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鳩

紐西蘭鳩

紐西蘭鳩(學名:Hemiphaga novaeseelandiae):體長46-50厘米,體重600 - 800克。是體羽鮮艷的鴿子,上部羽毛是彩虹色,具有深綠色、青銅色和紫色,具金屬光澤;具有略帶淺灰色的綠色背部,並帶有銀色灰色色調;下體胸部黑色,腹部至臀部白色。亞成鳥的顏色比較暗淡。

棲息於紐西蘭溫帶森林,主要生活在北陸至斯圖爾特島的森林,範圍從沿海到山區均有存在。主要以大型本地樹種的果實,如洛松和紐西蘭雞毛松的果實為食。分佈於紐西蘭的北部、南部和斯圖爾特島及一些離島。

形態特徵


紐西蘭鳩
紐西蘭鳩
紐西蘭鳩共有3個亞種。體長46-50厘米,體重600 - 800克。這是一種體羽鮮艷的鴿子,其體型大小足以取食紐西蘭較大樹種的果實。它的上部羽毛是彩虹色,具有深綠色、青銅色和紫色的亮點,它們的背部具有略帶淺灰色的綠色,並帶有銀色灰色色調。下體胸部黑色,腹部至臀部白色,翅膀具有不同的青灰色。與成鳥相比,亞成鳥的顏色比較暗淡。

棲息環境


紐西蘭鳩生活在紐西蘭溫帶森林中。主要生活在從北陸到斯圖爾特島的森林中,範圍從沿海到山區的生境均有存在。

生活習性


紐西蘭鳩經常成對或一小群在一起覓食,常會吞下粗砂,如小砂礫和沙子以幫助消化。主要吃植物種子,本土植物和外來植物的種子都會取食。主要以大型本地樹種的果實,如洛松(Prumnopitys ferruginea)和紐西蘭雞毛松(Dacrycarpus dacrydioides)為食。然而,冬天和春天,當水果不可用時,也可以取食本地和外來物種的葉子、芽和花。
生活在北半部較熱帶的種群繁殖期受限,在這些地區,只要有足夠的水果可供選擇,這些地區的紐西蘭鳩幾乎可以全年築巢產卵。南部有許多熱帶樹種缺失,在這些地區繁殖期通常發生在10月(初春)到4月(夏末/初秋)之間,這取決於水果多少的可用性。

分佈範圍


分佈於紐西蘭的北部、南部和斯圖爾特島,其他離岸島嶼發現有指名亞種( );查塔姆亞種( )僅生存在查塔姆群島,在芒厄雷群島(Mangere Islands)也有發現,已經在皮特島地區滅絕。第三個亞種,諾福克島亞種(H. n. spadicea)曾被發現在諾福克島,但已經滅絕了。
紐西蘭鳩分布圖
紐西蘭鳩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樹上築巢,通常只產一枚卵,巢穴搭建在由幾根枝杈組成的簡陋的平台上。雙親共同孵育28-30天。父母用分泌的乳狀物質喂雛,幼鳥在窩中生活36-45天出窩。在豐盛的水果季節,紐西蘭鳩可以成功地孵化不止一窩。

亞種分化


紐西蘭鳩(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紐西蘭鳩查塔姆亞種Hemiphaga novaeseelandiae chathamensi Rothschild, 1891
2紐西蘭鳩指名亞種Hemiphaga novaeseelandiae novaeseelandiaeGmelin, 1789
3紐西蘭鳩諾福克島亞種Hemiphaga novaeseelandiae spadiceaLatham, 1802

種群現狀


紐西蘭鳩早期被毛利人歐洲人獵殺了取其肉類和羽毛。隨著森林砍伐,歐洲定居點的數量大幅增加其數量也在下降。另外,由歐洲人引進到紐西蘭的獵食者如白鼬、貓、刷尾負鼠和黑鼠,這些捕食者都會獵食紐西蘭鳩的卵和幼鳥。
北島,紐西蘭鳩真正的面臨成為區域滅絕的危險。 199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該物種在14年內下降了50%。雖然能夠在離岸島嶼上生活多達15年,但在紐西蘭大陸,由於捕食,預期壽命只有5-6年。紐西蘭鳩依然受到棲息地損失的影響,因為通過食草動物的光臨和農地的開拓。紐西蘭鳩受到威脅,許多依賴於它們的本地樹種的種子傳播,隨後又被森林再生,也處於危險之中。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