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天鎮

勝天鎮

四川省宜賓市高縣勝天鎮位於高縣東北部,宜長路中段,距宜賓市32公里,距長寧縣城28公里,幅員面積84.08平方千米,轄19個行政村,1個街道社區,134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小組。截至2020年11月1日,勝天鎮常住人口為16525人。

2019年8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複同意宜賓市部分行政區調整,將勝天鎮銅鼓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月江鎮管轄。

地理環境


四川省宜賓市高縣勝天鎮位於高縣東北部,宜長路中段,距宜賓市32公里,距長寧縣城28公里,幅員面積89.8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個街道社區,134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小組。耕地面積1553.93公頃,森林面積2833.33公頃,森林覆蓋率31.6%。西南地區最大的、與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原始桫欏海,在高縣勝天鎮境內的紅岩山風景區(圖),有桫欏數量多達近10萬株。
紅岩山風景區是勝天鎮的旅遊資源,也是宜賓市城市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蜀南竹海”旅遊線上的重點景區之一,是開展宗教朝聖和原始生態觀光旅遊的最佳勝地。勝天鎮土地肥沃,盛產水稻、蠶繭、茶葉、林竹、水果,有“魚米之鄉”之美譽。勝天鎮將背靠五糧液集團、高洲酒業集團、絲綢集團公司、華盛紙業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蠶桑、紅梁等產業,使勝天鎮這個“魚米之鄉”更加富庶。勝天鎮區位優勢明顯,是輻射宜賓市郊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流通、交易中心。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23日,高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勝天鎮常住人口為16525人。

人文歷史


清代屬慶符縣易俗鄉。民國15年(1926)置祭天鄉。民國24年改聯保。民國29年10月復為鄉。1951年10月,與世和鄉、福漢鄉合建勝天公社,取“人定勝天”之意而名。1960年1月,隨慶符縣併入高縣。1961年8月,原福漢、世和2鄉劃出。1984年復鄉。1992年9月撤區建鎮。

行政區劃


勝天鎮轄1社區居民委員會19村民委員會。勝天鎮人民政府駐勝天鎮長盛社區民主街1號。
511525110001長盛社區
511525110201五馬村
511525110202農民村
511525110203鳳鳴村
511525110204新和村
511525110205新民村
511525110206嘉禾村
511525110207康樂村
511525110208世和村
511525110209馬鞍村
511525110210共和村
511525110211新福村
511525110212迎祥村
511525110213安和村
511525110214德利村
511525110215流米社區
511525110216英鼓村
511525110217汪家村
511525110218銅鼓村
511525110219三河村

農村經濟


勝天鎮一個農業大鎮,主產水稻、玉米、紅粱、林業,養殖以生豬、鴨、魚為主。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5531噸以上,經濟產業中,年出欄肥豬2.1萬頭,家禽出欄45萬隻,蠶繭產量達128噸,漁業產品136噸。2002年—2003年,糧食總產量分別為16511噸、15531噸,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6829萬元、6292萬元,第一產業分別為3475萬元、3426萬元,財政收入分別為368萬元、1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427元、2560元。

工業經濟


勝天鎮的工業經濟以糧食、建材為主。2002年—2003年,鄉鎮企業總產值分別為8610萬元、7000萬元。2003年—2004年,工業總產值分別為3734萬元、3752萬元。

公益事業


勝天鎮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生945人,教師49人,小學5所,在校生2060人,教師80人。有文化站1個,衛生院2個,衛生技術人員28人,病床20張。福利院1個。全面開通光纖電視,實現收視30個頻道以上。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已開通,水電設施齊備,具備了投資開發的條件。

榮譽稱號


2001年,勝天鎮榮獲縣委“六好黨委”榮譽稱號。2003年,縣委表彰為“五好黨委”。

旅遊資源


紅岩山風景區

風景秀麗的紅岩山
風景秀麗的紅岩山
屬於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紅岩山自2006年始已投入6千萬用於旅遊發展,現正全力打造4A風景區。若打造成功,紅岩山將成為宜賓市繼蜀南竹海、興文石林、江安夕佳山古民居以及李庄古鎮后的第5個4A風景區。
丹霞地貌的紅岩山,以全為紅色砂岩而得名,森林覆蓋率達78%以上,是川南為數不多的原始森林集中分佈區域之一。景區內山崖鮮紅、古木參天、怪石嶙峋、溪流潺潺、雲霧繚繞;山中有萬頃小竹海、花海和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活化石桫欏樹海(共4萬餘株);有充滿自然神奇色彩的“仙女曬鞋”、“天馬長鳴”、“鬼鬧田”、“水簾洞”、“三潭映月”、“響泉”及“桃園結義”、“流米湖”等近50個景點;還有依崖而建、氣勢雄偉的川南第一廟——千年古剎“流米寺”香火旺盛,加上每年成功舉辦的“李花節”,年接待旅客達20多萬人次。
李花節
李花節

桫欏海

桫欏海
桫欏海
西南地區最大的、與恐龍同時代的活化石——原始桫欏海在高縣勝天鎮境內的紅岩山風景區,有桫欏數量多達近10萬株。其中以流米湖、徐家溝、馬蘭溝等較為密集。其中在大坳馬蘭溝桫欏樹數量達4萬餘株,大坳馬蘭溝因分佈廣,數量多,被稱之為桫欏海,是勝天紅岩山著名景點之一。桫欏樹是孓遺植物代表,為白堊時期遺留下來的珍遺物種,是現今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出現距今三億多年前,比恐龍出現還早一億五千萬年,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一類保護植物。因而勝天鎮有“桫欏之鄉”之美譽。

流米寺

有道是“深山藏古寺”,紅岩山景區內就有一座有著“川南第一寺”之稱的流米寺。赤紅色的寺廟,坐落在牛頭山上,與同樣赤紅色的紅岩山遙相呼應。建寺有230多年的歷史,為寺廟配套的山形別具一格,歷史悠久的流米寺,曾有過儒、釋、道三家聖賢同奉的歷史,流米洞內有上千年的摩岩石刻。
“關於流米寺的名稱還有個神奇而寓意深刻的傳說。”據當地人介紹,很早以前,寺內有一個因風雨侵蝕而天然形成的流米洞,每日不斷地流出米來,僧人多,流米也多,但只能夠僧眾膳食,不多不少。
勝天鎮
勝天鎮
後來,一個貪心的僧人將石窟鑿大,想讓洞中多流一些米來,以便用來兌換所需之物,可是石窟鑿大之後,洞卻不流米了。
流米寺
流米寺
因此,寺廟取名為“流米寺”,在寺前立有“誡貪
碑”,警示後人不要貪心。大寶寺也具有悠久的佛教文化特點,香客遊人絡繹不絕。勝天李花觀光乘車路線:
宜賓南客站乘坐宜賓—勝天、綏慶、李端、雲頂的客車皆可,在勝天流米路口下車,步行5公里到達景區,也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到景區。
自駕游:線路一:宜賓—大益—福溪—勝天紅岩山旅遊景區(經老宜長路,全程33公里)
線路二:宜賓—姚家嘴—高坎子路口—勝天紅岩山旅遊景區(經新宜長路,全程35公里)徒步游:
宜賓—大益—紅大路—桫欏海—紅岩山風景區(全程20公里)
美麗的流米寺
美麗的流米寺
據勝天鎮黃鎮長介紹,他們正在努力改善當地的交通條件,力爭將連接大邑的公路修通,整個路程將縮短12公里,同時勝天鎮將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人文優勢、生態優勢”相結合,將勝天鎮打造成為宜賓近郊旅遊中心地帶,勝天鎮的李子樹已經開始了規模種植,還有“桫欏海、紅岩山”等著名景區也在積極的改善中,今天也有幸見到了勝天鎮書記——沈文虎先生和黃鎮長,他們一聊到勝天鎮就喜形於色,並且熱情洋溢的向我們介紹整個勝天的發展情況,臨走還邀請我們在桫欏海建成之日前去做客!那裡的風土人情真的讓人留戀,我們吃飯的那家“觀景園農家樂”也不錯,後山很多櫻桃樹和李子樹,菜品味道很不錯,收費也很合理,向大家推薦,等到李子成熟的時候我們還將去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