史詩巨作《埃及艷后》時,他們信心滿滿的力圖創造又一個史詩神作,但是從1960年正式開拍后,整部影片的拍攝過程直到最後的票房都超出他們當初的想象。最終,用3年的時間,20世紀福克斯締造了一部話題之作,而福克斯公司卻沒從其中撈到什麼好處,甚至險些破產。
● 伊麗莎白·泰勒和男主角理查德·伯頓的緋聞給影片的拍攝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麻煩,拍攝過程中,伯頓與泰勒卻假戲真做,漸生感情,鬧得沸沸揚揚,而事後也有人認為,這是20世紀福克斯有意放出的緋聞,但是觀眾對此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反感,以至於有人認為這對此後的電影票房產生了巨大的負面作用。
● 影片上映后票房慘敗,並遭到觀眾和影評界的惡評。而在奧斯卡方面,該片當年獲得了最終9項提名,卻大多為非表演類的提名,被寄予厚望的泰勒沒有獲得任何成績,倒是在拍攝過程中更低調的雷克斯·哈里森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20世紀福克斯的最終成績也是如化妝、視效這樣的4個奧斯卡獎項,與《賓虛》的成績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 20世紀福克斯因為對《埃及艷后》巨大的投入和微小的所得,幾乎破產,不得不變賣了263畝的外景地,此後扎努克不得不帶領20世紀福克斯公司,通過低成本的流行電影穩住陣腳,並在1965年憑藉《音樂之聲》820萬美元成本博得1.5億美元票房的收益才徹底扭轉財政困境。
● 該片首次上映時票房僅有兩千多萬美元,還不及影片投資的一半,為了收回成本,福克斯公司多次重映,到了2004年,票房總算累積到了5千多萬。
● 這是伊麗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頓首次合拍電影,此後他們算上該片共合拍了十一部電影,更開始了他們愛恨交織的戀人生涯,兩人兩度結婚又兩度離婚。
1959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開始籌拍《埃及艷后》,為了表現埃及艷后那場史詩傳奇,製片方首先要做的就是還原當時的宏偉帝國和奢華宮廷生活的場景,在還未有先進特效技術的20世紀60年代,這一切都需要搭起耗資巨大的實景。女主角的伊麗莎白·泰勒,在該片於英國開拍后不久便就患病停止拍攝,直接結果是需要她出場的橋段不得不停擺,由於幾乎所有場景都需要泰勒露臉,實際上也導致了整個影片製作過程的中斷。由於英國的多變的天氣對於泰勒恢復病情十分不利,所以製片方決定將拍攝地轉移到羅馬,此舉導致在英國已經搭建的場景前功盡棄,不得不在羅馬重新搭景。當時該片的導演還是魯賓·馬莫利安,終於,在1961年,難以忍受影片拍攝過程的折磨和與伊麗莎白的合作后,他於當年一月辭去導演一職,約瑟夫·L·曼凱維奇接替了他。
約瑟夫·L·曼凱維奇是1953年的電影《愷撒大帝》的導演,顯然他對《埃及艷后》的大場面和史詩題材具有更強的掌控力。在1961年《埃及艷后》拍攝期間,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金牌總裁扎努克也重返公司,擔任主席職務,此時的20世紀福克斯已經財政上陷入困難,他以更有魄力的管理團隊推動了《埃及艷后》遲緩的進展,加速了電影拍攝的完成。
經過艱難的拍攝,該片終於殺青。按約瑟夫·L·曼凱維奇的想法,該片應該被剪輯成兩部各3個小時的作品為佳,即《凱撒與克里奧佩特拉》和《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但是製片方堅決反對這樣的建議。而製片方也在後期製作期間,莫名其妙的解僱了曼凱維奇,但是顯然,對於由曼凱維奇親自在亂局中拍攝完成了的該片來說,讓其他人來完成剪輯,實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製片方不得不重新請回曼凱維奇,完成了該片的剪輯工作,但是依然堅持單集影片的方式,於是,觀眾就看到了最後的4個小時的版本。
埃及艷后[1963年上映電影]
作為50-60年代好萊塢巨片風潮的產物,《埃及艷后》的拍攝過程可謂是極其奢華。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計算機數碼技術,而製作人又一定要追求最真實的效果,結果導致進行大規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場景,埃及艷后訪問羅馬的進城儀式,場面雄偉壯觀,街道和城門都是用真正的建築材料搭建,以至於有人說《埃及艷后》劇組打算重建一個羅馬城。然而投入和產出並不總是成正比,《埃及艷后》成為電影史上最賠本的影片,而它的失敗也為福克斯公司最後的破產種下禍根。當然也有人從中獲益,該片的兩位主演,好萊塢女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和英國影星理查德·波頓就在拍片過程里假戲真做,演出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這也被當時大小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不過《埃及艷后》的確以驚人氣魄重現了古羅馬時代一段波濤壯闊的歷史,導演約瑟夫.L.曼凱維奇駕馭大場面的功力還是不簡單。影片描述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萊奧帕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跟羅馬帝國的凱撒聯姻,後來她卻跟羅馬大將馬克安東尼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這個三角關係的刻劃因外部景觀的賣弄而相對顯得不夠深入,但片中幾場戰役和女王入城的場面則使人嘆為觀止。
宏偉的金字塔、浪漫的獅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迷人的尼羅河以及纏繞其中的種種猜測和傳奇故事早已深入人心,《埃及艷后》正是基於這個神秘瑰麗的古埃及文明為背景而製作的。這款策略遊戲是大名鼎鼎的《愷撒大帝》三部曲原班人員的力作,再加上取材於令每個世人神往的埃及文明,時間跨越埃及古王朝、中王朝及新王朝達2000餘年,所以《埃及艷后》能讓你用自己的創造力、商業頭腦、軍事和組織才能重現這段輝煌而又神秘的歷史!《埃及艷后》的時間設定在西元前2900年至西元前700年間。在世界史商,埃及進入所謂的古風時期(Archaic Period),而這二千二百年間,也正是埃及曆經古王國(dKingdom)、中王國(Middle Kingdom)以及新王國(New Kingdom)三大時期的階段,這三大時期也代表埃及從小帝國拓展成世界文明的歷程。玩家從《埃及艷后》中所得到的將不只是玩遊戲的樂趣而已,也將親身經歷及了解遠在地球另一面的埃及文明的興起史。
遊戲背景
Cleopatra,號稱埃及艷后,貌美如花,心狠手辣。她曾經引誘凱薩大帝,並為這個奇男子生了一個兒子。然後,她又引誘已婚的馬克安東尼,卻不幸被凱薩大帝發現姦情。而Cleopatra竟然不害怕凱薩大帝的威名,與他展開了一場大戰。
最後,在位於古希臘西北方的阿克提姆岬(Actium)一役大敗后,她和馬克安東尼雙雙畏罪自殺,也有傳說Cleopatra是被毒蛇咬死的。本文最開始的那段史詩就是記錄了她戰敗后自殺的情節。
就如同"法老王(Pharoah)"成功借用了"凱薩大帝(Caesar)"系列的引擎一樣,"埃及艷后(Cleopatra)"也一樣地是延續了前一代作品的引擎並加以改進,但是老實說,這種改進似乎誰也看不出來,也許只有開發小組才知道他們到底在那些地方作出了改變,或者是那些已經非常熟悉"法老王(Pharoah)"的玩家在深入遊戲之後,才能體會到這個新的引擎在哪裡出現了變化。當然,按照開發小組的話說:新的引擎將支持更大容量的地圖,更長時間的發展,更十六位化的色階等等,不過到底好不好還是需要玩家來檢驗的。
在"法老王(Pharoah)"中,就已經有了三大戰役,近四十個小關卡這樣龐大的遊戲結構,也許很多的玩家還沒有完全地把所有"法老王(Pharoah)"的地圖都打完呢。而這次,"埃及艷后(Cleopatra)"卻是更勝一籌,遊戲中將有嶄新的四大戰役,十五個新的任務關卡,近百張小型地圖,還不包括遊戲附帶的地圖編輯器將提供無限的地圖供玩家聯機作戰。在這些新的戰役中,將出現如亞利山德拉大圖書館,亞利山德拉燈塔等等僅僅在傳說中才能見到的古代奇迹。
因此,作為"法老王(Pharoah)"的老玩家來說,這個新的資料片將給他們一個嶄新的世界,而對於那些不熟悉"法老王(Pharoah)"的新玩家來說,直接去玩資料片,可能要比以前的"法老王(Pharoah)"更加精彩,或許你會因此而愛上這一類遊戲的。
遊戲秘籍
在遊戲中同時按下Shift、Ctrl、Alt和C,然後就可以輸入以下的密碼了:
Pharaohs Tomb:立刻過關
Treasure Chest:加1000元資金
Fury of Seth:可毀滅敵人的船艦
Mummys Revenge:出現木乃伊
Hippo Stomp:出現一些河馬
Side Show:讓出現的河馬跳舞
埃及艷后[1963年上映電影]
MCL Films S.A. (瑞士) | Walwa Films S.A. (瑞士) |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美國)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美國 | 1963年6月12日 | 英國 | 1963年7月31日 | 阿根廷 | 1963年9月5日 |
法國 | 1963年9月25日 | 芬蘭 | 1963年10月11日 | 西德 | 1963年10月24日 |
日本 | 1963年11月2日 | 瑞典 | 1963年11月18日 | 西班牙 | 1963年12月2日 |
澳大利亞 | 1963年12月5日 | 義大利 | 1964年1月30日 | 丹麥 | 1964年4月29日 |
挪威 | 1964年11月6日 | 土耳其 | 1966年3月 | 蘇聯 | 1978年2月 |
年份/屆數 | 獎項 | 種類 | 獲獎方 |
---|---|---|---|
1964;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彩色攝影 | 獲獎 | Leon Shamroy |
最佳藝術指導 | 獲獎 | Herman A. Blumenthal | |
最佳服裝設計 | 獲獎 | Vittorio Nino Novarese | |
最佳視覺效果 | 獲獎 | Emil Kosa Jr. | |
最佳影片 | 提名 | Walter Wanger |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雷克斯·哈里森 | |
最佳音響 | 提名 | James Corcoran | |
最佳電影剪輯 | 提名 | Dorothy Spencer | |
最佳配樂 | 提名 | 阿歷克斯·諾斯 | |
1964;第21屆美國金球獎 | 劇情類最佳電影 | 提名 | Walter Wanger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雷克斯·哈里森 | |
最佳導演 | 提名 | 約瑟夫·L·曼凱維奇 |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羅迪·麥克道爾 |
劇照
作為50-60年代好萊塢巨片風潮的產物,《埃及艷后》的拍攝過程可謂是極其奢華。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計算機數碼技術,而製作人又一定要追求最真實的效果,結果導致進行大規模的布景修建。例如片中的著名場景,埃及艷后訪問羅馬的進城儀式,場面雄偉壯觀,街道和城門都是用真正的建築材料搭建,以至於有人說《埃及艷后》劇組打算重建一個羅馬城。然而投入和產出並不總是成正比,《埃及艷后》成為電影史上最賠本的影片,而它的失敗也為福克斯公司最後的破產種下禍根。當然也有人從中獲益,該片的兩位主演,好萊塢女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和英國影星理查德·波頓就在拍片過程里假戲真做,演出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這也被當時大小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新浪娛樂 評)
《埃及艷后》的確以驚人氣魄重現了古羅馬時代一段波濤壯闊的歷史,導演約瑟夫·L·曼凱維奇維奇駕馭大場面的功力還是不簡單。影片描述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萊奧帕特拉為了政治目的跟羅馬帝國的凱撒聯姻,後來她卻跟羅馬大將馬克安東尼產生了暴風雨般的愛情。這個三角關係的刻劃因外部景觀的賣弄而相對顯得不夠深入,但片中幾場戰役和女王入城的場面則使人嘆為觀止。(新華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