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半點,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xīng bàn diǎn,意思是形容極少。出自《勘頭巾》。用法:作定語;形容點點滴滴,為數極少
星:細碎的。形容極少。
元·
孫仲章《勘頭巾》:“可怎生無半點兒塵絲,一
星兒土漬。”
形容點點滴滴,為數極少。
老舍《四世同堂》三一:“他以為也許言語之間得罪了她,而她以為即使有一星半點的頂撞也犯不著這麼客氣。”
丁玲《杜晚香.作媳婦》:“公公有時也把在村上聽到的一星半點的消息帶回家來。”
一絲一毫、一點半點、寥若晨星
豐富多彩、豐富多采
她是個乾淨利索的人,家裡讓她收拾得連一星半點的灰塵都沒有。
聯合式;作定語;形容點點滴滴,為數極少
【辨析】一星半點,一絲一毫
都形容極少或極小。但有細微差別:①”一星半點“偏重於“小”、”一絲一毫“偏重於“少” ②跟人有關的行為的某些詞,如“干涉”等,宜用“一絲一毫”;細碎或極其細小的東西,如“灰塵”等,宜用”一星半點“來修飾