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張一平的結果 展開
張一平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
張一平,男, 1957年8月生,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研究領域:區域氣候變化、森林氣候、城市氣候、山地氣候、森林水文。
1991/04~1995/05 日本廣島大學大學院生物圈科學研究科,環境計劃科學專業,博士課程,獲博士學位(PhD)
1989/09~1991/03 日本廣島大學綜合科學部,訪問學者
1978/03~1982/01 雲南大學地球科學系氣象專業,學士學位
張一平[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
1996/10—1998/12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森林生態研究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1995/05—1996/09 中國科學院昆明生態研究所生態氣候研究室,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1982/01—1989/08 中國科學院昆明生態研究所,森林生態研究室,助理研究員,研究實習員
外語:日語、英語
博士
劉文傑,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霧水的水文和化學效應研究(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竇軍霞,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太陽輻射環境研究(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獲2002年度中國科學院地奧獎學金二等獎)
陳先剛,中國退耕還林工程碳匯潛力預測與評價(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沙麗清,西雙版納植被類型變化與生態系統營養元素轉化關係研究—以季節雨林-橡膠林為例(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何雲玲,縱向嶺谷區氣候變化及其對自然植被凈初級生產力的影響(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獲2004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和2006年第六屆全國優秀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
宋福強,西雙版納氣候環境對引種植物物候長期變化趨勢影響研究,(畢業)
劉 洋(碩博連讀),縱向嶺谷區山地水、氣垂直分佈格局及其生態效應(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獲2007年度朱李月華獎學金獎)
李志恆,西雙版納熱帶季節雨林冠層水、碳通量特徵的模擬研究(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高 富,西雙版納熱帶季節雨林和橡膠林水文特徵比較研究
姚玉剛,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碳湖形成機理及其效應
游廣永,哀牢山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存續的氣候環境控制機理研究
譚正洪(碩博連讀),西雙版納熱帶季節雨林生態系統碳平衡
周文君,熱帶季節雨林生態系統小流域內水驅動的碳通量研究
宋清海,熱帶季節雨林優勢樹種碳固定與水分利用及其對生態系統碳水交換的貢獻
趙俊斌,熱帶引種植物物候的長期氣候響應及其對遷地保護的啟示
碩士
王進欣,西雙版納熱帶森林林窗小氣候特徵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獲1999年度中國科學院地奧將學金二等獎和偉華科技獎學金)
竇軍霞,熱帶森林林窗小氣候環境異質性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郭 萍(共同指導),熱帶雨林片斷植物溫度邊緣效應的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何雲玲,城市氣候環境與建築物的熱力相互作用研究(轉博)
趙雙菊,熱帶季節雨林碳通量特徵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王 馨,西雙版納熱帶季節雨林與橡膠林林冠對降雨再分配的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宋清海,熱帶季節雨林碳通量與氣候要素相互關係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獲2006年度中國科學院劉永齡獎學金優秀獎)
揚 振,熱帶季節雨林湍流的物理基礎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張會寧,建築物外表面熱力效應及對城市氣候形成機制影響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高進波,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林區蒸散特徵及其生態效應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高舉明,熱帶季節雨林地溫和土壤含水量及其對土壤碳通量的影響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張明達,熱帶季節雨林通量特徵參數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趙俊斌,熱帶引種植物物候的長期氣候響應及其對遷地保護的啟示(轉博)
張鵬超,中國西南森林固碳能力及其潛力預測研究(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李麟輝,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輻射特徵研究
中國林學會林業氣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生態學報》編委; 《應用生態學報》編委; 《雲南植物研究》編委;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雲南省氣象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省生態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省科技學術交流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2002年獲“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
2004年完成項目“我國西南熱帶森林動態研究”,獲雲南省自然科學2等獎,排名第2(曹敏,張一平,唐建維,唐勇,沙麗清,鄭征,楊效東)。
2008年完成項目“昆明城市氣候研究”,獲得雲南省自然科學獎2等獎,排名第1(張一平、何雲玲、張會寧、劉玉洪、馬友鑫)。
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重大項目“中國陸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KZCX1-SW-01-01A),子課題“熱帶季節雨林生態系統碳通量觀測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1~2005年。
國家973項目“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驅動機制研究”(2002CB412501)子課題“熱帶季節雨林生態系統碳通量/儲量觀測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2—2007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複雜環境條件下熱帶雨林碳通量及NPP評價研究”(40571163),項目負責人,2006~2008年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氮通量特徵及其環境控制作用研究”,第一課題“典型生態系統碳氮通量及其穩定同位素的聯網觀測”的子課題“熱帶季節雨林生態系統碳氮通量及其穩定同位素的聯網觀測”(KJCX2-YW-432-1),子課題負責人,2007~2009年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固碳潛力及其增匯技術分析”第4課題“西南林區森林的固碳潛力與增匯途徑”(KZCX2-YW-Q1-05-04),課題負責人,2009~2011年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973項目)“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通量的相互關係及其環境影響機制”第1課題“主要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通量的年際變異及其相互平衡關係研究” (2010CB833501),專題負責人,2010-2014。
國家973項目“縱向嶺谷區生態系統變化與西南跨境生態安全”第一課題“縱向嶺谷特殊環境下“通道-阻隔”作用及其生態效應(2003CB415101),課題第二負責人,2003—2008年;承擔“縱向嶺谷區通道-阻隔作用控制的氣候格局與植被分佈”專題。
主持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林窗輻射能量環境研究”課題,1998—2001年。
主持中科院“院長基金”和人事部“小額研究經費”資助項目“瀾滄江流域太陽輻射能量流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機制研究”,1998—2001年。
主持中科院“院長基金”和人事部“小額研究經費”資助項目“瀾滄江流域太陽輻射能量流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機制研究”,1998—2001年。
參加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典型森林生態系統動力學及其可持續管理研究”,2000-2003
參加中國科學院重大課題“瀾滄江流域人文因素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機制研究”,中國科學院資助,1997-2001年。
參加中國科學院重點課題“熱帶森林不同生長時期的生境、物種及群落結構動態的比較研究”,中國科學院資助,1997-2000年。
參加國家基金和雲南省科學基金資助課題“片段化森林邊緣小氣候特徵”,1997-2000年。
主持“低緯高原城市——昆明市生態氣候研究”課題,國家教委“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中國科學院“留學經費擇優支持回國工作基金”資助,中科院昆明分院“擇優支持經費”資助,1995—1998年。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住區微氣候環境中的熱物理問題”(與清華大學共同)(59836250),1999—2002年。
主持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建築物外表面熱力效應及對城市氣候形成機制影響研究” (2003D0071M),2003—2006年。
主持“熱帶引種植物對引種地氣候環境長期適應對策研究”項目,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004C0053M),2004-2007年。
主持“熱帶引種植物物候長期變化特徵對植物遷地保護的貢獻”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0670395),2007-2009年。
主持中國科學院植物園與生物分類研究項目“熱帶引種植物物候長期變化特徵對植物遷地保護的貢獻” (KSCX2-YW-Z-004),2007-2009年。
承擔張一平,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專項“網際網路路環境建設與服務”子課題“哀牢山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網路環境建設”(TZ-SW-005),45萬元,2009-2011
參加中國科學院重大課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二級課題,“生態系統生產力形成機制與可持續性研究”,中國科學院資助,1996-2000年。
參加中國科學院重大課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三級課題,“中國熱帶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提高生產力途徑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和世界銀行資助,1991-1995年。
參加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岷江上游典型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示範研究”,2001-2004年。
參加科學院與雲南省合作項目“景邁古茶園(天然林下茶葉種植)農業生態系統研究和標準化有機茶開發”,2002-2003年。
參加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雲南主要公路沿線山地生態環境評估” (2003C0002Z),2003-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