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西營鄉的結果 展開

西營鄉

甘肅西營鄉

西營鄉隸屬甘肅省涼州區,甘肅省涼州區西營鄉因境內有古“西把截營堡”而得名。鄉域面積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680畝。轄五溝灣、三溝灣等9個村,下設6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322人,鄉政府駐西營村。河北省欒城縣西營鄉,分別與元氏、趙縣接壤,北距省會石家莊市15公里。全鄉轄33個行政村,4.2萬人口,轄區總面積57.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415畝,可耕作面積58690畝。

經濟發展


2001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663萬元,財政收入5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28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30元。全鄉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以小麥、玉米、洋芋為主的糧食作物和以油菜籽、日光溫棚蔬菜為主的經濟作物。畜牧業、效能運輸業和煤炭加工銷售為全鄉的三大支柱產業,其中畜牧業以養羊、良種母牛和良種羊改良為主。依託九條嶺、大沙溝煤礦的優勢,交通運輸業發展較快,從事交通運輸的車輛達744輛,其中客車23輛,大貨車261輛,各種農用車460輛,主要運輸業收入達3680萬元。煤炭加工銷售業發展迅猛,現有煤炭加工銷售網點200處,年加工銷售煤炭15萬噸,現已發展成為全區規模最大的煤炭集散地。

教育衛生


有中小學12所,在校學生25599人;有衛生院2處。

旅遊資源


境內有藥王泉1處,泉水溫度達68攝氏度,含豐富的礦化物,水中達到“有醫聞價值濃度”的成份有氧、鋰、偏硼酸等礦物質,對人體有明顯的醫療保健作用,發展旅遊業潛力很大。

特色種植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時下正是荷花開放的季節,近日,記者來到西營鄉西營村,一大片盛開的粉色的、白色的荷花映入眼帘,美不勝收。該村村民王丑貨,十幾年如一日潛心研究荷花種植和繁育技術,發展特色種植,種荷花種出美好生活。
西營鄉[甘肅西營鄉]
西營鄉[甘肅西營鄉]
本報訊(記者 李明發)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時下正是荷花開放的季節,近日,記者來到西營鄉西營村,一大片盛開的粉色的、白色的荷花映入眼帘,美不勝收。該村村民王丑貨,十幾年如一日潛心研究荷花種植和繁育技術,發展特色種植,種荷花種出美好生活。
王丑貨研究水生植物在大面積水域工作有著20多年的實踐經驗,對於荷花種子、種植、以及盆栽養殖技術都有獨到的研究。解決石家莊荷花種苗培訓技術現場指導養殖過程中的問題及難題。曾多次赴白洋淀考察研究荷花、蓮花及其他水生植物對水質和陽光的需求量問題。
目前,王丑貨荷花繁殖基地已發展到5畝多地,繁育的荷花、蓮花品種已經達到30多個,其中有思念、千層蓮、瑞金蓮、碗蓮太空蓮、金思蓮等珍貴品種,現在每年培育5000多盆都銷往省會、北京和山西等地。

項目建設

該鄉以“全黨抓經濟、突出抓項目”為指導思想,以“建一流環境,引一流項目為動力”採取參觀學習;“走出去,引進來”制定落實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轉變作風,加強服務,搞好規劃,為單位提供良好的硬體環境,強化政府行政行為,促進項目落戶等有效措施。
2004年鄉鎮企業預計完成總產值67951萬元,增加值15885萬元,營業收入65943萬元,利潤2110萬元,稅金447萬元,出口產品交貨值2110萬元。各項經濟指標均按比例計劃圓滿完成。同比增長分別為15%、16%、15%、14%、14%、20%。
項目建設預計到年底竣工項目達到50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000萬元,引進縣外資金7000萬元,分別占年計劃的300%、230%、同比增長86%,95%。
2004年入統企業增加3個,分別是石家莊市恆潤紡織有限公司、石家莊市鵬陽納米材料有限公司、石家莊斯特曼制衣有限公司。
新增ISO9001質量體系認定1個,是石家莊市康威制衣有限公司。

社會治理

圍繞鄉黨委、鄉政府制定的“強班子、上經濟、保穩定、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狠抓綜合治理,保持了農村穩定。構建了一整套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鄉信訪辦公室堅持變上訪為下訪,認真執行“一崗雙責”、“分級負責、歸口辦理”、“領導接待日”及領導分包重點案件等有效措施,加大對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力度,使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為全鄉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綜治、信訪工作排名位居全縣第一。

文教衛生

西營鄉不斷加強師資力量,增加教育投入,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全鄉中小學全部實現了“八配套”。中考升學率85%,在全縣位次靠前。
春節、廟會期間,鄉政府和各村組織開展文體活動,有象棋、桌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動,增強了群眾體質。春節期間鄉組織花杠、獅子、秧歌跑驢旱船、大鼓、戲曲小唱、武術、彩車等,進城串村活躍了群眾文化生活。
衛生事業發展較快,鄉衛生院裝飾一新,衛生醫療設備全,多科病症均能診治。33個村建有衛生所,方便了群眾看病。

城鄉建設

該鄉根據特點,在繼續加大“空心村”治理的基礎上,盤活用好村內空閑宅基地,完善了舊村改造。嚴格土地執法管理,加大對違法佔地和違章用地的查處力度,特別是加大對佔用基本農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進一步規範了佔地上報審批手續,杜絕了非法批地。同時,實施村鎮建設“五個一工程”,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開展以“創建文明生態村”為載體的講文明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目前全鄉已有20個村通過縣愛衛會驗收達標。在項目建設用地上,積極為項目建設客戶跑辦佔地手續,並實施跟蹤一條龍系列服務,為該鄉項目建設工作發揮了職能部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