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效應感測器

霍爾效應感測器

"美國物理學家霍爾(Hall

正文


霍爾效應感測器常稱為霍爾感測器,是一種磁場感測器。霍爾感測器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非線性的,主要用於控制功能,另一種是線性的,常用於測量某些變化的物理量。

基本簡介


AnalogDevice,Inc.(簡稱ADI)提供AD22151最新的霍爾效應感測器。該感測器將集成大量霍爾元件技術和進行信號調理的儀錶電路整合在一起,從而使與硅霍爾元件特性相關的溫度漂移降到最小。這種結構的霍爾效應感測器不但實現了單片集成的最大優點,同時以最少數量的外圍元器件提供充足的多功能性以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
美國物理學家霍爾(Hall,EdwinHerbert,1855-1938)於1879年在實驗中發現,當電流垂直於外磁場通過導體時,在導體的垂直於磁場和電流方向的兩個端面之間會出現電勢差,這一現象便是霍爾效應。這個電勢差也被叫做霍爾電勢差。
霍爾效應此後在測量、自動化、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測量磁場的高斯計。
在霍爾效應發現約100年後,德國物理學家克利青(KlausvonKlitzing,1943-)等在研究極低溫度和強磁場中的半導體時發現了量子霍耳效應,這是當代凝聚態物理學令人驚異的進展之一,克利青為此獲得了198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之後,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崔琦(DanielCheeTsui,1939-)和美國物理學家勞克林(RobertB.Laughlin,1950-)、施特默(HorstL.Strmer,1949-)在更強磁場下研究量子霍爾效應時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這個發現使人們對量子現象的認識更進一步,他們為此獲得了199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最近,復旦校友、斯坦福教授張首晟與母校合作開展了“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研究。“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最先由張首晟教授預言,之後被實驗證實。這一成果是美國《科學》雜誌評出的2007年十大科學進展之一。如果這一效應在室溫下工作,它可能導致新的低功率的“自旋電子學”計算設備的產生。

相關詞條


鹵化鉿半結地腳螺栓哈爾曼銅錳鋁合金電阻絲
半字半圓頭錘架桿半加減電路
過氧化鉿半光制墊圈陀螺部件組半減法器

相關鏈接


http://www.allegromicro.com/zh/products/categories/sens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