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必達

巫必達

巫必達(1751~1812),字有能,腳微跛,人稱巫跛子。福建汀州府連城人。連城人民為抵禦外侮,自南宋以來就有習武之風。他自幼愛武,習南少林拳法,刻苦練功,武功日進。及長遠遊,拜訪名師,結識武林高手,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湖北等地。南少林拳剛柔相濟,以剛為主,風格剛烈,又稱外家拳

人物簡介


南少林拳剛柔相濟,以剛為主,風格剛烈,又稱外家拳。他在少林拳法基礎上,結合藏精蓄氣以靜制動的武當內家拳法,練成一套獨特拳法,人稱巫家拳。巫家拳有剛有柔,動作緊湊,拳勢剛健敏捷,以近攻短打連擊見長,在南拳中自成體系。清嘉慶中,來湖南收徒傳藝,先在株洲大石圍李大魁家,後到馬家河馮南山、馮連山兄弟家教武授徒。李、馮兩家均得其真傳,李大魁以鈀術著稱,馮氏兄弟以棍術聞名。嘉慶十七年(1812),病逝於馬家河馮家,葬縣東郊黑石頭高家沖,門徒為其修墓立碑。後代門徒尊之為始祖,其第四代門徒縣人唐徽典於民國19年參加湖南省首屆國術比賽,獲第一名。巫家拳在縣內廣為流傳,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