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藏溝回族鄉

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下轄鄉

巴藏溝回族鄉位於青海省平安縣東部的巴藏溝,地處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17千米。東鄰樂都縣下營鄉,西接沙溝回族鄉政府,南靠花石岩山與化隆縣接壤,北連平安鎮東庄村。人口2563人(2020年)。

歷史沿革


1949年沿舊製為新莊爾(沙溝)鄉轄地,1958年併入先鋒公社(后改平安公社)。1960年劃歸西寧市,1962年復歸湟中縣,1978年劃歸平安縣,1980年從沙溝公社析置巴藏溝公社,1984年設巴藏溝鄉,同年改設巴藏溝回族鄉。
巴藏溝回族鄉
巴藏溝回族鄉

行政區劃


巴藏溝回族鄉政府駐索家,轄上郭爾、堂寺爾、下郭爾、上馬家、清泉、下馬家、河東、李家、索家、巴家、上星家、下星家、爾觀13個村委會。

人口民族


民族

截至2007年底,全鄉有1012戶、4542人,其中:男2323人,女2219人;非農人口90人,其中勞動力2225人。聚居漢、回、藏、土4個民族(河東村為平安縣唯一的土族村),其中回族1517人,藏族945人,土族181人,分別佔全鄉總人口的33.4%、20.8%和4%。

人口

2021年7月15日,海東市平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巴藏溝回族鄉人口數為2563人

經濟


巴藏溝回族鄉地處溝岔淺山和腦山地帶,以農業為主,畜牧業次之。全鄉共有耕地15300畝,其中水澆地1708畝,淺腦山地13592畝,截至2007年全鄉完成退耕還林面積6500畝。2007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1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136元。

社會


基本情況

政府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中心學校、衛生院、派出所、獸醫站、水管站、變電所各1處。全鄉有九年制學校一所、萬全小學3所、初級小學2所,在校學生492人,其中小學342人,初中150人,有31個教學班,有教師52人,其中初中專任教師18人,小學專任教師34人。衛生院1處,有醫生5人,其中初期醫師2人,醫士2名,護士1名。全鄉13個行政村水、電、路和固定電話已全部開通,移動通信已全部覆蓋13個行政村。

社會事業

計劃生育工作常抓不懈,繼續堅持計劃生育工作黨政領導親自抓負總責,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基層協會組織建設和流動人口管理,加大對鄉服務站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積極開展主“雙達標”的各項工作。2007年度,全鄉人口出生率為9.24‰,計劃生育率為100%,避孕節育措施採取及時率為100%。
嚴格按照程序,及時兌現最低生活保障金,全鄉共確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108戶,涉及420人,在救助對象中喪失勞動能力的21人,患病卧床不起一年以上的人15人,,無勞力的家庭成員71人,有60周歲以上老人的68人,其中發放上半年最低生活保障金38250元。
以鞏固和強化基層治調組織職能為重點,以創建“平安海東”活動為載體,以維護社會穩定為目標,紮實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通過大量的形式多樣的宣傳動員工作,繼續深入開展了“平安鄉鎮”和“平安村”、“平安學校”等的創建活動。下星家、上郭爾等10個村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平安村”;唐寺爾、下馬家等5所學校被評為“平安校園”;上馬家清真寺被評為“平安寺院”;李文錄、賀延明等769戶家庭被評為“平安家庭”。
積極利用“陽光工程”,協調各有關部門,利用農閑開展實用科技培訓、勞動技能培訓、文化知識培訓和維權培訓。在培訓中增強培訓的針對性,突出重點,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適應能力和政府對勞務輸出的管理服務水平,確保輸得出,有活干,能致富。全鄉共舉辦各類培訓班7期,培訓655人次;輸出勞動力1820人次,其中省外就業達到675人次以上,出國就業4人。
認真落實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紮實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改革,“保學控輟”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進一步健全鄉村衛生防疫網路,加大對村級防疫員、保健員和食品衛生信息員的培訓力度,健全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報銷等服務體系,加大對群眾的科技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利用各種節日開展文化宣傳活動,在全鄉開展了文化中心戶、誠信農戶等的評選活動。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結合自身實際,把規劃工作和村容村貌綜合整治工作做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加大四旁綠化和衛生整治力度,通過多渠道,爭取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加大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
深入開展法律法規的宣傳,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堅決打擊不良的歪風邪氣,在全鄉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